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深化理解——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01
/ 2

读写结合,深化理解——初中语文教学创新对策分析

王金凤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高楼镇走马学校 四川 内江 641207

摘要:阅读与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重难点,两者在中高考中也占据较大分值与比重,为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实现读写结合,深化理解也成为现代教育重点。但由于当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不利于教学创新的实现,因此,文章将从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问题入手,联系实际情况,重点研究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创新对策。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创新对策


前言:受新课改影响,国家教育部门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创新与改革,对阅读和写作教学十分重视,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读写结合,注重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也成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

  1.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问题

  1. 学校对新课改的重视度不足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学校要求教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主要目的为考试服务,单独地开展“读”、“写”教学和训练,读写分离状态下,对初中生的语文能力、素养培养产生了不良影响,限制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几发展。这也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不高,一些学生甚至对阅读和写作产生了抵触情绪,长此以往便无法提升教学质量,更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

  1. 读写结合形式单一

读写结合形式有很多,但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所掌握的相对较少,且在实际教学中呈现单一化特征。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对读写结合的理解并不深刻,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也比较有限,多以仿写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只看到了以读促写,并没有体现以写促读,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一些初中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缺乏兴趣,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及思考当中,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及理解效果不佳,未能够形成语文能力。同时,一些学困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与教师进行配合,制约了语文读、写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1.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创新对策

  1. 加强教师教学培训工作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注重对初中语文教师做好教学培训工作,引导教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首先应促进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正确认识读写结合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主动接受最新教学理念培训,学习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同时,引导教师深入研读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施教方式。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实现有读有写,有说有写,两两相促。因此,应引导教师联系新课标开展教学。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也可从以上三点入手,帮助学生找到写作要点,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书写压力,还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写出优秀文章。

  1. 创新读写结合形式

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除了可以进行仿写以外,还可以创新读写结合形式,例如引入改写、续写以及以写促读等。随着改写在读写结合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同时也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写作内容。如在学习了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中《桃花源记》一课以后,为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改写结尾,将结尾改写成找到了桃花源,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写桃花源在被发现以后,源内人民的生活是否发生改变,或写一写受到了哪些影响等。这样的改写方式比较生动有趣,学生的写作欲望也会更加强烈,部分学生为了写好文章也会主动查阅相关历史,丰富写作素材,让写作更贴近现实,写作内容也会更加生动,具有可阅读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以写促读的运用,在以写促读教学中,在要求学生进行写作以前,为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准备写作素材。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学写故事的练习中,除了让学生再次阅读教材课文以外,还可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同类型书籍作为阅读材料,主要学习写作手法与写作技巧,掌握造词用句,不断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

  1. 深度挖掘读写资源

读写资源对读写结合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深度挖掘读写资源,选择合适的阅读与写作素材,对学生做好针对性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挖掘读写资源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入手,把握读写方向,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通过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可以发现,每个单元的阅读与写作主题各部向通过,所培养的方向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只要做好深度挖掘即可。如在学习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后,可以了解到写作方向为学习描写景物,该单元中多数课文均以景抒情,可以要求学生也实现以景抒情,同时,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并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如在学习了《列夫·托尔斯泰》一课以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等,扩充学生阅读资源,激发阅读兴趣。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手法,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1. 重视读写结合评价

教学评价也是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做好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创新读写结合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读写评价中,不断提升的读写能力。如将生生互评引入到教学中,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做阅读理解,并完成改写、仿写、续写等,由于受个体差异影响,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内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方向,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可采用互联网+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作文发布到网络中,让其他人参与评价,这样可以让教学评价更合理、更科学,也能让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从而提升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文章联系部编版初二语文教学提出在读写结合中,教师应转变自身思想,正确认识读写结合的重要作用,创新读写结合方式,避免读写结合方式单一化,深度挖掘读写资源,重视读写结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慧.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读写算,2020(29):133-134.

[2]唐美树.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必要性[J].中华少年,2020(14):172+174.

[3]朱竹青.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的初中英语读写课反向教学创新探析——以一节初中英文读写课为例[J].求学,2020(03):29-32.

[4]张跃.巧妙选取教学方法 渗透阅读与写作指导——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创新设计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7(06):18.

[5]李娟.五“味”融汇,创“读写结合”教学新路——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思想创新设计浅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