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宋清宇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厂医院 161005

【摘要】: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79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A组(26名)、B组(26名)和C组(27名)。A组行奥美拉唑治疗,B组行埃索美拉唑治疗,C组行泮托拉唑治疗。将三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C组临床有效率88.9%(24/27)略高于A组84.6%(22/26)和B组80.8%(21/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4/26)显著低于A组30.8%(8/26)和C组22.2%(6/27)。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泮托拉唑的临床效果略优于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而埃索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控制情况较其他两种药物有显著优势。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包含胰胆、胃、食管、十二指肠等病变而引发的出血,同时也包含胃空肠吻合术后出现空肠病变而致的出血,呕血、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1]。本文结合我院接治的部分患者,分三组开展不同方法治疗,比对治疗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79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A组(26名)、B组(26名)和C组(27名)。A组中17名男性,9名女性,年龄13至85岁,平均(46.7±8.9)岁;B组中16名男性,10名女性,年龄14至57岁,平均(48.3±8.5)岁;C组中18名男性,9名女性,年龄14至59岁,平均(50.6±8.4)岁。A组、B组和C组的患者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价值。

1.2治疗方法

1.2.1 A组

行奥美拉唑治疗。将100毫升生理盐水和20毫克奥美拉唑充分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持续7天。

1.2.2 B组

行埃索美拉唑治疗。将100毫升生理盐水与20毫克埃索美拉唑充分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持续7天。

1.2.3 C组

行泮托拉唑治疗。将100毫升生理盐水与20毫克泮托拉唑充分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每天2次,持续7天。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百分比(%)代表计数数据,x2用于检验。测量数据表示为“62317ded896cb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C组临床有效率88.9%(24/27)略高于A组84.6%(22/26)和B组80.8%(21/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A组 26 11(42.3) 11(42.3) 4(15.4) 22(84.6)

B组 26 12(46.2) 9(43.6) 5(19.2) 21(80.8)

C组 27 15(55.6) 9(33.3) 3(11.1) 24(88.9)

X2 1.28

P <0.05


2.2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4/26)显著低于A组30.8%(8/26)和C组22.2%(6/27)。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n(%)]

组别 例数 头晕 头痛 腹痛 腹胀 恶心 发生率

A组 26 3(11.5) 2(7.7) 1(3.8) 2(7.7) 0(0.0) 8(30.8)

B组 26 0(0.0) 0(0.0) 0(0.0) 2(7.7) 2(7.7) 4(15.4)

C组 27 3(11.2) 1(3.7) 0(0.0) 0(0.0) 2(7.4) 6(22.2)

X2 4.27

P <0.05


3结论

多种因素均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应用止血药物通常是治疗的基础方法,目前临床多用抑酸药物静脉滴注的方法达到提高胃中PH值、抑制胃蛋白酶破坏凝固血栓并最终止血的目的[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组临床有效率88.9%(24/27)略高于A组84.6%(22/26)和B组80.8%(21/2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4/26)显著低于A组30.8%(8/26)和C组22.2%(6/27)。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泮托拉唑的临床效果略优于奥美拉唑和埃索美拉唑,而埃索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控制情况较其他两种药物有显著优势[3]。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娟.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4):174-175.

[2]胡韬.艾司奥美拉唑钠与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13-15. 

[3]高艳锋.埃索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