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3

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孙春彦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200例患者(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中,100例选自安全管理应用前(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纳入对照组,100例选自安全管理应用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纳入观察组,统计分析2组护理质量、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的科学运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安全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安全管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动态、全面、系统的管理,要求医院能够对临床护理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等进行质量与安全管控,以最大程度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各种不安全因素对患者、医务人员等带来的伤害[1]。神经内科作为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系统改变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膜炎、脊髓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收治患者普遍存在年龄大、合并症多、并发症多、起病急、病情危重、进展速度快、残疾率与死亡率高等特征,很容易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各种不良事件,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管理难度,增加医疗纠纷及投诉发生率等[2]。因此,做好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以200例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收治患者为例,就安全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与安全水平,更好维护患者健康。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0例进行研究。根据安全管理应用情况分为对照组(100例,安全管理应用前,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与观察组(100例,安全管理应用后,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统计分析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下表。

纳入标准:(1)神经内科疾病确诊;(2)临床诊疗资源完整;(3)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护理方案知情。

排除标准:(1)既有精神病史;(2)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功能不全;(3)中途转科或转院。

1 两组一般资料

组别

n

性别(例)

年龄(岁)

受教育年限(年)

疾病类型

脑血管病

头痛

其他

对照组

100

42

58

58.24±18.58

8.65±2.32

60

28

12

观察组

100

44

56

58.26±18.47

8.63±2.17

58

29

13

6229a7311e0e8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或t

0.082

0.008

0.063

0.083

0.025

0.046

P

0.775

0.994

0.950

0.774

0.876

0.831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科室护理管理要求进行常规管理。

观察组: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实现科室护理安全强化管理。具体包括:(1)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基于调查分析掌握科室护理安全现状,确定安全管理重难点,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基于教育培训提升护理风险识别能力、护理安全管理能力等。(2)建立患者电子档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风险评估,确定患者护理风险等级,针对性制定护理方案与安全防控措施。(3)围绕人、物、环、制等安全管理要素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各方面质量,规避各环节护理不安全因素。以“人”为例,一方面从护理人员入手,通过专业培训、案例分享、专题讲座、品管圈活动开展等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丰富其安全管理经验、强化其职业素养;另一方面从患者及其家属入手,通过健康宣教、自我监管、家属支持、心理干预等,提高其依从性、配合度,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

1.3观察指标

(1)护理质量:采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表围绕“健康宣教、专业操作、文书撰写、病房管理、药械管理、消毒隔离”评分,各事项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2)护理效果:以不良事件发生率(坠床、压疮、烫伤、非计划拔管、药物错误、跌倒等)、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安全知识掌握度(医院自制调查表评分,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掌握度越高)评价。

(3)护理满意度:6229a7311e0e8_html_6e871c767956086b.gif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取相关信息,非常满意91~100分,比较满意70~90分,基本满意50~69分,不满意0~49分。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6229a7311e0e8_html_55828cbc250dff14.gif ±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6229a7311e0e8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各事项评分更高,组间P<0.05,见下表。

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6229a7311e0e8_html_55828cbc250dff14.gif±s),分]

组别

n

健康宣教

专业操作

文书撰写

病房管理

药械管理

消毒隔离

对照组

100

87.66±3.23

87.22±3.14

88.58±3.27

87.47±3.17

86.66±3.44

87.45±3.27

观察组

100

95.24±2.14

94.37±2.28

95.16±2.31

95.42±2.44

94.06±2.36

94.17±2.65

t

19.563

18.426

16.435

19.874

17.739

15.96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安全知识掌握度更高,组间P<0.05,见下表。

3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6229a7311e0e8_html_55828cbc250dff14.gif±s]

组别

n

不良事件发生率

生活质量评分(分)

安全知识掌握度(分)

对照组

100

9(9.00)

84.22±4.24

88.47±2.65

观察组

100

2(2.00)

90.64±4.78

94.65±3.37

6229a7311e0e8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或t

4.714

10.048

14.415

P

0.030

0.000

0.000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96.00%,对照组84.00%,前者更高,组间P<0.05,见下表。

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100

40(40.00)

20(20.00)

24(24.00)

16(16.00)

84(84.00)

观察组

100

50(50.00)

26(26.00)

20(20.00)

4(4.00)

96(96.00)

6229a7311e0e8_html_598edc2cab740572.gif

——

8.000

P

——

0.005

3讨论

神经内科收治患者特征决定其对护理安全具有较高要求,积极探索科学、有效、适宜护理安全管理办法,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水平,是新时期神经内科发展客观要求与必然趋势。

护理安全管理以构建舒适且安全工作场所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积极预防、持续改进”等原则,根据工作场所特性,将可能发生的事故归纳为人为事故、环境事故、物品事故等,并根据人与物品、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实施一系列和护理安全、职业健康等相关措施、程序进行管理。张俞、张晓红[3]以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为例,对安全管理模式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护理不安全事件、护理纠纷等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质量、护理管理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等大幅度提高,指出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管理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可在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同时,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增加患者满意度。本研究中结果与之大致相符,即安全管理应用后,健康宣教、专业操作、文书撰写、病房管理、药械管理、消毒隔离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安全管理应用前的9.00%降至2.00%,患者安全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较应用前显著提高,说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模式,能够从医护人员、病区环境、护理流程、护理方法等多层面进行安全强化,切实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来自科室环境、药械、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安全管理也注重患者安全意识与安全管理能力提升,促进了患者、患者家属在护理安全管理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实现患者及其家属不安全因素的消除[4]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模式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段又月.预见性风险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1,7(12):34-36.

[2]王玲.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837-4838.

[3]张俞,张晓红.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9):109-111.

[4]徐俊梅.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