农村公路硬化等级提升技术及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农村公路硬化等级提升技术及应用分析

韦发琼

广西共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简要分析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公路的现状以及公路硬化等急需提升的原因,从筑牢路基和改善路面工艺两方面着手,详细讨论了如何提高公路硬化施工技术,从而达到质量控制和改善公路硬化等级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公路;道路硬化;路基;路面;质量控制


0引言

公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经济发达的农村公路承担着越来越大的物质流通和运输负担,导致原来普通的四级公路单车道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交通需求。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提高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的道路硬化水平,以满足该地区农民的发展需要[1]

1 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在对于农村国道铺路一般都是采用四级双向单车道、18-20cm毫米水泥混凝土砼基面层的道路标准设计指标。其农村交通以小型长途客车车辆为主,应在400辆以下,一般行政村都能满足这个需求。然而,在目前经济发达的农村,村民们已经开始大量主动尝试自己经营农村交通、搞农业合作,加入现代城市集体经济的发展行列。为了在运输中可以节省油耗,赚取更多经济利润,从事超运输的普通车辆超载吨位越来越高。因此,超载运输的情况现象非常普遍。

另外,现在生鲜等农产品的运输管理政策很宽松,不提倡处罚,反之,国家为广大农民职工提供了各种优质服务。这样就导致很多农村地区道路基础硬化后长期超载形成压力,使水泥硬化道路使用寿命减短。为了能够保证农村道路在正常使用养护过程中畅通无阻,每年都会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社会金钱和时间对路进行正常养护。这样这么做的最终结果也就是:大量社会资金投入道路建设,其中很大部分资金又用于后期正常维护,阻碍人们正常享受安全、快捷、畅通的出行服务。因此,在较发达农村地区,提高农村道路硬化技术水平设计是完全有必要的[2]

2道路硬化施工等级的技术改进方法

关于改进路基和路面硬化技术,主要从两个基本方面上来着手,只有两者的施工质量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路面路基硬化的质量水平才能真正得到充分保证。下面分别从加强路基硬化施工和提高路面硬化技术两个方面上来谈谈关于提高农村道路硬化等级技术的方法。

2.1 打造快速路基

路基硬化工程建设是整条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它本身就是作为整条工程公路的主要交通支撑点,承载住了公路来自整个工程路面的全部运动荷载。因此,要有效地地保证整个路面工程路基基础硬化建设工程质量,就必须充分注意如何保证整个工程路基本身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足够的承载能力、较强的耐久性。路基的压实程度、路基填料和路基排水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3]。关于工程基础技术方面,路基硬化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技术和工程管理实施方法具体如下。

2.1.1 路基压实

为大大提高路基的基层压实程度,可考虑采用更大吨位的双辊压路机,其路基碾压后的效果和路基压实度较以往均具有明显性的提高。路基压实度的程度一般应与一级公路相同。上坡的路堤,即位于路面底面80-150cm之间的部分,压实度一般应大于95%,路基基面应小于93%。

2.1.2 路基填料

路基基础填料一般可用于选用碎石土,如砾岩砂砾石、碎石砂、粗或细亚砂等,均因其具有良好的路基稳定性和硬化强度,可用于作为大型路基基础填料。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轻砂质粘土和重砂质粘土都不是很好的路基填料,所以在其应用于有效提高其在路面上的硬化等级程度时不要太建议投入使用。至于砂质沙土,因为它本身没有可塑性,很容易直接受到土壤水蚀和自然风蚀的双重破坏。为有效保证其土壤质量,可与较黏稠的砂质土壤进行混合;对于其可塑性限值指数>26的土壤、含水量过高的土壤、液体填料有限值指数>50,应优先考虑采取相关使用技术保护措施,使之能在达到相关使用技术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因此,要有效提高其在路面上的硬化程度等级,就必须尽量选择硬化强度最小、粒径最大的优质路基填料,以保证满足要求,以作为达到提高硬化的主要目的[4]

2.1.3 路基及路面排水

路基及路面排水水道一般可从地表基层排水、路面基层排水、地下排水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地表基层排水一般可广泛地应用于地下排水截流和管道横排水沟、边沟、快速排水沟和管道溜槽等排水沟及管道基础设施,也同时用于对现浇混凝土预制板或混凝水泥砂浆进行排水加固。路面基层排水一般采用圆形集中式排水,要求在基层硬路肩外侧适当设置一层现浇混凝水或预制块作为基层挡水带,硬路肩两侧和软路面之间形成三角形集中排水槽。地下排水采用一条水道直径8-30cm的通水透气带式排水管水道滤布或者采用一条钢圈式的单层增强合成纤维排水管。

