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怎样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老年痴呆患者怎样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柯亚妮

南充市社会福利中心 四川 南充 637000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为主的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在日常生活中,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越来越多。老年痴呆症又称认知障碍症,也称阿尔茨海默症,现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卒中之后老年人的第四大杀手。老年痴呆症是严重的脑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也是一种残酷的疾病,患者会逐渐出现记忆能力,语言能力和感觉能力的下降,多数患者发病后几年内还会因脑衰竭而死亡。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预防老年痴呆,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1.老年痴呆征兆

在老年人漫长的“认知障碍”过程中,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出现这种症状以后会拖延,不愿意立刻就医,会拖延到三年以后才会就医,甚至很多人直到丧失日常行为才会去就医,这种来自本人的否认和家人的不愿意承认,造成的拖延就医,是老年痴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以下“十大征兆” 需要警惕和重视。一是记忆力衰退。尤其是对近期事物的遗忘,是老年痴呆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表现为“丢三落四”“说完就忘”, 反复提问相同的问题或反复述说相同的事。二是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或操作。三是记忆障碍,表现为近记忆障碍。患者经常不能记住当天发生的事,容易搞混以前熟悉的名字,词汇量减少,记不住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如忘记正在煮饭、关煤气等,甚至认不出身边的亲人、记不住家庭住址、迷路。四是精神行为异常表现为情感、精神和行为异常。患者可出现幻觉、错觉、妄想、虚构和古怪行为,甚至失眠、有攻击倾向等。随着病情恶化,患者将逐渐丧失基本生活技能,如洗澡、穿衣;丧失语言能力,大小便失禁、进食困难、卧床等,甚至出现褥疮、肺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将物品放错地方。五是理解力下降。例如:看不懂报纸书籍,与人交流出现障碍,跟不上别人思路。六是判断力受损。七是语言表达出现障碍。例如: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理解。八是搞不清地点和时间。九是兴趣丧失。例如:对以前的喜好不再感兴趣。

2.老年痴呆不同发展阶段

老年痴呆可分为早、中、晚期。早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尚可,多表现为近记忆的减退;到了中期,患者记忆力进一步下降,时常迷路,出现生活能力下降,精神行为异常;晚期患者大脑功能严重的衰退,卧床不起,丧失语言功能,出现严重并发症。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记忆力衰退、健忘现象都是老年痴呆。区别是否属于老年痴呆,主要看年龄和病史:一是女性在48、49岁时,临近绝经,内分泌失调,加上年富力强,生活压力大,这一类人出现健忘,乏力的情况,并不属于痴呆的范畴,因为她的年龄并没有达到60岁以上。二是年轻人容易一种血管性痴呆,这种血管性痴呆和老年痴呆并不是同一种疾病,既然有血管性痴呆,患者必定有脑梗塞、脑出血的病史,基于这种脑损伤引起的痴呆,我们叫它血管性痴呆,此类疾病发作在各个年龄层,而老年痴呆则被界定在60岁以上。真正的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病,在长达八到十年的过程中慢慢形成,比如长期的健忘、乏力、丢三落四、性情变化等等,这些改变的核心在于“认知障碍”,比如提笔忘字、叫不出物体名字、找不到路等等。

3.老年痴呆健康管理策略

老年痴呆并非不可以治疗,拖延才是加重病情的最大问题!所以对于老年人的这类认知障碍,“一人痴呆,全家悲哀”。由于痴呆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其生命质量严重下降,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研究显示,痴呆患者人均每年花费约13万元,80%以上的照料者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照料者身心负担沉重。老年痴呆并不是不可治的疾病,关键是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在老年痴呆的无症状期和轻度认知损害期,可以通过药物、饮食营养、智力训练、心理康复、加强护理等手段进行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3.1日常生活管理

包括防止动脉硬化,起居规律,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戒烟戒酒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让他们做些简单的家务,使其头脑中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以维持各种功能。轻、中度痴呆,尽可能自我照顾,并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完全不能自理的痴呆患者应专人护理。提供安全的环境,防止跌倒坠床的发生,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给予翻身、拍背,预防褥疮的发生。科学饮食。低盐低脂低糖,荤素搭配适当;多吃胡桃肉、大枣、莲子、猪羊脑、蔬菜、豆制品、瘦肉和水果;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E、叶酸;少食动物脂肪,限制动物内脏;少服安眠药。坚持用脑。 阅读、下棋、猜谜、填字游戏、拼图游戏、吟诗等能减慢大脑老化。防治便秘。研究表明长期便秘使智力大为下降,80%以上的老年痴呆患者与便秘呈“正相关”。多听音乐。音乐对脑电波、脑血流等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活跃脑功能。勤锻炼。如叩齿、散步、慢跑、手指运动等可直接刺激脑细胞,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3.2用药健康管理

包括送药到手,看服到口;重度痴呆且吞咽困难者,压碎溶于水服用;昏迷者留置胃管注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伴有抑郁症、幻觉和自杀倾向的痴呆患者,管理好药品。

3.3智能康复训练

包括记忆训练,比如回忆过去的经历,参加社交活动,制定作息计划,设置提醒等;智力训练,比如拼图游戏,由易到难的数字计算能力训练等;理解及表达能力训练,比如讲述时被提问或解释词语含义等。

3.4安全管理

包括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训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避免搬家,新环境需他人陪同;佩戴标志:外出需有人陪同或佩戴附有基本信息的手环或卡片;防止意外发生:避免接触电源、热水瓶等。

3.5心理健康管理

不嫌弃老人,家属应多陪伴,鼓励老人参与社交,增加亲属、晚辈、朋友的探视。给予老人足够的耐心,多安慰、支持、开导老人,维护老人的自尊。

4.结语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智力致残症,可能存在多种原因,患者从轻度记忆与认知障碍到最后的植物状态,要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单纯的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对患者和家属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老年性痴呆像一种“流行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上升较快。绝大部分患者就诊不及时或根本不到医院诊治,生活质量低下,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家庭的关注。一旦得了老年痴呆,就是不可逆的,所以早期预防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