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冷敷对乳腺癌患者应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0
/ 3

局部冷敷对乳腺癌患者应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戴晓阳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乳甲外科 , 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进行PLD治疗时致HFS应用局部冷敷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进行PLD治疗致手足综合征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26例进行自身两侧手足应用局部冷敷的对比研究。结果 进行局部冷敷的研究侧手足出现HFS症状的几率远低于未局部冷敷的对照侧手足,同时发生HFS的严重程度也比对照侧轻。结论 局部冷敷对乳腺癌患者在进行PLD治疗时所出现HFS的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干预方式简单经济、易操作等,值得继续临床研究。

关键词:局部冷敷;乳腺癌患者;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手足综合征;临床研究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PLD)是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较高的化疗药物,乳腺癌一直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高不下,利用蒽环类药物为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相比其他蒽环类药物,PLD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减少,但利用PLD进行治疗中会发生几率较高的手足综合征(HFS),手足综合征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给患者带来比较严重的刺痛或灼痛感,甚至会糜烂或表皮坏死等,部分患者还会伴发衰弱症状,不仅对患者身体带来伤害,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利用PLD进行治疗过程中,为了缓解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临床常会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适当延长给药时间或将药物剂量合理减少等,甚至停药缓解并发症状,但会对PLD的疗效带来一定影响。基于此,在进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中,做好手足综合征的控制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前来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26例,探究局部冷敷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报告呈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给予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选取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这些女性患者患者最大年龄已经64岁,最小年龄为27岁,患者年龄平均为(45.87±7.98)岁,所有研究对象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且被诊断为乳腺癌,部分患者是首次进行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部分患者有联合PLD进行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在PLD治疗前均无手足综合征临床表现,符合上述条件均在本次研究的纳入标准;如果患者入院治疗前已经有手足综合征症状或使用其他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或有糖尿病史或伴有神经病变表现等,则不再本次研究范围。26例女性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同意参与。

1.2方法

利用患者身体自我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左侧脚腕、手腕分为研究组,右侧手腕、脚腕分为对照组。

1.2.1心理及知识科普干预

为我院26例研究对象进行化疗前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手足综合征疾病知识的科普宣讲,并做好以下方面的护理:一方面,为患者耐心讲解有关手足综合征方面知识,提高患者对手足综合征疾病的认知,减少患者对并发症的恐慌心理,树立积极配合的正能量心态,良好的心理条件是对抗疾病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为患者详细讲解减少皮肤损伤的措施,如果需要外出,尽量包裹手足等裸露部位,穿长衣和长裤以防阳光直射;鞋袜或手套等包裹物尽量棉质宽松,如果衣物包裹过紧会使手足受压过度带来二次伤害;避免激烈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躺或坐的物体表面以柔软为宜;如果患者皮肤异常感明显,应避开冷热较高的物品或尖锐物体或刺激性东西,以防出现冻烫伤或外伤。

1.2.2为患者身体研究侧干预模式

进行PLD治疗的同时,在患者手足研究部位做局部冷敷,将化学冰袋包裹在毛巾中进行研究侧手足部位的局部冷敷。化学冰袋采用医院规定的统一尺寸,用干燥毛巾将两个横向冰袋包裹密实,分别固定在患者身体研究侧的腕关节和踝关节。冷敷时间和PLD治疗时间保持一致,冷敷方法采用交替式,即在患者身体规定部位先冷敷30分钟后取下冰袋让关节部位放松一刻钟,然后再冷敷、放松,如此交替直至PLD治疗完毕为止。PLD治疗前24小时到治疗结束72小时内,患者研究侧的手足部位不能接受阳光直射或用热水等,严格遵照医嘱做好相关部位的护理。而患者身体对照侧按照我院常规护理即可。

1.3指标观察

详细记录患者身体发病部位的症状及冷敷表现。手足综合征分级依照PLD症状最明显时进行等级评估,等级越高表示手足综合征临床症状越明显,可以按照以下临床表现来划分HFS等级:患者皮肤出现溃疡或伴有痛感,出现水泡或手足部位出血等,对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HFS三级;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红斑或肿胀且伴有轻微痛感,对日常生活造成轻度影响,则为HFS二级;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红肿或脱屑并伴有麻木或针刺感,痛感不明显且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则视为HFS一级;无任何临床病症为HFS零级。

1.4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利用专业SPSS21.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

62295a72ae937_html_2c103bbf42a6dfea.gif ±s)和百分比来表示,x²和z进行检验,P值如果小于0.05表示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冷敷部位的临床症状

淋巴结清扫会给患者双侧循环不同带来偏倚,为了排除这一症状,对我院术中行淋巴结清扫研究对象做对比,通过数据比较发现冷敷部位差异并不明显,且P值大于0.05,见表1。

表1 比较患者身体不同侧部位术中行淋巴结清扫例数(n)

身体部位类别

例数

冷敷部位

患病部位

健康部位

研究侧

26

11

15

对照侧

26

15

11

-

0.713

p

-

>0.05

2.2比较患者不同部位有无局部冷敷发生HFS情况

数据对比发现,未局部冷敷的对照侧有17例出现HFS,发生率为65.38%,有局部冷敷的研究侧有7例出现HFS,发生率为26.92%,对比差异明显且P值小于0.05,见表2。

表2 比较患者两侧HFS发生率(n,%)

患者身体部位

例数

手部发生HFS例数

足部发生HFS例数

HFS发生几率(%)

对照侧

26

11(42.31%)

6(23.08%)

17(65.38%)

研究侧

26

3(11.54%)

4(15.38%)

7(26.92%)

P




<0.05

2.3对比患者身体两侧HFS等级

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局部冷敷的研究侧HFS严重程度明显比对照侧低,且P值小于0.05对比明显具有统计意义,见表3。

表3 患者身体两侧HFS等级例数对比(n)

患者身体对比部位

例数

HFS三级

HFS二级

HFS一级

HFS零级

HFS有症状总例数

研究侧

26

1

2

5

18

8

对照侧

26

3

6

8

9

17

Z

71


P


<0.05

<0.05

<0.05

<0.05

<0.05

3结论

局部冷敷是当身体某部位受到冷刺激,冷敷部位的血管会出现收缩阻止该部位血液及淋巴流动变慢,进而降低细胞代谢率及需氧量,改变患者机体循环功能,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实现有效治疗的目的。

我院本次研究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实施局部冷敷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进行PLD治疗出现HFS的严重症状,对比我院术中行淋巴结清扫研究对象做,冷敷部位差异不够明显,而患者进行局部冷敷的研究侧手足出现HFS症状的几率远低于未局部冷敷的对照侧手足,同时HFS发生的严重程度也有明显差异,研究侧有HFS症状的8例,HFS三级的1例,对照侧未进行局部冷敷,出现HFS症状高达17例,出现HFS三级的有3例,P值小于0.05对比差异较大有统计意义。

综上所述,局部冷敷对乳腺癌患者在进行PLD治疗时所出现HFS的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干预方式简单经济、易操作等,值得继续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董雪,王雪,苏伟才,孙文媛,张瑜,王黎,李鑫,赵阳,乔娣,冯雪娜,何瑞仙.局部冷敷对乳腺癌患者应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刊,2020,55(10):115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