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1
/ 2

浅析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柴波

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在压力容器应用过程中,开孔补强设计应用价值较高,其开孔补强设计也是最为核心设计步骤。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开孔补强结构与使用情况,并提出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对策与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压力容器;设计内容;开孔补强

引言:在目前,为合理提升压力容器性能,实现压力容器现代化发展,应切实发挥出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价值,并依据压力容器开孔补强设计应用办法,在提升压力容器抗压性能时,确保我国医用氧舱及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 关于开孔补强结构与使用情况概述

首先,开孔补强结构有补强圈补强、整锻件补强、整体加厚壳体补强,这几种补强结构在合理被利用在压力容器设计中时,可依据开孔周围材质抗压强度提升压力容器整体强度,并且在针对压力容器外壁所开小孔周围实施开孔补强技术后,可从整体上提升压力容器各项性能。其次,在基于压力容器使用需求实施开孔补强技术时,应避免出现容器强度削弱或接管与主壳相贯处应力集中的情况,以此应合理选择开孔补强结构并遵循压力容器设计原则。例如,补强圈补强技术,比较适合厚壁容器上口径较小的接管,以及无法双面焊又不允许带焊接垫板的结构。对于小口径的安放式结构,接管连接面也可以加工成平端面,壳体上加工一个浅的平底沉孔,便于定位装配以及接管连接面的机加工。例如,在整锻件补强中,该操作结构是将补强区集中在了应力区域内,进而降低应力集中系数,发挥补强实际效果,但该结构的缺点是锻件供应困难、成本较高,以此该结构可在重要设备中进行补强应用。

  1. 开孔补强的重要性分析

2.1满足压力容器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加快发展,在目前各行各业都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压力容器在当下医用氧舱及化工产业发展中作为主要的封闭设备,所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以此应合理利用开孔补强,不断提升压力容器性能与质量,在确保压力容器达到安全规定标准后,确保满足压力容器在医用氧舱及化工业的发展需求。

2.2确保压力容器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在压力容器设计中,为确保压力容器各项性能得以发挥,应进行开孔补强操作,其开孔补强可针对压力容器本身进行改造,并合理提升压力容器的各项性能。例如,为提升压力容器的强度、牢固度在进行开孔补强设计时,工作人员应结合开孔补强实际需求、压力容器材质等基础情况进行开孔补强设计,进而确保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中得到合理的运用,使得压力容器性能再上一个台阶。

  1. 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3.1补强圈设计办法

首先,在压力容器设计中为发挥开孔补强效果,应针对补强圈进行合理的设计,补强圈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局部补强结构,其补强圈通常是指在压力容器壳体开孔的周围位置上,所附加焊接的一圈金属环板。补强圈属于受压元件,一般需用与壳体相同材质的选材,可根据贴合位置划分为内侧贴补强、外侧贴补强以及双面贴补强三种形式,其压力容器补强圈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广泛,实践经验丰富,应用普遍。

其次,在补强圈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明确认识到补强圈不适用的情况,其补强圈与接管的角焊缝焊缝及检测都比较困难,以此合理设计角焊缝的坡口就显得重要了,并且在依据规定标准(JB/T 4736的1.2-1.4和HG/T20583的9.2.2)要求进行设计时,其设计人员应明确认识到不宜采用补强圈补强的情况。如,当Rm>540的高强钢及Cr-Mo钢时不宜采取;极高度危害介质场合时不宜采取;需要疲劳分析的场合时不宜采取;以及低温、高压、高温、壳体较厚、所需补强圈较厚、补强圈壳体厚度比较大等情况时不宜采取。此外,若所需补强圈外径及厚度超出JB/T4736范围的,宜考虑改用其他补强方法(常压罐上使用的除外)。因此在设计人员明确补强圈设计要点后,应合理把控设计内容,并使得压力容器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问题,并且在局部补强技术无法发挥到压力容器压力性能强化时,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压力容器整体性的不强操作,进而确保设备应力、承载力满足压力容器设计所需。

3.2针对厚壁管进行补强

首先,在针对厚壁管进行补强操作时,工作人员应注意合理选择接管的材料,其材料质量直接关乎于压力容器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效果,并且在补强操作中也会受所选取的接管材料的影响。其次,在合理选择出强度适合的接管材料后,应计算出开孔补强在实际应用中的数据,一般来说可按大平板开小圆孔的弹性力学解析解,在离孔边孔距离为孔的半径(d/2)处,因开孔的产生的应力集中已迅速衰减。因此在计算B值时,可取半径2分之一处进行计算,并且应尽量使补强所需面积的三分之二集中于开孔边缘 d/4处,在实际宽度小于2d时应首先考虑增加靠近开孔处的补强面积(如加厚接管或补强圈厚度等),然后才是增加宽度。例如,管箱筒体上开孔较大时,不能为了保证B=2d,而盲目增加管箱筒体长度。并且为了避免应力集中与法兰和接管的焊缝重叠,接管外伸高度应首先保证h1≥sqrt(dt)。若采用厚壁锻管补强,只有锻管颈部削边以下的部分才能参与补强计算,所以要留心计算时锻管的实际外伸长度。在计算完毕后,应针对接管壁的厚度进行分析,进而确保接管补强可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分析后应重点强化开孔补强效果,并结合合理的把控确保发挥管壁补强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利用,并依据所选取的材料、计算结果为后续补强效果奠定出扎实、可操作性的基础

[1]

3.3针对整体锻件进行补强

首先,根据调查,在开孔补强技术被合理应用在压力容器设计阶段时,该技术可发挥出布局补强技术与整体补强技术的优势。其次,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其整体补强技术在整体锻件中补强效果较好,并且在实际设计与应用过程中可避免出现焊接问题。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整体锻件自身所具备的硬度问题、延展性问题会在焊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不仅增加了工程的难度也导致设计成本有所增加。因此,应当合理把控局部补强技术与整体增强技术的优势,进而确保发挥出最大化补强效果,并依据压力容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发挥出补强效用[2]

图为整体补强锻造件

6238278aa603c_html_d768ed90a11a5499.png


结束语:综上所述,开孔补强设计作为压力容器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为合理发挥出开孔补强技术,应以三种结构结合压力容器设计情况进行针对性地选择,进而确保开孔补强技术可支撑压力容器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馨元. 开孔补强设计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3):386.

[2]陈晓燕. 化工压力容器设计中的选材和补强分析[J]. 商品与质量,2019(46):25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