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张莉莎

北京卫戍区海淀第十八退休干部休养所门诊部 100086

摘要:目的:探讨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88例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内分泌综合治疗。两组均接受了6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和BTM水平。治疗后结果L1~4、股骨颈、站位三角形两组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I型胶原蛋白的氨基端肽水平和I型胶原蛋白羧基端肽的交联β特异性序列均低于治疗前水平,观察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分泌综合治疗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有效调节BTMs的表达水平,促进骨密度的提高,而不会发生。

关键词:内分泌综合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

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对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88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选取44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观察组,采取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8例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症患者,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入院。包含标准:(1)符合《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8年)中的相关诊断标准,骨密度低于2.5标准标准差,骨疼痛明显;(2)56~82岁老年人;(3)没有吸毒的避孕措施。排除标准:(1)治疗过程中不能正常沟通的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老年痴呆的人;(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3)恶性肿瘤、严重血液病或其他骨系统疾病患者;(4)过去3个月口服激素制剂的人,这使得难以判断结果;(5)临床资料不完整。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56~80岁,平均(704岁)体重指数为(23.52.4)kg/m2,病程为1~11岁,平均(5.12.4岁)。观察组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704岁),体重指数(23.62.3)kg/m2,病程1.5~10年,平均持续时间(5.12.4年)。两组(均p->0.05)年龄、体重指数、疾病史均无显着差异,本研究经我院道德委员会(2019-6-10-1)审查批准,所有患者均在加入该组前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内分泌综合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其中,促进钙吸收和止痛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调节体内钙代谢的方法是:早餐前每周口服70毫克阿仑膦酸钠片30分钟;鲑鱼卡尔松鼻内喷剂,每次200U,每天两次。性激素替代疗法:患者口服甲基睾酮,每次5~10毫克,每天两次。同时,鼓励患者每周进行三次太极拳、体操、步行等有氧活动。多吃富含钙、铁、磷、锌和维生素d的食物,在治疗过程中避免辛辣、油腻和咸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1)骨密度:采用EPEat-XLx射线骨密度仪对L1~4、股骨颈及站位三角形进行治疗前后骨密度测量。(2)BTMs含量:患者治疗前后抽取5ml外周静脉血,在3000rpm时离心10分钟(离心半径10厘米)。氨基末端推进剂的镜(Pi.NP)、交联β特殊序列(β-CTX)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ⅰ型胶原蛋白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操作均由专业人士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21f1494d38e7_html_a976f5964a747d93.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骨密度比较

治疗前,2组L1~4、股骨颈及Ward三角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L1~4、股骨颈及Ward三角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2组BTMs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PⅠNP、β-CTX、25-(OH)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血清PⅠNP、β-CTX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5-(OH)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2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转化标志物水平比较(x±s)

621f1494d38e7_html_9860525f37dc9eb5.png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表现为骨量下降和骨细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使患者骨折危险性明显增高。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脊柱变形和低能量的脆性骨折。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渐进性下降,从而使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及骨折的危险度剧增,严重影响着中老年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内分泌失调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1)副激素增加,骨密度下降;(2)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和肾脏吸收钙的能力减弱,从而降低血液中的钙水平,导致副激素增加。临床与实验数据均表明,性激素可通过抑制铁调素合成、维持铁运蛋白完整性等多方面调控细胞内铁的代谢。铁调素是由肝脏合成分泌的铁负性调节激素,也是铁稳态的关键调节剂。钙剂、性激素补充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治疗手段不再是临床治疗的唯一选择,益生菌、抗氧化剂、铁调素等潜在药物均在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中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和年龄相关疾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在该病发生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针对其多系统共同参与的复杂发病机制,多靶点、多系统联合用药,一方面可降低单一药物长期应用的药物耐受,另一方面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必将会是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的新思路。甲睾酮能调节男性内分泌系统。鲑鱼降钙素喷鼻剂可刺激降钙素的分泌,对破骨细胞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提高血钙水平,防止骨质流失、骨量丢失,从而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阿仑膦酸钠用于骨质重建,可充分利用碳酸钙和维生素D激活钙代谢,促进骨细胞分化增殖,改善骨矿化、脆性等症状。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

参考文献

[1]王朝霞,薛钢.评价内分泌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女性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4):45.DOI:10.16484/j.cnki.issn2095-8803.2019.34.033.

[2]孙丹.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08+113.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57.060.

[3]杨雪芳,宋宇.对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内分泌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6):83-84.

[4]衣巴地古丽·库吐鲁克.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56+60.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8.35.028.

[5]连欣.内分泌综合疗法治疗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18,38(03):98-99.DOI:10.19528/j.issn.1003-3548.2018.0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