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9
/ 2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倪红琼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 乐至县 641500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AMI患者58例为对象。由计算机中心制作随机数字,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流程,试验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比较抢救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现场抢救、途中转运和急诊停留时间均明显缩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中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衰各1例,对照组中出现心律失常4例,心衰和心源性休克各2例,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应用在AMI患者抢救中,能加快抢救效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AMI;急诊绿色通道;抢救用时;心血管事件


AMI是冠脉阻塞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死亡率较高。相关研究称,约有50%的患者发病后,因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在发病后1h内死亡[1]。急诊绿色通道的出现,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救治路径,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研究选取58例AMI患者为对象,分析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AMI患者58例为对象。由计算机中心制作随机数字,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内,14例是男性、15例是女性,构成比为48.28%、51.72%;年龄最小49岁、最大87岁,计算均值(65.38±7.74)岁;梗死部位:前壁、下壁、其他分别有14例、10例和5例。试验组内,16例是男性、13例是女性,构成比为55.17%、44.83%;年龄最小48岁、最大86岁,计算均值(64.82±8.33)岁;梗死部位:前壁、下壁、其他分别有15例、10例和4例。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和梗死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可对比研究,而且伦委会审核通过。

1.2 纳排标准

(1)纳入要求:参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经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初次发病,发病至救治时间<6 h。(2)排除患者:复发病例,肝肾器质性病变,认知或沟通障碍,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流程。①急诊中心接到120求助电话,及时派出救护车,救护人员备好急救物品并出车。途中和患者家属通话,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导简单的急救方法,并耐心等待医护人员到达。②到达现场后,监测生命体征指标,给予吸氧支持和必要的急救措施。③转运途中,和急诊科反馈患者现状,做好接诊和抢救准备。④到达医院后,和急诊科人员进行信息交接,立即展开抢救。

试验组:29例患者采用急诊绿色通道。①急诊科和120救护人员加强沟通协作,经常检查车辆内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叮嘱救护人员用完及时补充,确保医疗资源充足。②急诊中心接到120求助电话,立刻通知救护车前往现场,途中询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体位、简单急救,不要随意搬动患者。③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病情,2 min内吸氧支持,2 min建立静脉通道,实施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3]。④现场急救完成后,立即转运入院,搬动患者时动作轻柔,保持静脉通道通畅;救护人员和患者交流,进行安慰鼓励,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同时和急诊科联系,将初步评估结果和指标反馈给医生,做好接诊准备。快到医院时,通知开启急诊绿色通道和专用电梯。⑤和急诊科交接后,展开检查和抢救,获得心内科、检验科的协助配合,缩短中间等待时间。

1.4 观察指标

(1)比较急诊抢救用时,本次研究以现场抢救时间、途中转运时间和急诊停留时间为对比评价指标。(2)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较为常见的有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4]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软件,对各类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不良事件要核对例数、计算百分率,采用卡方检验;急诊抢救时间要计算均值和标准差,采用t检验。观察P值大小,检验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标准是P<0.05。

2结果

2.1 急诊抢救用时比较

从统计数据看,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现场抢救、途中转运和急诊停留时间均明显缩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急诊抢救用时比较 (min,`x±s)

组别

例数

现场抢救

途中转运

急诊停留

试验组

29

18.67±3.42

33.17±4.69

26.49±3.18

对照组

29

22.35±4.60

41.20±5.52

31.55±4.47

t


3.457

5.969

4.967

P


0.001

0.001

0.001

2.2 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衰各1例,对照组中出现心律失常4例,心衰和心源性休克各2例,对比可见试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 (n,%)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心衰

心源性休克

总发生率

试验组

29

1(3.45)

1(3.45)

0(0)

2(6.90)

对照组

29

4(13.79)

2(6.90)

2(6.90)

8(27.59)

χ2





4.350

P





0.037

3讨论

在我国,中老年人是AMI的主要群体。且调查数据表明,4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说明患者更加年轻化[5]。AMI发病后,及时就诊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手段,目前二级以上医院均开通了绿色抢救通道,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并提供及时规范治疗。

本研究选取58例AMI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相比于常规急诊流程,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势包括:①经常检查救护车内的急救物品,确保医疗资源充足,接到120求助电话后能第一时间出车;②开展现场急救,提高救治效率,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③转运途中和患者交流,通过安慰鼓励缓解负面情绪,避免造成病情加重;④开启急诊绿色通道和专用电梯,心内科、检验科积极协助,缩短等待时间。从统计数据看:试验组现场抢救、途中转运和急诊停留用时缩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更少(P<0.05),和王训文[6]的研究相近。说明:急诊绿色通道的应用价值更高,能为成功抢救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急诊绿色通道应用在AMI患者抢救中,能加快抢救效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占娜,李明,谢丹丹,等.急诊胸痛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6):2461-246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3]赵佳丽,施维.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1):20,195.

[4]覃小梅,陆谢娜,韦柳霞,等.院内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69,274.

[5]宋秀,蔡利,蔡慧,等.循证护理在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6):94-96.

[6]王训文.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血清肌红蛋白检验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2):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