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药业财务问题及优化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K药业财务问题及优化对策建议

马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本文复盘了K药业财务危机的始末,并分析了其财务危机的形成原因及形成过程,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造假;内部控制

一、案例简介

K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药品、中药饮片、中成药及医疗器械供销于一体的大型医药民营企业,是中药饮片行业中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K药业在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晚间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二零一八年四月日三十,K药业公布了高达近三百亿元的会计差错。二零一八年五月十七日,K药业被证监会通报相关违规行为。二零一八年五月二十一日,K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戴帽。

二、案例分析

(一)财务危机形成原因分析

1.近年经营状况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对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考核,速动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的标准值为1,K药业几年来速动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是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表示企业的变现能力开始变差。所以综合三个短期偿债能力的考核指标来看,K药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在一定的风险。

长期偿债能力: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为百分之四十到六十,K药业二零一四到二零一九年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一直在上升;利息保障倍数更是逐年大幅度下降,这说明K药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盈利能力:K药业的总资产净利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二零一八年接近零,这说明K药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亏损。同时,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K医药几年来权益净利率一直在大幅下降,在二零一八年趋近于0。

营运能力:K药业的存货周转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并且从二零一四到二零一八年,K药业的存货周转率还在逐年下降,这说明公司存货六年间周转速度变慢,有变现的风险,企业的存货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2.公司内部因素分析

股权结构过于集中:持有股权的前十大股东中,第一大股东夫妇一共持有百分之三十八点零七的股权,第二大到第六大股东均为金融投资机构,占比最高的W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也只持股百分之四点六六,且都不参与经营决策,故第一大股东夫妇二人在拥有对K药业的实际控制下,拥有绝对话语权。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在K药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中,第一大股东夫妇分别担任正副董事长以及总经理,而这使得决策层与执行层发生重叠,那么在进行决策以及执行时就难以确保百分百的的公开透明,容易出现舞弊行为。

人力资源机制不完善:企业高管文化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财务舞弊行为将会变得容易产生。因为根据相关研究,文化程度低,对于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也就相应较少,法制意识比较淡薄,财务舞弊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

过度经营:公司不断加大智慧药房的投资力度,朝着成为集挂号、导诊、缴费、网上预约、处方审核、中药全过程可追溯系统为一体的中心药房的目标在转型。这样,K药业每取得一个小的业务突破,都需要配套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发展越快,所需的资金就越多,轻资产优势就会逐渐减弱,最终形成重资产模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3.公司外部因素分析

外部市场监管不到位:《证券市场周刊》认为K药业可能在土地收购、项目建设等方面造假,伪造资产超过十八点四七亿元,数额相当于其二零零二到二零一零年的利润总额。

审计机构未能勤勉尽责:Z公司一直负责审计K药业的项目,但耐人寻味的是K药业向Z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逐年增加,结果是使其获得了18年的“标准审计意见”。

退市机制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在退市机制中,有不少漏洞让上市公司们纷纷试图走捷径、往里钻。在我国,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惩罚制度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警示作用,证券市场上恶风盛行。

4.财务不当行为

(1)动因分析

有利于企业在二级市场再融资:目前,我国企业实行审批制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上市和再融资,对企业的业绩增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K药业通过财务造假,在资本市场上一直把自己塑造成业绩持续增长的行业龙头白马蓝筹股的形象,股价在二级市场上长期保持牛市行情。

掩盖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企业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按照规定,严禁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企业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而据证监会调查,K药业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企业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高达一百一十六点一九亿元。

有利于大股东通过质押股票融资:能否质押股票融资,股票的价格和走势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K药业的长牛走势,使K药业的控股股东和其关联方通过质押股票的方式获得了更多的融资。

(2)手段分析

虚增营业收入:K药业通过变造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累计虚增营业收入二百九十一点二八亿元。

虚增货币资金:K药业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手段,虚增货币资金共计八百八十六亿元。

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K药业将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工程项目纳入报表,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共计36亿元。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企业违规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二零一六年1月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K药业未经决策批准或未经授权程序,累计占用公司116.19亿元非经营性资金,但这些资金均未按规定入账,未按规定披露。

虚增存货:根据K药业二零一八年报披露,截至当年底存货账面价值高达三百四十二点一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之六十三点零七,是二零一八年营业收入金额的一点七七倍,这么大的库存数量和比例,已经严重偏离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需要。

高溢价收购:K药业从二零零九年开始对外收购,截至二零一八年底共完成四十二笔收购,形成商誉五点六九亿元,资产收购溢价率达百分之一百二十二点六七,而这些被收购的公司大部分经营规模较小,经营业绩普遍不佳,缺少特定的市场和独有的技术,并没有给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带来实质的影响,让人心存疑虑。

(二)财务危机形成过程分析

1.偿债能力变低

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当继续分析其流动资产的构成时,会发现存货占比普遍为百分之六十以上,真正可以用来还款的现金明显不足。接着分析存货的变现能力,可以从存货周转率或者存货周转天数看出K药业的存货变现能力明显很差,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短期偿债风险。长期偿债能力:无论是从产权比率还是利息支付倍数来看,K与行业其他公司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从公司资本结构来看,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负债占比与百分之四十以下减的所有者权益占比会使公司资本结构表现不佳。但当公司收入并不能支撑正常的还债时,表明公司长期偿债能力同样存在很大问题。

2.盈利能力趋弱:K药业的销售净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并在二零一九年第四季度变为负比率,表明K药业发生了亏损,并且亏损程度逐渐恶化;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K药业二零一九年第四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较高,随后在行业整体增长的趋势下,一直在下跌,股东不赚反亏。

3.营运能力下降:由于K药业流动资产中存货占较大比例,因此重点分析K药业的存货周转率。根据计算得知,K药业的存货周转率相对较低,且一直保持低水平,这说明公司存货周转缓慢,存在着变现风险。

三、相关解决措施

(一)营造企业诚信环境

着重强化企业内部的诚信教育,为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管理层道德素质建设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弘扬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建立奖罚分明的惩罚和激励机制,奖励员工以德为先、以德为本的行为。

(二)提升企业内控水平

固化企业管理流程,一切按制度行事,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同时,保证内部控制人员有权反映财务舞弊情况,能够直接与证监会等机构取得联系,切实解决问题。

(三)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健全外部市场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出现财务造假等情况,绝不姑息,加大处罚力度,为行业树立正确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余晓凤.上市公司虚构经济业务型财务造假探析——基于GONE理论[J].财会通讯,2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