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1
/ 2

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马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职业病医院(山东省职业病医院) 250002

【摘 要】目的:对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进行和详细的探讨;方法:对2019年~2020年间的重症监护室中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100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这100名患者进行组别的分类,分别是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名。针对常规组的患者采用但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使用的方法则是将中医护理方案加到常规护理当中进行干预治疗。在经过12天的肠内营养支持后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肠内营养指标、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经过比较后得到的结果为两组患者在第六天的营养支持后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三者的总蛋白水平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达到第12天的营养支持后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三者的总蛋白水水平分别达到了(120.74±10.63)g/L、(30.51±3.26)g/L和(61.26±5.03)g/L,这组数据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更高,因此这组数据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危重症;肠内营养;并发症;中医护理;效果;应用价值


肠内营养是将可以直接被消化的营养制剂通过口鼻或者是通过进行胃肠道造口注入到患者的胃中,是一种帮助患者提供营养的重要方式,在医疗临床治疗中属于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使得胃肠中的细菌能够达到平衡、消化道中的激素得到促进,并且这种治疗方式操作起来相对灵活,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肠内营养进行使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患者肠胃功能进行改善,另外还能对患者的肠道粘膜进行改善从而降低可能发生胃肠感染的几率。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对医院中2019年~2020年之中接受重症监护室治疗的100名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些患者的特点为均在该医院中的ICU进行治疗且都接受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患者是妊娠折或者是处于哺乳期;合并肠梗阻和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或者是做过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合并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以上患者均不能作为研究对象。将100名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常规组和干预组,该研究实验都是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医学委员会的审批,并且所有的患者都签署了同意书。

1.2方法

1.2.1常规组

①所有危重症患者均给予留置鼻胃管,同时每天持续滴注康全甘肠内营养制剂500 mL,滴速设为25 mL/h;②应用胃肠输注泵控制康全甘肠内营养制剂的滴注速度,同时维持营养制剂温度处于37℃左右。

1.2.2干预组

干预组患者通过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和中医药护理方案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中医药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第一,穴位注射法,如果患者发生了呃逆的情况则需要对患者的足三里后进行消毒处理,所使用的注射药物为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将该药物注射到双侧足三里中;中药封包和腹部按摩方法:具体操作方法为选取500g的内菔子,使用高温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后使用布将其包裹起来。然后采取顺时针的按摩方向对到天枢、到关元、大横等穴位进行按摩,最后将封包敷在患者的腹部。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营养支持6、12 d的营养指标比较

干预组和常规组经过营养支持的第六天时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水平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因此无统计学意义;不过在干预组中的患者经过营养支持的第12天,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合格和血清总蛋白的水平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可以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营养支持 6、12 d时的营养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


血清蛋白


血清总蛋白总蛋




6d

12d

6d

12d

6d

12d

干预组

50

120.74士10. 63

122.78土11. 56

32.34土3. 59

30.51士3. 26

65.37±4.59

61.26±5.03

常规组

50

117.68土9.36

115.97土10.52

30. 26土6. 13

25.28±3.94

64.53±3.62

56.33±5.91

r值


1.386

4.156

1.549

6.265

1.562

7.541

p值


0.07

<0.04

0.105

<0.04

0.165

<0.04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44%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可以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组别

例数

便秘

胃潴留

恶心呕吐

消化道出血

吸入性肺炎

腹泻

总发生率(%)

直接连接符 4 预组

50

2

1

2

4

1

1

22

常规组

50

4

2

4

6

2

2

44


3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对结果的比较后得到的结论为两组患者在第六天的营养支持后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清三者的总蛋白水平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达到第12天的营养支持后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以及血清三者的总蛋白水水平分别达到了(120.74±10.63)g/L、(30.51±3.26)g/L和(61.26±5.03)g/L,这组数据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明显更高,因此这组数据的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另外干预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只有22%的人出现了并发症,而对照组的并发症患者达到了44%,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出现了血糖紊乱和水电解紊乱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的发生率达到了6.82%,和对照组的发生率相比之下更低,因此其下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本次对中医护理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能够发现中医护理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得到应用后对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内环境现状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中医药护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值得被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卢小芹, 朱早兰, 陈婉荷,等.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J]. 全科护理, 2016, 014(004):366-367.

[2] 梁艳桂, 陈结崇, 杜润银. 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3] 梁艳桂、陈结崇、杜润银. 中医护理在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20, v.31(17):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