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低频噪声改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空调室外机低频噪声改善研究

文智明,张荣婷,谷欢欢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70


摘要:为改善某空调室外机低频噪声问题。通过室外机及压缩机试验与仿真分析,定位其产生原因是压缩机分液器摆动模态被激发共振,并通过“分液器—吸气管路—面板”路径振动传递所引起。通过灵敏度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对该阶模态的影响。最后,通过优化压缩机分液器支架提升了该阶模态频率以避免被激发。使用该方案后,压缩机单机振动峰值降低约30m/s2,室外机低频噪声峰值降低约13dBA,听感改善明显。

关键词:空调 低频噪声 压缩机 模态 共振

1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空调运行时声音听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家用空调室外机一般安装于靠近卧式的空调安装位,室外机噪声容易传递至卧室引起用户不适,尤其是穿透力较强的低频嗡嗡声[1]

文献[2]研究了空调器风扇电机二、四倍频低频噪声问题,从电磁学原理分析其产生的机理,探讨在开发设计上的解决方案。文献[3]以某型空调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空心墙体低频“嗡嗡”噪声现象为案例,通过优化压缩机减振系统,最终降低墙体传振、改善噪声品质。压缩机、风机是空调室外机的两大主要噪声源,分别通过噪声直接辐射(空气声)和振动传递噪声(结构声)影响室外机噪声[4],均有可能引起室外机低频“嗡嗡”声。

因此,要改善室外机低频声,就要先定位出其产生机理,才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2低频噪声特性及产生原因

2.1低频噪声特性

在半消声室中,对某型家用空调室外机在额定制冷工况下进行噪声测试。该空调室外机在压缩机运行频率30-40Hz区间,出现频率为压缩机运行频率6倍的噪声峰值,听感呈现明显的低频“嗡嗡”声,如图1所示。

62315ed358e80_html_a7eb769cf7782f8c.gif62315ed358e80_html_929e0e67720498e0.gif

(a) 噪声频谱 (b) 1/3 倍频程谱

图1 压缩机34Hz运行频率下室外机噪声频谱

2.2低频噪声峰值产生原因

针对该低频“嗡嗡”声问题,笔者做了进一步的试验与仿真分析以确定其产生机理。

1)根据噪声峰值频率特性,可以确定引起低频“嗡嗡”声的源头是压缩机;但是,还需要确定该噪声峰值是压缩机噪声直接辐射的“空气声”,还是通过振动传递引起的“结构声”;

2)通过进一步的室外机振动试验,确定压缩机分液器上振动最大,见图2(a)所示;进一步,改变与压缩机分液器相连的管路连接状态进行对比试验,峰值降低15dB,确认了该异常噪声主要是通过路径“分液器-吸气管路-面板”振动传递引起的“结构声”,见图2(b)所示;

3)通过对压缩机进行模态仿真与试验,可以进一步明确,该款压缩机在200Hz附近存在分液器沿压缩机壳体切向摆动的模态,见图3所示。

汇总以上分析,可以定位该室外机低频“嗡嗡”声的产生机理是:压缩机分液器局部摆动模态在一定运行频率下处于共振状态,振动通过“分液器-吸气管路-面板”路径传递,产生低频噪声峰值。

62315ed358e80_html_cad649905580b288.gif组合 2262315ed358e80_html_605e05e6d040e74b.gif

  1. (b)

图2 室外机在压缩机运行频率34Hz时振动、噪声频谱对比

(a)室外机振动频谱、(b)管路与面板连接状态改变前、后噪声频谱对比

62315ed358e80_html_e8547b9aabe39cab.png62315ed358e80_html_9bf00b0757cbe2fc.png

(a) 仿真结果 (b) 试验结果

图3 压缩机模态仿真与试验分析

3低频噪声改善措施研究

3.1改善措施分析

根据以上机理分析,从“源—路径—响应”的角度,要改善噪声响应,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 改善激励源: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①解决压缩机分液器低频共振问题,降低分液器振动,避免通过管路系统传递放大;②屏蔽对应压缩机运行频率点,避免压缩机在产生共振的频率点附近运行;

  2. 改善传递路径:即优化压缩机分液器到面板之间的管路系统,避免管路系统与压缩机产生共振耦合,放大噪声。

综上分析,两个大方向均能解决该室外机的低频“嗡嗡”声问题,本着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思路,决定通过改善压缩机分液器振动来解决该噪声问题。而解决压缩机分液器低频共振问题,较为可行的方案是提升该阶模态频率,避免被激发共振。

