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李焕 陈小玲 通讯作者

荆门市中医医院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血管神经性头痛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失眠、呕吐恶心、一侧头部存在较明显的搏动性疼痛及胀痛等,而且伴随有严重的间歇性反复性发作史。此类疾病的特点在于迁延难愈及患病时间长等,极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以往临床上多通过服用止痛药物等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其能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疼痛感起到缓解效果,但是极易引发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整体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当前临床上开始通过中医方式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实施治疗。

关键词】艾灸;联合;耳穴埋豆;血管神经性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因神经调节及头颅部血管异常而导致的一类会反复发作的头痛类型,从表面上来看此类疾病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但是发作之后患者会有剧烈的疼痛感,因此极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学习产生不利影响[1]。近年来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负担,使得疾病发生率显著提升[2]。当前西医多通过止痛等对症治疗方式来对患者实施治疗,尽管能使患者的疼痛感及临床症状有效减轻,但是并不能彻底根治,而且病情极易反复。因此临床上应当尽快选择一种高效且高安全性的方式给予患者治疗[3]

1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机制

当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机制,但现代医学认为导致此类疾病发生的原因可能为人体颅内外血管舒张功能存在障碍,导致血管出现明显痉挛或者是持续扩张,并阻碍了血液流动,使得体液因子出现严重异常致[4]。中医学学中认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应当归属于 “偏头痛”范畴内,在对疾病发病特征及临床表现进行详细分析后发现,发现病机总属于肝经风火上扰,淤血阻络等。从临床上分析可知,尽管本病严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病情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寒热虚实变化并不是特别显著[5]

2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1国内外现状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特点在于久治难愈及病程时间长等,而且头痛程度不同且产生的危害性也具有一定差异,部分病情进展严重的会对自身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不利影响[6]。当前临床上多通过药物及非药物物理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例如服用西比灵等药物,尽管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是患者长时间应用会产生焦虑、嗜睡、失眠及抑郁等多种不良反应。

2.2发展趋势

《医学入门》中曾说过:“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艾灸疗法的重要性[7]。艾灸过程中形成的热量,能增强人的舒适感,而且它也属于一类良性治疗因子,此类因子在人体腧穴发挥作用时,其亲和力相对较高。艾灸所产生的热力能对人体脏腑、筋骨甚至全身产生有利影响。耳经由经络同机体器官、脏腑以及肢节等形成一定联系,因此临床上应用耳穴埋豆方式对人体产生刺激,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并能对功能平衡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8]。目前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法在促进脑卒中患者尿失禁中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是仍未有文献报道将其应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中所起到的效果,因此需做进一步研究。

3艾灸联合耳穴埋豆的作用

艾灸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确保艾条药效能在经络发挥作用,确保机体气血运行畅通,起到止痛温经等作用,从而促进患者头痛症状改善[9]。而耳穴埋豆法能起到止痛安神等作用,还能使患者的疼痛感有效减轻,其中脚感穴位能促进患者血管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使患者血管性疼痛得到缓解;额、耳尖、枕穴等穴位可以促进患者阴阳改善,从而对神经性头痛症状起到控制效果;神门耳穴可以有效安神镇痛。而将上述两种方式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出双重功效,使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增强,确保患者能尽快恢复[10]

综上所述,中医艾灸疗法能促进机体气血运行状况改善,并发挥出止痛温经等效果,而耳穴埋豆法能对患者中枢神经进行有效调节,解除痉挛等不良症状,使炎症尽快消失,从而使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而将上述两者联合应用能通过不同机制发挥出双重功效,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治疗疗效,而且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患者更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陈丽梅, 王玮玮, 姜樱娜,等. 艾灸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 35(03):350-353.

[2] Fu L , Xu G , Zhang S . Electroencephalogram Characteristics Induced by Different Magnetic Stimulation Modes of Acupuncture Point[J].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2019(5):1-4.

[3]王婧吉, 吴生兵, 程红亮,等. 艾灸督脉组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皮层和海马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表达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J]. 针刺研究, 2020, 45(01):37-43.

[4] Rausa M , Cevoli S , Giannini G , et al. State and trait anger and its expression in cluster headache compared with migraine: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19, 40(1)2-5.

[5]于杰, 孙忠人, 李洪玲, 等. 艾灸促进压力性损伤组织血管新生的机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55(12):1453-1460.

[6] Ghorbani Z , Togha M , Rafiee P , et al. Vitamin D in migraine headach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literature[J].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19, 40(12):2459-2477.

[7]张福琴,张俊雅,钟华,等. 艾灸针灸联合耳穴压豆对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 245(11):104-107.

[8] Oh T , Amara D , Gupta N , et al. A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schemic stroke occurring in a child with a large prolactinoma[J]. Child's Nervous System, 2020, 36(4):853-856.

[9]贺照霞, 刘君颖, 张红娟,等. 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防治胃镜检查继发恶心呕吐的疗效探讨[J]. 中国内镜杂志, 2020, 026(003):52-56.

[10]何琪, 杨原芳, 吴成林. 浅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气郁质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观察[J]. 针刺研究, 2019, 044(004):293-29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