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角下亲密关系冲突问题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17
/ 2

女性主义视角下亲密关系冲突问题的研究

刘怡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在社会工作介入个案的亲密关系冲突服务中,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视妇女的经验世界为其分析的出发点,聚焦女性的社会地位、个人困境间的关联建立“案主——社工”间的平等关系,回应案主具体需要。

关键词社工介入;亲密关系冲突;女性主义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在各类社会问题中,不断地为女性同胞争取社会地位与尊重。[1]当代城市高知女性在两性关系上宣扬两性平等,但一些城市男性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目的,例如近年来臭名昭著的“PUA”。在此背景下,女性主义强调保护女性权益,反对物化、精神绑架女性。随着网络发展,亲密关系冲突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工作者利用多元化的方式给予案主力量与支持。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不仅使女性在能力建设、社会支持等方面得到提高,也使女性在宏观社会关系变革中得到发展。但此方法可否本土化,成效如何,面临什么挑战仍需思考。本文以某个案为例,运用访谈法考察女性主义视角在亲密关系冲突中的运用范围与实施成效。

二、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

()女性主义理论

随着女权运动出现,研究者提出更要追求男女平等,消除女性受压迫的地位。有一些理论可指导社会工作实务。

1.性别图式理论。考察社会通过已确定的角色和附加到性别类型的规范来影响个体对性别的看法。

2.关系文化模式。一个促进成长的关系如清晰的自我价值感、对多重积极关系的渴望能实现增权。

(二)女性主义方法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应利用现有个人、人际、社会政治力量实现妇女赋权。包括:

1.解除症状。解决问题的症状和问题的原因本身。

2.自尊、身体形象和性意识。

3.人际关系的质量。

4.承认多样性。考虑女性自我认识。

为实现这些目标,要挑战阻止女性充分发挥自己潜力的环境,可提供一些女性主义的理论技术:

1.性别角色分析。这个分析包括社工和妇女确认妇女所经历的清楚的性别角色信息的情境。

2.性别角色干预。帮助女性用积极方式重新评价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权利分析和干预。女性确定在经济、生理等方面存在权利差别,讨论可引起改变的方式。

4.肯定性训练。肯定性是指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不受别人侵犯的权利。

5.再框架和再评价。用积极、可接受的方式定义消极情况。

三、社工介入亲密关系冲突的案例分析

随着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职业在中国的发展,社工和社工机构亲密关系冲突的服务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认可。本文选取自身经历的个案,评估女性主义视角介入亲密关系冲突时的介入方式和成效。

个案资料:G女士,31岁,安徽人,设计师。28岁第一次恋爱,在两性亲密关系及职场中总遇PUA男,使其遭受身体以及精神上的否定、打压、侮辱甚至是控制。导致她对男性不信任、厌恶、痛恨,遂进行“报复性恋爱”,并对身边亲近的人充满敌意。案主很想结识能欣赏自己的男性,但总觉遇人不淑,父母对择偶的催促、自己在职场中的不适,遂求助于社工。

从案例中摘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分析。

(1)接案。2015年第一次面谈,案主表现对男性不信任,自己被多次PUA的愤怒情绪。社工进行情绪疏导,引导其回忆被PUA的过程。案主回忆,这些男性总认为自己过于强势。社工询问案主的看法。案主表示,远离一切形式的亲密关系冲突,拒绝他人控制、否定、打压自己。

(2)预估。应案主要求,社工网络联系对其伤害最深的PUA男,他表示,对于一些暴力行为抱歉,但男性天生占主导地位,身边的人都是如此。社工反馈该信息,她表示这样的想法很不尊重女性。社工表示可安排两个人面谈,讲清上一段感情当中出现的问题,被男性拒绝。在此沟通上,社工确定该男子有“男尊女卑”思想,并深受身边人影响,对女性没有给予完全尊重。案主在经历该男子的精神打压、否定后非常反感、厌恶男性,并且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认为该男子不尊重女性。

(3)制定服务计划。目标一:帮助案主厘清对男性的期待、正确认知,并不是所有男性都PUA;目标二:减轻案主焦虑情绪,能够继续工作、生活与男性相处;目标三:改善案主社交方式,缓解与周边男性的紧张关系;目标四:帮助案主识别身边的支持网络,改变心态,先礼后兵,不要先把自己对于男性的厌恶暴露出来,学会保护自己。针对PUA男、职场男上司的打压行为,希望案主能够尽一切可能远离,保护好自己并表现自己的态度。

(4)介入过程。社工引导其树立自信,肯定、赞扬自己,看到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价值。推荐女性主义书籍、影视作品,引导其提升、投资自己,在职场中学习安全地表达自己的不舒适情绪。

(5)结案与评估。2020年1月3日,案主再约社工面谈,表示自己这几年,由于大量接触女性主义产生坚定信任感,决定要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如果未来遇到异性,会表达自己是女性主义者,如果对方认同、支持就深交,不会盲目恋爱、结婚。并说服了自己父母,与他们关系缓和。

以上介绍了社工介入亲密关系冲突的过程。在传统的社会工作中,社工要求案主学会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学着接受现状。但在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对案主进行赋权,去除父权制对女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强调对自身价值、尊严以及需求的认可、满足与追求。

四、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视角的优势和局限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视角的优势如下:

1.理论和实践在本质上是反压迫的。

2.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能够与其他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如认知行为治疗、赋权和倡导、危机干预、人本治疗模式。

3.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务的基础是赋权。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视角的局限如下:

1.各种女性主义方法可能彼此冲突,忽视了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真正的价值和目标。

2.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可能难以实施到所有的组织中。因为女性主义试图挑战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均衡,该方法常要求在个人、人际、社会政治层面进行干预。

五、小结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主要聚焦于男女两性的权利不平等,但有效性作为方法很难确定,该方法常与认知行为治疗、赋权、小组工作等方法相结合。并且该案主自身已有女性主义思想的觉醒,主动寻求社工帮助,接受程度较强。虽有局限,但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在理论和实践道路上依然值得借鉴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尹士安.女性主义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J].学理论,2016,09:92-93.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