2.2 改进路面技术

由于沥青混凝土类型路面处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防滑防水、平整度、强度好等诸多优点,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技术应用[5]。下面详细谈谈如何使用路面处理技术,提高路面硬化硬度等级。

2.2.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准备阶段中应严格保证沥青原材料的生产质量。对于生产沥青,应严格仔细核对沥青发货前的日期、出厂前的检验单、发货单的数量,并按照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定期频次性的抽样质量检测。对于碎石材料规格、混凝土材料种类、面层等级厚度等相关技术指标等都需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性的标准严格执行。对于目前沥青钢筋混凝土中各种性质混合料的平均掺量,其中的理论掺量值往往是无法确定的,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各种混合材料的个别细微级别分配不是很平衡。因此,要有效提高其生产质量,就必须及时结合实际,随时从各种材料中相对提取进行检验,从检测结果中仔细分析主要成分,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细微级配调整,以利于确保所用原材料的最高质量。

2.2.2 施工质量控制

摊铺基层施工处理工序主要包括:混凝土混合料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和接缝施工处理。因此,施工摊铺过程中的质量以及风险性的控制因素应从这些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注意混凝土混合物的分层搅拌。在搅拌时一定要注意水泥油石的各种级别搭配、材质和温度。电子称重测量装置目前可广泛用于称量油石的重量分比和其他物料。分级管理控制一般采用两级管理控制,分别是加工出厂原料皮带斗的物料速度和重新送入原料仓内的物料速度,分别对其进行分级控制。再次混合后,该设备用于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振动筛并重新筛分。为有效率地保证质量,其中该设备内部操作过程应具有全方位自动化,并同时保证可在通过微机启动键及相关初步控制指令随时自动完成调整数据。沥青化工产品导热油的加工发热温度一般应保持在160~170℃之间,物料的加热量一般应保持在170~180℃之间,两者物料混合后保持初次出厂时的实际温度,控制在150℃~165℃之间,超过200℃即为不良品,不得使用。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方式应根据不同运输点的距离、车速和物料生产质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一般建议使用15吨以上的大吨位自卸车。为有效防止物料粘连,要注意保证自卸车厢环境清洁,同时用液化柴油和含氨水的混合液在车的自卸斗内均匀涂抹一层保护膜。混合料装车时,需用保温布盖好,运输时间应小于30分钟,以保证摊铺温度适宜。

(3)摊铺沥青水泥混合料。铺设粘贴时需要注意其厚度和宽度,以设计标准尺寸为准。为有效保证其施工质量,摊铺机在熨平板的底部行走要准确稳定,仰角角度要准确合适,及时调整控制找平装置;同时,协调进行物料输送运输车与自动摊铺机的交换工作,不可能发生任何碰撞;声纳器的探头应与履带底部平板基层不能有任何杂物;摊铺机需要连续作业,当开始作业时,停止作业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需要综合考虑进行横向接缝的调整设置。

(4)铺装基层的碾压。铺装摊铺基层成型后,在进行摊铺基层平整碾压前需要仔细检查路面。如果发现有不规则的基层边缘或者是局部基层离析,则可能需要人工进行修复。碾压方法包括:用轻型齿轮双滚筒稳定压力,至少重复碾压2次;然后用轻型振动齿轮压路机和重型轮胎振动压路机重新进行压紧,以便于保证其间的密实度,分别至少碾压3~4次和4~6次;最后,使用带有关闭振动的重型振动机来稳定压力。进行滚动时,工作面长度间距应尽量保持在50m以内,滚动速度保持在4km/h以内,行走路径应笔直,浇水应使用具有喷水功能的滚轮。

3 结论

本文从不断加强路基和改进路面施工技术两个不同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提高农村路面硬化施工等级的技术方法。目前提高农村道路路面硬化等级水平的技术方法工具有很多,国外一些先进的路基施工工艺和改进施工工艺设备可以提供借鉴和研究学习。同时,可适当要求改进一些施工工艺设备。例如铺装工程材料改善方面,可以考虑可采用改性沥青等铺装材料措施。无论采用何种新的施工措施,在施工改善过程中,都必须从实际使用情况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及时进行,确保所有达到高标准和低水平、高质量的目的,提高城乡农村居民公共生活条件保障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春龙,赵德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5).

  2. 刘琴.浅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贵州大学学报,2018,(2).

  3. 包晓云.浅谈“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7).

  4. 赵建.建筑工地道路硬化方案的研究[J].工程质量,2018,(7).

[5]严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