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对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2
/ 2

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对 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作用

李毓蕊

怒江州文物管理所云南怒江

摘要:各地群众能否具备保护珍贵文物的意识,决定于现阶段的文物保护教育与宣传力度。作为文物管理的职能部门来讲,基本职责就在于增强当地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确保将文物保护教育手段作为重要的依托。在此前提下,目前关于提升群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必须依赖全方位的文物保护教育,全面创新现有文物保护宣传方式,从而切实提升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中的价值。

关键词: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对策



引言文物具有悠久的形成历史,每一件文物的损毁对于社会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损失,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同时还会造成文物历史价值永久性的缺失。因此,现阶段文物管理工作,应当围绕着针对文物合理制定保护措施来展开,加强对于保护文物以及推广宣传工作,从而防患于未然,在根本上加强文物保护力度。

1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意义

1.1文物的价值

文物属于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长期社会活动中人类所遗留下来的具有艺术、科学以及历史价值的遗物、遗迹。它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印记,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形形色色的文物让我们从不同的侧面窥视到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审美情趣以及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创新发展的情境。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时代的印迹使文物拥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对文物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历程和先人们卓越的创造能力,对促进现在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文物种类繁多,且大多价值不菲,对于研究历史和文化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2实施保护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文物的独特地位和属性决定了保护宣传教育的必要性。我国在各地建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成立一定规模的陈列室与博物馆,以更全面、系统地负责文物开发和保护工作。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频发恶劣的文物破坏事件,造成文物毁损、灭失,带来巨大社会损失。可以说,文物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不断地警醒文物保护工作者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公民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文物保护并不是单个主体的责任,它和社会各个成员息息相关,保护文物就是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很多文物分布在大众生活的场所中,不仅需要文物管理者树立积极保护意识,更需要每一位公民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的良好风气。但公众对文物的认知狭窄,无论是文物相关的历史信息,还是文物保护法律,都处于未知状态。所以,实现这一目标则离不开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只有让公众认识文物形态,了解文物保护意义和文物保护法律,才可能构建深刻的文物保护意识。

2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有效对策

2.1吸纳更多保护人群

强化文物保护宣传教育,能够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并主动的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在节假日时人们会利用休闲时间到各个博物馆、文物点进行参观游玩,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在文物上刻字、在文物上攀爬等,这对于文物来说则是一种破坏行为。所以,必须在思想和行为上强化教育,使人们发自内心的去保护文物,才能有效的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从人们的思想观念上着手,强化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将更多的人群吸纳到文物保护工作中,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的保护文物。

2.2促进文物保护教育宣传多元化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很大影响,在文物保护和宣传教育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新闻媒体作为传播重要工具,在互联网时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时网络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和抖音等社交平台感受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各级政府和相关文物保护单位需要积极运用网络宣传优势和新闻媒体特点,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教育宣传工作,比如:可以录制专门文物保护电视节目、制作微信公众号和建立相关网络论坛,实现文物教育宣传工作,促进多元化发展。

2.3加强青少年文物保护宣传教育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推进作用,青少年思想意识对社会未来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在文物宣传教育工作中,要想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就需要根本上入手,从青少年开始,提高文物保护意识,这是一个长期性工作。青少年是人思想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对青少年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有利于其形成正确文物保护意识,与此同时,还可以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与保护文物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全民文物保护主要途径。比如:文物保护单位可以与各个学校合作,定期让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提高学生对文物的正确认识,也可以进入学校宣传关于文物保护宣传的教育讲座,激发学生文物保护意识。

2.4增加对文物保护的人力、物力投资

首先,培养更多的文物保护专业人才。政府应当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就业人员的薪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投身于文物保护事业中。除此之外,高校应当适当降低考古学或者文物保护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扩大招生规模,以此增加招生数量,同时高校应当为学生提供诸如降低学费等优惠条件,以此吸引更多家庭困难的优秀人才选择文物保护专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其次,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应当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接受政府财政拨款的同时注重向社会人士募集资金,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联名”等方式强化双方间的合作,由此获取更多的文物保护资金。

2.5以多样公益活动鼓励全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加强新时代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必须认识到公众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文物保护部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利用多样化的公益活动来普及文物研究成果和深刻的文化蕴意。借助新媒体等平台积极传播文物知识,将文物与大众关注的话题紧密联系,使公众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更多的文物信息。例如,在七夕等特殊的节日,文物保护部门人员可以挖掘博物馆中与爱情相关的文物,并在新媒体平台中进行图文解释。如孔子博物馆藏中的“清凤冠”,它有着“凤冠霞帔,永结同心”的美好寓意。其中凤冠是由细金累丝编织而成,在冠上有一只金龙,九只金凤点翠,周边间还装饰了宝石、翠花珍珠、翠云等。在历史上,凤冠属于皇帝后妃的冠饰。明清时期,在民间极为推崇凤冠的尊贵,为显示尊贵或者增加喜庆气氛,民间女子出嫁所用彩冠也被称为凤冠。当中国古代女子出嫁时,凤冠霞帔则是装束的代表,这意味着女子一生托付,夫妇永结同心。直到今天,在中式婚礼中,凤冠霞帔也是人们喜爱的元素之一。所以,文物保护中心要积极地展示馆藏文物的意蕴,让更多人去了解文物背后的爱情故事和美好象征,由此树立积极的文物保护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下,人们愈来愈重视对于文物的保护。关于文物保护工作,宣传管理人员首先要意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迫切性和紧要性,深刻意识到自己重要使命,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宣传,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做文物宣传保护的使者。强化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人员的文物保护意识,推进宣传工作有序开展,实现文物保护目的。

参考文献:

[1]闫宇骋.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措施分析[J].艺术品鉴,2020(32):121-122.

[2]姜燕燕.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J].中文信息,2017(8)55-56.

[3]赵文韬.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文物保护意识[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04):76-77.

[4]王小玲.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8):165+167.

[5]武子龙.浅析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其在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价值[J].中国民族博览,2017(01):221-222.

[6]王丽娟,嫣然.试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及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的作用[J].科技风,2017(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