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

汪朴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四川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探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胸部肿瘤患者,均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患者,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其中10例采取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记为对照组,10例采取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记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摆位误差,放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X轴、Y轴与Z轴摆位偏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放射治疗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60.00%,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胸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采取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相比于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小,且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摆位误差;临床效果


胸部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肺癌等恶性肿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要尽早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部分胸部肿瘤患者在发病早期缺少特异性症状,容易与其它良性疾病弄混淆,耽误胸部肿瘤确诊,错过最理想的手术治疗时机。胸部肿瘤晚期患者常进行放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不同体位固定技术与临床效果存在很大关联[1]。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技术与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均有应用,且应用效果良好,但是对于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对摆位误差以及临床效果的影响,存在一些争议。基于此,本研究对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例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接受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如表1。患者对研究知情,接受放射治疗,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与治疗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放射治疗不耐受、哺乳期女性。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肿瘤类型

试验组

10

男6例、女4例

51.45±2.61

肺癌3例、食管癌4例、其它3例

对照组

10

男5例、女5例

51.39±2.74

肺癌4例、食管癌4例、其它2例

621713f93c6b1_html_9641cb536d9ec023.gif /t

-

0.037

0.615

-

P

-

0.687

0.375

-

1.2方法

1.2.1对照组

使用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技术,在模拟定位机上放置真空袋、铺平,指导患者平卧在真空袋上将面部朝上,双手抱头,伸直、并拢下肢。卷起患者身体两侧真空负压袋,与身体贴近,对其抽真空后制作与患者体型相当的固化体膜。让患者休息片刻后,重新平卧在真空负压袋上,标记好耳垂、肩锁关节等,作为重复摆位的标识。

1.2.2试验组

使用低温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模拟定位机上放置体架,对其应用三维激光线固定,嘱咐患者面部朝上平卧在体架中心。摆位后对体膜进行制作,将低温热塑网膜在患者体表均匀覆盖,扣紧两侧四个扣槽。完全冷却后在体膜上做好标记。患者休息几分钟后重新铺上体膜,对皮肤牵拉影响进行纠正,取下体膜进行激光标记。

1.3观察指标

比较体位摆位误差,以及放射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对计数资料621713f93c6b1_html_9641cb536d9ec023.gif 检验,对计量资料t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体位摆位误差

试验组X轴、Y轴、Z轴放射治疗体位摆位误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2 体位摆位误差(621713f93c6b1_html_35c98dfe0801f945.gif±smm

组别

X轴

Y轴

Z轴

试验组(n=10)

1.61±0.12

1.76±0.21

1.69±0.19

对照组(n=10)

2.21±0.31

2.33±0.35

2.34±0.34

t

3.518

3.628

3.981

P

0.041

0.040

0.037

2.2 临床治疗效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3。

3 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稳定

进展

缓解率

试验组

(n=10)

4(40.00)

6(60.00)

0(0.00)

0(0.00)

10(100.00)

对照组

(n=10)

3(30.00)

3(30.00)

3(30.00)

1(10.00)

6(60.00)

621713f93c6b1_html_9641cb536d9ec023.gif





5.000

P





0.025

3讨论

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存在体位移动问题,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摆位,为了提高放射治疗的有效性,需要确保重复摆位的准确性,减少体位移位。有研究指出[2],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与患者身体扭曲、皮肤弹性、呼吸运动等有关。对患者使用真空负压袋固定技术时,对于患者前后方向体位移动限制效果有限,患者会出现微小的扭曲[3]。贾新朝[4]研究中指出,对胸部肿瘤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时,采取热塑体膜固定技术相比于真空负压袋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小,且可以提高放射治疗效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分析原因:使用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时,对于患者固定可以从多个方向进行,制作紧贴患者皮肤的体膜,对患者体位变化进行严格限制,对于患者前后、左后、头足方向的体位固定效果良好[5]

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摆位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热塑体膜固定技术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中应用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试验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均可获得较理想的放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应用对摆位误差有影响,同时影响治疗效果,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体位固定技术。

【参考文献】

[1]王留洋,张跃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1):81-83.

[2]王祥,刘杨,王保胜.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摆位误差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0,21(10):1507-1508+1511.

[3]张胜峰,陈艳灿,招什武,朱琳,王学涛.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临床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7):812-813.

[4]贾新朝,赵义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摆位误差临床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11):1224-1226.

[5]侯鹏.胸腹部肿瘤采用不同体位固定技术放射治疗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02):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