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患者院外药物注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辅助生殖患者院外药物注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刘楠 王宇扬 黄智蓉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护理单元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2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辅助生殖患者院外药物注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 采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且需带药进行院外注射的患者100例参与本次研究。患者药物注射首次,需在我生殖中心接受注射同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研究期间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50例接受综合且全面的护理指导)以及参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分析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及参照组院外注射药物数量分别为350支、348支,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检验无意义P>0.05;研究组及参照组院外正确注射数量分别为340支、308支,两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性,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两组院外注射错误总发生率,研究组为4(8.00%)较低,参照组为14(2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了更好防范患者院外注射药物所出现的风险,护理人员应该在辅助生殖患者计算首次注射时对其进行综合且全面的护理指导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确保患者院外对药物的储存方式及注射方法正确,以此减少注射错误的发生。

【关键词】辅助生殖;院外药物注射;风险防范

在辅助生殖技术的过程中,药物注射几乎涉及从助孕开始到分娩或周期结束的每一个步骤,包括降调、促排、保胎各个过程[1]。虽然院外自行注射较为方便,但是,如果患者没有严格遵医嘱对药物进行正确的储存,并且注射时药物剂量不合理,注射方法有误等均有可能导致此次助孕失败,对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情绪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增加医疗费用。所以,院外注射者应重点注意对药物的储存,以及药物注射的正确方式。本文主要分析辅助生殖患者院外药物注射风险防范措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且需带药进行院外注射的患者100例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年龄区间22-46岁,均数(34.37±2.18)岁;参照组年龄区间22-48岁,均数(35.32±2.25)岁;统计两组研究资料后,经统计学检验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为首次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且全面的护理指导,方法为:① 护理人员将用药须知、用法用量、储存方式、注意事项等详细打印,并发放于患者手中,叮嘱其严格执行。②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及综合能力,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确保患者在各个环节的需求得到满足。③ 护患之间有效沟通,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时正确的解答,同时告知患者如何避免差错的发生。④ 教会患者正确注射步骤,并进行注射模拟演练。在药物保存方面,指导患者需要冷藏的要进行冷藏,并在药盒上贴上冷藏标签。⑤ 提供多渠道供患者咨询,借助科室微信公众号传播药物的使用方法,将门诊电话告知患者,这样能够确保患者及时得到帮助[2]

1.3  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院外药物注射情况以及院外注射错误总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获取数据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检验用χ2;计量用(`x±s),检验用t。文中所体现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深入处理,若显示P<0.05, 说明了有意义。

2 结 果

表1统计出研究组及参照组院外注射药物数量分别为350支、348支,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检验无意义P>0.05;研究组及参照组院外正确注射数量分别为340支、308支,两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性,统计学检验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院外药物注射情况[(n)%]

组别

例数

院外注射药物数量(支)

正确注射数量(支)

研究组

50

350

340

参照组

50

348

308

P


>0.05

<0.05


表2中显示,两组院外注射错误总发生率,研究组为4(8.00%)较低,参照组为14(28.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院外注射错误总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用药剂量错误

注射方法不正确

药物储存方法不当

总发生率

研究组

50

1(2.00%)

2(4.00%)

1(2.00%)

4(8.00%)

参照组

50

5(10.00%)

5(10.00%)

4(8.00%)

14(28.00%)

P





<0.05


3讨论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工作压力、社会压力、心理压力,加上受到大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不孕不育的人越来越多[3]。患有不孕不育症的患者绝大部分会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达到孕育下一代的目的。为了更好防范患者院外注射药物所出现的风险,护理人员应该在辅助生殖患者计算首次注射时对其进行综合且全面的护理指导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确保患者院外对药物的储存方式及注射方法正确,以此减少注射错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鲁婧, 王玥. 辅助生殖患者院外药物注射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0):126-128.

  2. 余成普, 李宛霖, 邓明芬. 希望与焦虑:辅助生殖技术中女性患者的具身体验研究[J]. 2021(2019-4):84-115.

  3. 张宏, 程永红, 张伟,等. 辅助生殖护理重点环节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与分析[J]. 医学信息, 2019, 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