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市场有效性及波动率预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我国碳市场有效性及波动率预测研究

丁峰峰 孙辉业

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探宄中国碳市场的有效性,对于政府管理机构来说具有重大意义,碳市场运行是否达到了当初设计水平,减排成本是否能反映到价格中,市场流动性水平等等都是政府部门较为关心的问题,通过对有效性水平的评估,也可以为完善全国碳市场机制提供政策支持;波动率预测对于市场参与主体而言意义深远,投资者们通过对波动率的预测可实现风险预警,规避交易风险,对于交易所而言,防控交易风险的发生是其首要责任,而这些职责的实现有赖于对波动率的预测。

关键词:碳市场;有效性;波动率预测

1碳市场有效性改进措施

1.1提供政策保障

从目前试点碳市场地区的立法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试点在立法层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立法位阶等级不高,二是政策文件数量多于法。从立法位阶层面看,地方性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位阶低于地方性法规,此种情况会导致以下问题。首先,位阶较低的政府规章和政府规范不能限定碳交易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而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机关对主体设定实体性的权利与义务,对碳排放权交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确认。其次,两者的系统属性也完全不同,制定政府规章属于行政系统范畴,其行为是行政行为;而地方性法规的设立属于立法系统范畴,是行使立法权的体现。系统属性的不同造成了违约处罚力度及效力的差异,对于只有政府规章的地区而言,碳交易主管部门只拥有行政处罚权,只能对未履约的控排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而通过对碳交易进行立法,可以对违约处罚合法化,从而对违约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保证碳市场的稳定运行。政策文件数量多于法。政策文件的审议程序较为简单,无需经过人大审议通过,这也造成了政府在碳市场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政策,导致政策的不连续性,从而影响碳市场的稳定运行;而法规的制定需要经过人大常委会审议,时间长,且一经审议则短期内无法变动,有利于政策执行的连贯性。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建立一套完整的碳交易法律体系,在契机合适时尽快启动立法程序,规范碳交易活动。第二,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建设全国碳市场是一项需要逐步推进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相应的政策也应调整,但应注意政策的连续性。政策的变化一方面对碳市场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市场参与者对碳市场未来发展的期望。第三,对违约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履约机制是碳市场有效运行的保证,对未及时履约的企业给予严厉处罚,能够体现碳市场的严肃性,一方面给不重视碳交易的企业警告,另一方面也给予其他参与者以信心。

1.2促进金融创新

融资类碳金融创新包括碳债券、绿色金融债券、碳配额质押贷款、碳配额回购融资、CCER质押贷款、碳排放权交易法人透支等。碳债券、碳配额质押贷款和碳配额回购融资指利用配额或CCER获得资金,绿色金融债券指通过绿色产业项目获取资金,配额质押和CCER质押指利用两种碳资产作为质押物获得贷款,回购融资是指将配额出售给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再约定未来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回购。碳债券将债权收益与碳资产收益挂钩,即利用碳资产管理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碳排放权交易法人透支指银行给企业一个授信的额度,企业像用信用卡一样,透支一定的资金来进行购买碳配额或用于碳排放权交易。绿色金融债券与碳债券在运行模式上类似,但是交易标的范围更大,包括节能、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防治、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等、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绿色产业项目。碳抵押和碳债券是常规金融手段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用,而配额回购融资和碳排放权交易法人透支的金融创新性较强,前者是北京首创,后者是广州首创。

1.3平衡地区差异

从本文构建的有效性评估模型结果可以看出八个碳市场的有效性差异较大,因此在构建全国碳市场时应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本文从覆盖范围、配额分配、履约和执法、抵消机制方面探讨地区差异因素。覆盖范围包含了三个方面,覆盖行业、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以及纳入企业门槛,但中国地域辽阔,行业分布不均匀,比如深圳、上海、北京的第三产业发达,而广东、天津、湖北等重工业发达,因此碳排放量差距较大。在全国碳市场建设初期,对于覆盖范围应先抓“主要矛盾”,将碳排放量高的企业纳入到碳市场中,以减轻下级政府的负担;另一方面,对于数据基础好的、有效性较高的地区,可以下放部分权力给地方,让地方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覆盖进行调整。配额分配是直接关乎重点排放单位实际利益的环节,其规则应该统一、透明,并在制定过程中加强和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对话沟通力度,深入地方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充分吸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地方主管部门、重点排放单位等的意见,建立健全意见反馈机制,指导并协助地方进行分配。全国配额分配应重点协调好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的责任义务,明确由国家主管部门负责确定统一方法,地方主管部门负责执行分配,在适当范围内允许地方采用更严格的分配方法,以确保全国市场的统一性,并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特殊情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本履约制度必须统一,统一履约主体、履约时间、履约要求、抵消机制和未履约处罚,以保证全国范围内配额价值一致、纳入企业责任一致、完成时间一致。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阶段,应统一抵消规则,包括抵消的种类(CCER或者其他)、抵消的项目类型、抵消的基准(实际排放量或者初始分配量),抵消的比例、抵消范围等。抵消规则应提前发布,确保政策对市场的引导性。

2我国碳市场波动率预测

碳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目前还存在市场流动性差、机制体制不健全等不完善之处。此外,对于处在完善阶段的我国碳市场来说,可能会遭遇到像EUETS第一阶段由于免费配额分配过多而导致后期碳价急剧下跌的危机事件,从而导致整个市场体系完全崩溃、市场失灵,政府政策的变化也会对碳市场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剧了碳市场的波动性。在此情况下,波动率预测的研究对于政府机构、管理部门、投资者、控排主体至关重要,以期能够管理市场风险。目前大多数碳市场仅有配额现货交易,少数碳市场(如上海、深圳)开发了碳远期交易产品,未来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启动,必定要开发多种碳金融产品进行风险对冲,交易所需对这些金融产品进行定价,且投资者们配备多种资产以进行风险对冲,而投资组合管理和资产定价领域要求对资产收益的统计特性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风险经理必须量化交易头寸和控制债权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而期权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未来波动性的预测。不同参数的模型其预测能力也有区别,因此需要对其预测能力进行评价比较,本节采用滑动窗口法对波动率进行预测,这种预测是动态的,即将时间窗口H设定为总样本量的80%,使用时间窗口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在估计的参数基础上分别使用模型对波动率进行向前1天预测(短期预测)和向前20天预测(长期预测)。对向前1步预测(短期预测)和向前20步预测(长期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普遍情况下,短期预测效果比长期预测效果好,这也符合基本常识,短期预测时具备的信息充分,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波动率进行预测,而长期预测时不确定性较大,信息的边际效用迅速递减,由此导致无法精准地进行预测。

3结束语

市场效率研究不能满足于得到一个有效与否的结论,应该致力于获得更多的效率改进和决策信息。从全局与个体协调性的视角,加强各个试点市场效率的研宂,有助于深入了解各试点之间的效率差异、不同时期的市场效率变化以及如何使市场变得更有效,这对于全国性碳市场的统一规划与协调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梅,周鹏.碳排放权分配对碳市场成本有效性的影响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20,23(12):1-11.

[2]管河山,王培,王谦.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J].金融经济,2020(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