3.2分液器切向摆动模态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找到有效的提升模态频率方案,对压缩机分液器与壳体连接相关的结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灵敏度分析结果看:1)参数1~5对该阶模态频率起正影响,即参数值越大,模态频率越大;参数6起负影响,即参数值越大,模态频率越小,符合常规认识;2)从灵敏数值看,参数5、1对该阶模态影响较灵敏,但是参数5为吸气管2的壁厚,一般为1-2mm厚,较难改进实施。因此需要从分液器支架(参数1)的改进优化来提升该阶模态频率。

表1 分液器切向摆动模态频率灵敏度分析结果

设计变量

灵敏度

单位

参数1

2.1994E+01

Hz/mm

参数2

6.6295E-01

Hz/mm

参数3

8.5020E-02

Hz/Mpa

参数4

1.0686E+01

Hz/mm

参数5

2.6743E+01

Hz/mm

参数6

-1.3074E+01

Hz/mm

注(参照图4):参数1—分液器支架厚度;参数2—分液器压板厚度;参数3—橡胶垫弹性模量;

参数4—为吸气管1壁厚;参数5—为吸气管2壁厚;参数6—为分液器筒体壁厚。

62315ed358e80_html_41d3666a9d0aa3e2.png自选图形 8自选图形 7自选图形 6自选图形 5自选图形 4自选图形 3自选图形 2

图4 分液器与压缩机壳体连接结构示意

3.3最终改进方案

考虑该款压缩机在室外机中最高运行频率为80Hz,分液器切向摆动模态频率要提升到480Hz(6×80=480Hz)以上。而从3.2节中灵敏度分析看,如果仅通过改变支架厚度(增加1mm厚度,提升22Hz),将难以取得较大的改善。因此,本文从改进分液器支架结构以提升其支撑刚度的角度,提出了图5(b)所示双层分液器支方案。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分液器切向摆动模态频率提升到588Hz,效果明显,可以避开6倍频激励。

62315ed358e80_html_271fb4c947f8798a.png62315ed358e80_html_cb007cbefeab3180.png

(a) 原方案 (b) 改进方案

图5 分液器支架改进方案示意

62315ed358e80_html_bf9c44a60b25b5a4.png

图6 分液器支架改进后切向摆动模态仿真结果

4改进方案验证

为验证以上方案的改善效果,分别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压缩机单机及室外机振动噪声测试对比。

图7(a)对比了方案改进前、后压缩机分液器切向振动峰值的改善效果,可见,在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内改进方案振动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共振现象,振动最大降低30m/s2以上,效果显著。

图7(b)对比了在另一台室外机中分别使用原方案和改进方案压缩机前、后的噪声频谱对比,可以看到引起低频“嗡嗡”声的200Hz附近噪声峰值降低了13dBA,且现场听感改善明显。

62315ed358e80_html_87b0c7d77ef40c98.gif组合 3162315ed358e80_html_1c9c2edab912d98f.gif

(a)压缩机单机振动对比 (b)室外机噪声频谱对比

图7 改善效果对比

结束语:针对某空调室外机低频“嗡嗡”声问题,通过试验与仿真分析定位其由压缩机分液器发生共振,并通过吸气管路传递放大。从“源—路径—响应”的角度分析了改善措施,最终确定对压缩机单机优化改进以降低“源头”的振动。通过压缩机单机与室外机振动噪声对比测试验证,改进方案效果显著:压缩机单机振动降低30m/s2以上,室外机低频噪声峰值降低13dBA,听感改善明显。

参考文献:

  1. 禹旭光,余南阳,都剑. 空调系统中的低频噪声[J]. 制冷与空调(四川),2006,(1):97-100.

  2. 严英仕,彭伟新. 房间空调器二倍频、四倍频噪音难题解决方案[J]. 制冷,2014,33(3):1-6.

  3. 李晓阳,陈伟,梁鑫. 空调器室外机墙体传振分析及其改善措施[J]. 制冷与空调,2020,20(8):33-37.

  4. 文智明,张荣婷,谷欢欢. 基于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的空调器室外机噪声源识别[J]. 制冷与空调,2021,21(2):20-24.

  5. Wen Zhiming, Zhang Rongting, Zhang Yaosi, etc. (2016). Research on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of rotary compressor. Proceedings of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mpresso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t Purdue: 1322:p1-10.


作者简介:文智明,男,1986年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产品噪声振动与控制研究。E-mail:madicu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