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王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近视眼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王娟

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研究近视眼患者采用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近视眼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课题研究。根据患者的近视度数将其分为两组,即高度近视组(n=65例,96眼,>-6.00 D)和低中度近视组(n=55例,146眼,<-6.00 D)。临床治疗期间,要求两组患者均接受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调查访问的同时,还应查看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低中度近视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高度近视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近视眼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其视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如遇低中度近视患者,还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近视眼;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疗效;安全性;术后并发症;研究分析


前言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近视多发于少年儿童群体,其发生原因主要为长期目视物体导致睫状肌出现收缩障碍,患者在目视远处物体时,难以实现睫状肌的自如收缩,促使眼内成像模糊不清[1]。基于此,本研究将收治的120例近视眼患者纳入研究课题,经分组比较和观察,重点探讨了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近视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近视眼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课题研究。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介于18~47岁;②患眼视力水平稳定不少于2年;③近期未佩戴角膜接触镜者;④患者符合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相关手术指征;⑤患者及家属对本组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①患有影响角膜愈合疾病者;②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③临床资料丢失者;④临时退出研究者。根据患者的近视度数将其分为两组,即高度近视组(n=65例,96眼,>-6.00 D)和低中度近视组(n=55例,146眼,<-6.00 D)。高度近视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19~47岁,平均(27.85±6.49)岁。低中度近视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18~46岁,平均(27.91±6.52)岁。比较两组近视眼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常规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方法

临床治疗期间,要求两组患者均接受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2]。术前,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结膜瓣进行常规冲洗和消毒,然后使用浓度为0.4%的倍诺喜滴眼液(生产企业:Santen Pharmaceutical Co.,Ltd.;批准文号:H20100363)进行眼科局部麻醉;密切观察患者的角膜情况,然后选择大小合适的指导负压环,在患者的角膜处妥善固定后,用美国Intralase IFS150系统制作角膜瓣,并利用德国鹰式蓝调酷眼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进行角膜切割活动。完成上述操作后,对患者的手术区进行反复冲洗,吸干水分,并对角膜瓣予以复位。

    1. 观察指标

术后,对所选患者进行跟踪调查,详细了解其视力数据、屈光度、术后恢复情况,同时还应记录有无并发症出现。

    1.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用(6229a5a95e393_html_44cfdd0c09aa5636.gif )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借助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恢复情况

低中度近视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高度近视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n,%)

组别

裸眼视力≥0.5

裸眼视力≥1.0

高度近视组

96

83(86.46)

76(79.17)

低中度近视组

146

142(97.26)

133(91.10)

X2

--

10.346

6.998

P

--

0.001

0.008

2.2 并发症情况

经手术治疗后,高度近视组出现了1只患眼眼压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低中度近视组无并发症出现,组间对比无差异,X

2=1.527,P>0.05。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临床可通过矫治疗法进行近视眼治疗,但随着现代眼外科学的持续发展和完善,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越发广泛[3]。据相关研究资料指出,传统矫治疗法的应用虽然能够帮助患者矫正低阶像差,但无法调节其视觉高阶像差,提升患者的视物质量,且容易引发夜视、光晕、眩光等不良反应[4]

在本组研究课题中,低中度近视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高于高度近视组,组间对比存在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由此可知,近视眼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理想疗效和可靠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在近视眼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其视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如遇低中度近视患者,还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龙克利,吴秀梅,张嘉璠,等. 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两年患者角膜后表面的变化[J]. 眼科新进展,2020,40(1):54-57,61.

[2] 袁小艾,王保君,周予兰,等.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10):975-978,982.

[3] 裴天序,张佳欢,姜丹妮,等. 飞秒激光制瓣LASIK及Trans-PRK矫正高度近视对角膜曲率及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影响[J]. 眼科,2020,29(2):123-127.

[4] 侯杰,雷玉琳,张颖,等.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矫治中低度近视术后患者功能性光学区的对比研究[J]. 眼科新进展,2019,39(12):117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