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2
/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

杨静

61252219911014 ****

摘要:近些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导致建筑企业举步维艰。能否顺利度过难关,取决于施工质量管控是否到位。从目前情况来看,管控措施落实落地的企业并不多。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有很多,如管理制度缺失、材料质量差、设备使用不当、技术更新缓慢、环境优化不好。既然找到症结,就要对症下药。经过长期的努力,施工质量管控水平必然会上升一大截,从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策略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推动建筑领域发展更上一层楼。千万不可沾沾自喜,应理性看待现存问题。现阶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最为突出,如不及时作出应对,很容易酿成安全事故,既损失了大量钱财,也导致众多家庭支离破碎。本文结合自身学习及工作经验,谈谈如何提高施工质量管控水平,旨在阻止悲剧的发生。

一、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重要性

时代发展的步伐一刻不停歇,建筑行业也要永远保持前进的状态。然而事与愿违,很多建筑企业依然没有完成蜕变。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粗放式管控模式,施工质量能上去才怪。质量隐患一旦爆发,轻则损失钱财,重则伤及性命。真要酿成了事故,就不是赔钱那么简单了,企业在业内的名声也会一落千丈,不仅项目承接量下降,销售过程还不顺利,吞下失败的苦果只是早晚的事。要想让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建筑企业务必要主动出击。通过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及控制,显著降低违规操作的出现概率,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到了竣工验收阶段,过程很顺利,资金到账也快,企业无需为资金问题而发愁,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强,最终在复杂市场中具有绝对话语权。

二、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因素

制度因素

管理制度的约束性较强,可以推动建筑施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1]。通过调查了解到,已经建立一套完整管理制度的企业并不多。管理制度不健全,其约束力就会减弱。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少施工人员图方便,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去做,这样只会招致一个后果,那就是给建筑工程埋下质量隐患。隐患一定会爆发,知识时间早晚罢了。在施工阶段爆发,建筑企业还有补救的机会,但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有些得不偿失。在使用阶段爆发,返工是一定的,只希望不要造成大量伤亡。倘若出现人员伤亡,外界就会用有色眼镜看企业,发展必然会受影响。就算是建筑企业积极弥补过错,其影响力也会大不如从前。

(二)材料因素

在建筑工程中会用到大量材料,其质量关系到工程整体质量。目前,仍有不少企业以盈利作为第一要务,一味压低建材价格。从表面上来看,企业节省了一大笔资金。从长远角度来看,材料问题浮出水面,解决起来更加麻烦。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出现事故,企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口碑就会轰然倒塌,从而陷入两难境地。

(三)设备因素

设备是施工人员的得力帮手,只要使用维护得当,就能提高施工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设备管理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具体来说,没有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设备型号及数量,导致型号不匹配、数量不充足。已经投入使用的设备,个个处于高负荷,施工质量无法保证不说,还会影响自身寿命。用不上设备的时候,就将它丢在一边,并没有对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养护,这无疑会增加出现故障的概率。

(四)技术因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突飞猛进,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层次迈进。但这个过程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企业一心扑在工程建设上,忽视对施工技术的升级换代。在建筑工程中使用传统施工技术,很难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在验收阶段,一定会出现问题,不得已,企业只能返工,不仅耽误进程,还耗费了更多资源。

(五)环境因素

环境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因素,为此建筑企业没少吃亏。譬如,施工前未对地质地貌进行调查,利用常规手段处理特殊地块,以至于后面发生坍塌事故。没有关注天气变化,狂风暴雨来袭后,现场一片混乱,事故屡屡发生。就算是没有发生事故,施工进度也被耽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建筑企业一定会抢工期,导致质量一降再降。在不了解周边交通的情况下制定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大概率要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为了等待材料设备进场,只能叫停施工。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策略

完善管控制度

常言道:“管理提升,制度先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建筑企业要竭尽所能完善管控制度。措施包括: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调整组织架构,并对岗位职责做进一步优化,以防职责交叉的情况出现。结合内外部形势,重新梳理管理流程。待新流程产生后,立刻付诸实践,哪里出现问题就解决哪里。奖惩措施必不可少,制定时切不可闭门造车,而要广泛听取意见,这样才能让措施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有一点不得不提,时代在发展,管理制度也要一直更新,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

(二)严把材料质量关

材料对建筑就好比骨骼对人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实施四大管控措施,杜绝假冒伪劣材料进入建筑工程。措施之一,深度剖析设计图纸,明确材料种类及数量。措施之二,挑选精兵强将,组建采购团队,深入调查市场,筛选出最优质的材料[2]。措施之三, 严防死守进场关口,确保材料质量达标。措施之四,将材料分区放置,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做好防潮防火防水工作,严防安全隐患的产生。在调取材料时,遵循先进先用、后进后用的原则。

(三)强化设备管控

在建筑工程中,不能只关心施工进度,还要关注设备质量。在施工开始前,建筑企业要根据施工需要列出设备清单,如果设备的重要程度很高,就需要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采购。如果设备的重要程度较低,就以租赁的方式获取。设备准备妥当后,就要对使用过程进行监督,避免误操作的出现。当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时,该归还的归还,该出租的出租,以此提高经济效益。倘若近期没有这个打算,就要做好检查和养护工作,以保证设备一直处于健康状态。

(四)加强技术管控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管理者要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最真实的情况,经过纵向和横向对比,确定施工技术更新的优先级[3]。如果优先级较高,就要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如国家专利网、国内著名期刊、网络平台等。如果优先级不高,就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优化改进施工技术。对于有重大表现的人员,建筑企业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此举有助于营造一股创新风。

(五)优化施工环境

建筑企业要重视环境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譬如,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判断施工地块是否特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并加大方案的执行力度。联系气象部门,走访周边百姓,推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情况,提早制定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获得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以保证材料设备能准时进场。

总结

不管是建筑工程管理,还是施工质量控制,都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以前,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以至于工程质量不达标。现如今,建筑企业要将二者合二为一,并从制度、材料、设备、技术、环境等方面入手改善,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精品工程等同于金色招牌,建筑企业可以承接更多的项目,赚取更多效益,将其用于发展,势必能在市场中拥有绝对话语权。

参考文献

[1]赵敏.新时期提升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思考[J].居业,2021(02):163-164.

[2]王晨宇.建筑工程管理施工中的质量与进度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1(07):164-165.

[3]周亦长.完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对策探讨[J].砖瓦,2021(07):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