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进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关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进展分析

侯傑

河南科技大学 471000

摘要:重症呼吸衰竭是当前临床中一种较常见的危重症,同时还是诱发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近年,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手段日渐丰富;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就近年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进展

呼吸衰竭实为一种由多因素所诱发的肺换、通气功能障碍,常见诱因为胸膜创伤、药物中毒及急性肺损伤等,而其病因多为肺、呼吸道病变,其中,呼吸道病变主要囊括异物将气道阻塞、支气管炎症等,造成气体分布失衡、通气量不足,通气/血流原本正常比例出现失调,从而导致二氧化碳(CO2)潴留、缺氧;肺部病变多包含重度肺结核、肺气肿等,造成肺容量、通气量减小,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造成肺动脉样分流,造成CO2潴留与缺氧[1]。针对重症呼吸衰竭而言,其实为以上病因的一种突发疾病,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若抢救不及时,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当前,临床治疗此病的手段主要有机械通气、体外后膜肺氧合技术、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等,本文就此探讨如下。

1.机械通气

在治疗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有助于CO2潴留的降低,使肺通气量始终处于稳定状态,对肺部气体交换予以改善,是对重症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的常用手段。在当前临床中,机械通气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其一为有创,其二是无创,传统有创机械通气需气管插管或切开,能够导致各种病症,如气管损伤等,容易使患者对呼吸机产生严重依赖,且还会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对于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而言,其主要借助鼻罩或面罩与患者相连,没有人工通道,因而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有研究[2]指出,有创机械通气有助于患者血气指标的改善及生命体征的稳定,且对肺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其容易损伤胃肠功能,且还易引发并发症。另有报道[3]强调,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抢救时,能够对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进行有效调节,促进缺氧状态的环节,效果较有创机械通气优。有学者[4]指出,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重症呼吸衰竭进行治疗,撤机成功率为85.16%,较有创机械通气(26.17%)高;而再插管率为10.56%,较有创通气低(25.19%)。

2.体外后膜肺氧合技术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对重症患者进行抢救的新技术,实际就是经过改良的人工心肺机,多用作肺部严重损伤且传统呼吸支持效果不佳者;当前,此技术已在新生儿、成人重症呼吸衰竭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理想。有研究[5]进行了一项多种心临床对照研究,用ECMO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得知,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肺功能得到强化。另有研究[6]采用ECMO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得知其与传统机械通气方法相比,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有研究[7]指出,在采用ECMO技术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也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如出血等。所以,在采用此技术进行治疗时,应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防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需要指出的是,ECMO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仍需不断强化技术研究,提高其总体应用效能。

3.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当发生呼吸衰竭时,患者的换气、肺通气功能会出现障碍,增加气道黏液的分泌量,而大量分泌物在气管内不断聚集,便会阻塞气道,且还易引发感染,抑制肺通、换气,进而形成恶性循环。针对ECMO、机械通气而言,虽然有助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通气状态的改善,但针对存在气道分泌物潴留状况的患者,其效果便欠佳。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实为一种基于支气管镜,将导管插入,然后进行反复性的灌洗、吸出操作,将气道中的分泌物清除掉,以此对气道内黏痰滞留进行有效抑制,达到改善肺通、换气功能的目的。有研究[8]发现,将,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应用于慢阻肺、肺炎等疾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情况,另外,还能够改善氧代谢水平,缩短住ICU时间。另有学者[9]指出,针对无需持续机械通气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短期通气后,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可以对肺部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还能减少机械通气损伤,最终达到改善呼吸衰竭症状的目的。

4.结语

综上,重症呼吸衰竭作为一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需给予及时且有效救治。伴随呼吸支持技术的持续推新与完善,其治疗方法正在变得越发丰富,不仅有机械通气、ECMO,而且还有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等,需要指出的是,此些技术各有优势,临床应依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

参考文献:

[1]邓永红, 王宏坤, 刘伟.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6(5):104-106.

[2]史彩雯, 刘志光, 陈意,等. 膈肌起搏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3):11-13.

[3]曾军, 周夏飞, 李万成. 无创正压通气对肺癌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 35(12):2001-2004.

[4]华金根. 清金化痰汤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5):752-753.

[5]彭霞, 喻文. 体外膜肺氧合能否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存活率?[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3):283.

[6]齐振昌, 李彤, 胡晓旻,等.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的院间转运[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 39(9):869-872.

[7]姚磊. ECMO联合CRRT治疗重症心肌炎合并呼衰中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18):141.

[8]濮雪华, 揭红英, 缪小莉,等.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正五聚体蛋白-3水平的影响[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 18(8):588-592.

[9]闫伟华, 许华.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PTX-3水平影响及肺部感染控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 41(10):2073-2076.

作者简介:侯傑(2001-04),女,汉族,籍贯:山西大同,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呼吸、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