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曲《最可爱的人》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4
/ 2

浅析歌曲《最可爱的人》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启示

赵丽

空军 95979部队 军政基础教研室

【摘要】本文通过解读一首歌词,追溯“最可爱的人”这个军人称呼的来历,并围绕新时代革命军人应具备“爱国、忠诚、英勇”等品质,阐述其称呼背后蕴含的职责使命。

【关键词】 军人称呼 职责使命 启示

2021年国庆节上映的电影《长津湖》,并没有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散播遭遇冷清,而是一路持续热播,票房突破55亿元。其电影主题曲《最可爱的人》更是字字句句点燃了观众的内心,那激昂的旋律、高亢的歌词 ,生动表达出志愿军不惧牺牲令敌人胆寒的血性和保家卫国让天地动容的情怀。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观看这场电影,聆听这首歌曲,深切感受到这既是对历史的纪念、先辈的致敬,又是时代对军人职责使命、任务担当的催征。

一、“最可爱的人”成为人民群众对军人的最美称呼

军人,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担负着不同于一般人民群众的任务和职责,而且随着军人完成的多项任务,人民群众对军人也有多种称呼。如,有称“解放军叔叔、兵哥哥”的;有称“钢铁长城、忠诚卫士、人民子弟兵”的;还有称军人为“深海蛟龙、蓝天雄鹰、陆地猛虎”等。而电影《长津湖》主题曲的歌名就是这众多称呼之一“最可爱的人”。歌词中这样写道:听,那年风雪回响,传来冲锋号角多么地嘹亮,有人用生命捍卫他心底的光, 那是信仰。看,白雪皑皑的战场,有人化作丰碑遥望故乡,泪水冻在了年轻的脸庞,可我知道你内心有多么滚烫。最可爱的人,多想对你讲,如今山河无恙,如你所想;最可爱的人我们不会遗忘,你那永远坚毅的模样;最可爱的人,多想对你讲,如今繁华盛世,如你所想;最可爱的人,我们不会遗忘,你那傲然,不屈的脊梁。

诚然,歌曲中反复提到的“最可爱的人”,是指那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军人,但今天,这个称呼已成为人民群众对军人的普遍称呼,而且伴随着岁月的洗礼和历次军事任务的沉淀,已成对军人最亲最美的称呼,最高最厚的褒奖。

二、“松骨峰狙击战”赢得了军人的最美称呼

尽管称呼只是一个代名词,但“最可爱的人”却让军人一面在荣耀地享受这个最美赞誉,另一方,又永远铭记着这个称呼的来历。

2021年新版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选录一篇作者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其内容记载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松骨峰战斗的真实故事。时间发生在1950年11月30日,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奉命在松骨峰一带,担负切断军隅里南逃敌人退路。然而,就在志愿军官兵刚刚占领阵地时,就与急于逃命的敌人交上了火。敌人用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被打翻了一遍,汽油弹的火焰把阵地烧红了,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二师主力、美二十五师、伪一师等敌人,志愿军战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接连打退敌人5次进攻。全连111人最后仅剩7人,但始终像钉子一样钉在阵地上,直到我军主力赶上并聚歼了敌人。

战斗结束后,军旅作家魏巍和112师的师长杨大易一起走上了阵地,亲眼目睹到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有和敌人烧死在一起的,有名烈士嘴里咬着敌人的半块耳朵,还有一名烈士紧握的手榴弹上沾满了敌人的脑浆……1】

看到这一幕,震撼而又悲痛的魏巍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著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并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刊载。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周恩来动情地对魏巍说:“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2】”斯大林得知松骨峰战斗情况后,由衷称赞道:“这是一群伟大的战士!”志愿军总部授予3连“攻守兼备”、“英雄部队”荣誉称号。作家魏巍登上松骨峰阵地后,以笔代音,喊出了时代和人民的心声——最可爱的人。从此,“最可爱的人”响彻祖国大江南北,成为军人最亮丽的名片。

三、捍卫最美称呼就要求军人必须扛起时代重任

一首歌曲记载着一场战斗,一场战斗赢得了一种称呼,而这种称呼又铭刻着军人的责任担当。如今,战火已经熄灭,硝烟完全散去,但人民群众 “最可爱的人”的声声称呼,叩问着每名军人的内心:称呼铭刻着什么,称呼蕴含着什么,称呼又呼唤着什么?

一是,当国家有难时,军人要有为祖国利益而表现出不惜一切的高尚情怀,必须回答好“爱国三问”。

2019年1月7日,习主席考察南开大学时,讲到这个故事:八十多年前,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和积贫积弱的国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1935年9月的开学典礼上,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点燃了广大师生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习主席说,这是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作为一名公民,回答“爱国三问”是最基本的职责,同时还要摒弃那种“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假面人,更重要的是要一代代问下去,回答清楚,续写辉煌,为民族复兴出力。

二是在执行命令任务上,军人要为信仰而表现出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关键要铸牢忠诚的纯洁性。

军人入伍誓词的第一句是“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入党誓词中“对党忠诚”是其中的一句铿锵许诺。对党忠诚,作为一种政治品格,是有“纯度”要求的,不能掺夹任何杂质、任何水分,纯度达90%不行,99%也不行,非100%不可。从物理学上讲,99%纯度已经很高了,但有人算过一笔账:( 99% )50 = 60.5% > 60% ,而( 99% )100 = 36.6% < 40% 。这说明在对党忠诚上,不能有一丁点杂质,否则都会成为忠诚褪色的第一粒“沙子”、政治变质的第一个“分子”,最终就会成为战场上被敌人撕开的第一道“口子”。可见,对党忠诚,它从来不是选答题、多选题,而是必答题、单选题,必须忠诚到底、唯一到底,要达到绝对纯洁、100%的纯度才行。

作为军人,对党忠诚,体现出要在任务、困难、危险面前,决不能有丝毫的迟疑,绝不讲价钱、打折扣、搞变通,党叫干啥就坚决干啥,党不允许干啥就坚决不干。

三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军人要为打赢而表现出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既便钢多气也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现代战争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运用,给军人的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带来更大的冲击和震撼。实验表明,弹药爆炸威力每提高一倍,杀伤力提高40%;精确制导技术使弹药的命中率每提高一倍,其杀伤力则提高4倍。据统计,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武器装备出现的故障70%是由官兵的精神状态失常造成的;148名阵亡人员中,因官兵心理紧张等原因造成误伤误击而死的就有35人。3】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未来战场或许不再倾泻“肉搏的血雨”,但战争本质上还是人与人的对抗,战场依然是“生死之地”,作为革命军人,在未来钢多的阵地上,更要用“气”彰显“钢”的威力,锻造革命军人的精神利刃,方能始终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最可爱的人》这首歌描述了70年多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大无畏的气概赢得了这个至高的荣誉,今天,新时代的革命军人,生逢盛世,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一定要用忠诚、情怀和英勇矢志不渝地捍卫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个最亲称号,这既是历史也是时代赋予军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202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2】2021年中宣部组编《听党指挥》教育读本,第179页

【3】2021年中宣部组编《能打胜仗》教育读本,第1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