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膀胱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优势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2

对接受膀胱肿瘤手术的老年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优势探讨

孙悦

中铁阜阳医院 安徽省阜阳 236000

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提高膀胱肿瘤患者手术效果方面起到的作用。方式 划分20例膀胱肿瘤患者至2组(对照组10例围术期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10例则引入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术后并发症减少、护理满意度提升方面,呈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十分适用于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干预工作,这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膀胱肿瘤;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发症防控

手术是目前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我国微创技术的不断延伸,这也打破了以往传统手术存在的滞后性,这对患者是十分有利的,但尽管是微创手术,也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患者生理环境的稳定性,倘若手术操作不当或围术期护理工作不到位,患者也容易因合并相关术后并发症而影响到身体恢复[1]。基于此,本文以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方面为主,就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这类患者的适用性展开分析,并对比,如下:

1、研究一般资料和方式

1.1一般性资料

遵循抛硬币随机分组原则,划分在我院接受手术的20例膀胱肿瘤患者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0例,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10月份至2021年12月份,两组患者病历基本资料对比呈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历基本资料对比(62296b63d1ec8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例数

男女比例

年龄(岁)

单发/多发肿瘤

对照组

10

8:2

65.17±3.04

9/1

观察组

10

9:1

65.12±3.13

9/1

t

-

1.414

0.036

0.001

P

-

0.174

0.972

1.001

1.2研究所用方式

对照组:要求护理人员与医师相互配合,围术期应将基础性疾病治疗、生命体征监测等方面作为重点。观察组:①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水平,完善术前准备工作:成立预见性管理团队,团队由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具备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而后护士长应配合主治医师对护理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培训内容以术后并发症防控、预见性思维培养等方面为主,培训完毕后,可以通过开展讨论会议的方式来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讨论,以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指导。明确患者基本情况、做好术前准备是保障手术开展的前提,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进行相应术前检查的基础上,可以借助评估工具对其展开评估,以明确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对于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配合医师积极展开治疗,避免手术开展受到影响。②重视术后并发症防控:出血、膀胱痉挛等均是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要保障管道妥善固定,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与量,并及时记录到护理文书当中,通常情况下,患者的引流液为淡红色,在性质逐渐转清后方可将导管拔除,但期间倘若发现引流液颜色较深,或伴有小血凝块,可考虑为出血,要及时协助医师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合理使用止血药。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以便于其及时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适症状以及心理需求,一旦发现患者伴有下腹疼痛或膀胱憋胀感,需警惕膀胱痉挛,可考虑采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或艾灸治疗。③强化术后化疗膀胱灌注的观察与护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部分患者术后仍需接受膀胱灌注化疗,以从根源上降低疾病再次复发率,在化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将化疗相关并发症防控作为重点,因为化疗药物相对来说毒性较强,在灌注后容易产生血尿、厌食等并发症,这便需要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尿液颜色、尿量、排尿次数等信息,定期协助患者进行膀胱B超检查。另一方面,化疗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与手术本身存在的创伤性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产生恐惧焦虑心理,为避免心理因素影响到化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护理人员要运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蔼主动的态度来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介绍治疗成功案例、鼓励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等等,这均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的有效措施。

  1. 研究结果

在术后并发症减少、护理满意度提升方面(发放我院自拟的患者满意度问卷,以此展开评估),观察组具备明显优势,呈P<0.05,详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控方面对比[n,(%)]

组别

例数

出血

膀胱痉挛

穿孔

总发生率(%)

对照组

10

2

1

0

3(30%)

观察组

10

1

0

0

1(10%)

χ2

-




12.501

P

-




0.001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方面对比(62296b63d1ec8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例数

整体印象

工作态度

身心舒适度

专业技术

对照组

10

78.29±4.04

80.37±2.75

78.73±3.38

81.39±3.95

观察组

10

86.14±2.89

89.95±3.14

87.09±2.95

90.05±3.74

t

-

4.997

7.258

5.893

5.034

P

-

0.001

0.001

0.001

0.001

  1. 研究结论

膀胱肿瘤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好发于膀胱侧壁或后壁部位,就目前来看,膀胱肿瘤的确切病因仍旧没有明确,考虑该病的发生多与慢性感染、化学药物应用不合理、环境、吸烟等方面的因素具备相关性[2]。相对来说,这类泌尿系统肿瘤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其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排尿功能,持续存在的血尿、尿频等症状不仅会使患者生活、工作受到影响,更是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发生恶性转移的概率也会显著增加,一旦发生转移,那么很容易因发生局部溃烂等情况而危及生命[3-4]。手术作为该病的治疗方式之一,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等术式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但无论是哪种手术方案,均存在一定创伤性,而患者在围术期亦容易遭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这进一步提高了手术风险性。

为确保膀胱肿瘤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避免存在的风险因素影响到预后,在围术期采取多元性、严谨性的护理措施是关键。与基础性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干预更具备前瞻性,其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提升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其能正确指引护理人员对患者基本情况展开全面评估,以此来明确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哪些风险因素,从而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患者的疾病预后起到积极性影响[5]。基于此,本文尝试将预见性护理干预融入到观察组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发现其护理效果更佳,尤其体现在术后并发症减少、护理满意度提升方面,对比呈P<0.05。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知,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提高膀胱肿瘤患者手术效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丹. 64例膀胱肿瘤术后护理干预[J].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7, 011(008):234-235.

[2]张小红, 贺亚萍.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膀胱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4):3.

[3]周倩.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1, 33(18):3.

[4]郭志红. 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54):2.

[5]张姝, 赵婷, 张晓超,等. 预见性护理在浅表性膀胱肿瘤激光微创治疗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8, 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