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咽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清咽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安蕊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医院 陕西 渭南 715300

摘要:目的: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针对慢性咽炎患者采取清咽代茶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课题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咽炎患者,样本数量为88例,然后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研究组44例与常规组44例,分组完成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清咽代茶饮进行治疗,待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在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过程中,分别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等。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治疗后,在统计评估各组之间临床治疗效果后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在统计各组之间各项临床指标后得出,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本课题通过对慢性咽炎患者采取了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本文的结论:采取清咽代茶饮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清咽代茶饮;慢性咽炎;临床效果;探究

慢性咽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导致患者患病的因素较多,例如职业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声嘶症状、咽喉瘙痒及疼痛等。针对该病的治疗以往主要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显著,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采取清咽代茶饮进行治疗[1]。但为了探讨清咽代茶饮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选取了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咽炎患者(88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2020年5月-2021年11月之间,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为:该时间段内到我院诊治的慢性咽炎患者;本次研究所抽取的样本数量:88例,然后采取随机分组法将这8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44例及常规组44例,纳入研究组的44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7岁,年龄最小的为2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6岁左右;纳入常规组的44例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2例,其中年龄最大的为75岁,年龄最小的为2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本课题所抽取得这些慢性咽炎患者,经过分析对比其基本资料后可知,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所以可纳入分析。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传统治疗的主要用药有咽立爽口含滴丸、川贝枇杷露及头孢呋辛酯片等,用药剂量则分别为0.5g每次、10ml每次及250mg每次,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每日3次。

研究组患者采取清咽代茶饮治疗:清咽代茶饮的主要成分有薄荷、百合、生草、吴梅、茯苓、芦根、沙参、桔梗及生地等,将上述药材混合后煎煮,采用茶饮方式用药,每次2次。然后针对于异物感严重患者加用苏梗进行治疗,针对存在严重咽喉肿痛情况的患者则加用金果榄进行治疗,针对咽喉瘙痒及咳嗽患者则需加用木蝴蝶进行治疗。

1.3评价标准

本课题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具体评价方式如下:

1.3.1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部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临床指标分析: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干预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其中主要包括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咽喉肿痛消失时间及发热消失时间等,统计分析研究期间所获取的数据[2]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时先检查各组数据的完整性,然后进入到数据分析环节,使用医院专用的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出的数据进行评估,其中,相关的数据资料主要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在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效果)时选择卡方,结果为百分比,在检验计量资料(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时选择t,结果为(621f14d13e7b4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标准,对数据意义评估,主要依据P值,其数据的临界值为0.5,当P<0.05时,代表数据在统计学中占据重要意义。

2、结果

2.1组间临床治疗效果调查评估,详情见表1所示。

表1组间临床治疗效果调查评估(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4

40(90.91)

3(6.82)

1(2.27)

43(97.73)

常规组

44

30(68.18)

10(22.73)

4(9.09)

40(90.91)

X2

-

-

-

-

2.87

P值

-

-

-

-

P<0.05

2.2组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分析,详情见表2

表2组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分析(621f14d13e7b4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

组别

例数

脓性分泌物

扁桃体充血

咽喉肿痛

发热

研究组

44

3.12±0.12

3.53±0.55

1.04±0.45

1.16±0.40

常规组

44

3.81±0.53

4.07±0.47

1.67±0.22

2.26±0.22

t值

-

8.86

8.05

5.72

3.43

P值

-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慢性咽炎具有不易治愈及反复发作的特点,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咽炎属于“虚大喉痹”范畴,在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利咽润肺为主。将清咽代茶饮应用于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清咽代茶饮重度茯苓、桔梗、百合等均具有利肺清咽的功效,通过代茶饮的方式还可以提升用药效果,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对降低复发有着积极作用[3]。本次研究将传统治疗与清咽代茶饮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得到较大改善,最后统计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可知,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咽炎患者来说,应对其实施清咽代茶饮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起到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同儒, 李柏. 清咽代茶饮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 19(2):2.

[2] 陈冬雪. 加味玄麦甘桔汤不同剂型和用法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构建[J]. 2021(2017-8):70-70.

[3] 马宝齐, 于鑫. 清咽利喉袋泡茶的临床疗效观察[J].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