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8
/ 2

消化内镜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的作用

梁露燕

(玉林市中医医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按常规管理的80份消化内镜标本设为对照组,另选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80份消化内镜标本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标本合格率和感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合格率(合格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合格率为87.5%)(P<0.05),且观察组感染率(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为6.25%)(P<0.05)。结论:消化内镜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感染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管理;感染;风险

消化内镜诊疗在消化道异物、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种消化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该诊疗方式并不属于大型手术操作,但诊疗过程中若没有加强护理管理则容易出现感染情况,从而影响诊疗效果和医院临床水平[1]。护理质量管理由于其严密性、规范性而逐步成为临床护理的常用模式,该模式重点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而预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避免或减少感染等意外情况发生,提高护理质量[2]。为此,本文对我院2020年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前后各1年间的160份消化内镜标本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按常规管理的80份消化内镜标本设为对照组,其中有12份为胃镜内腔、9份手卫生标本、13份肠镜胃腔、10份肠镜消毒液、16份胃镜水槽、5份胃镜消毒液、15份肠镜水槽;另选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实施护理质量管理的80份消化内镜标本设为观察组,其中有11份为胃镜内腔、10份手卫生标本、14份肠镜胃腔、11份肠镜消毒液、14份胃镜水槽、6份胃镜消毒液、14份肠镜水槽。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且临床资料齐全,自愿参与研究,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两组标本类型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具体包括:(1)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聘请高级医师讲课,并引入床旁教学、护理模式等培训方式,重点讲解护理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提升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管理的原理、要求、实施方法等,提高临床人员对护理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同时在內镜新技术、诊疗过程的常见意外情况、操作注意事项等方面重点讲解,并严格进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护理质量管理的整个操作流程,从而能够独立的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护理操作;另外是要充分强调在护理管理中加强对患者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应充分给予患者关怀和尊重,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改善护患关系;(2)组建护理质量管理队伍和责任管理制度,结合临床内科护士的个体情况、专业水平、工作年限等对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并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由护士长作为小组团队的组长,带领护理人员开展护理质量管理,包括评估患者病情、健康指导、心理干预、遵医嘱用药等,全程严格要求护理人员保持高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评估单,对患者诊疗前后的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的调整、完善护理干预措施;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需严格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开展;(3)护理质量管理的落实与监督,要求护理人员详细的记录每一天的护理工作安排,如在患者入院第一天的时候详细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医院的管理制度等相关情况,患者入院之后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搜集、记录,如患者的情绪状况、病史情况、生理特点、治疗药物等,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患者完成诊疗之后告知患者正确的饮食方式,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预防并发症发生等;护士长对护理的考核应将以上标准纳入考核范围,增加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并指导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配合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护理配合等。以此使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在细节上得以很好的落实,提升内镜诊疗中的护理质量水平,减少护理风险事故发生,改善护患关系。(4)当患者进入内镜室进行内镜检查时,将检查室的光线、温度及湿度等调到适合的状态,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让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帮助患者清除污垢。患者在进行十二指肠镜注气时,可能会出现腹痛等不适情况,护理人员要随时关注患者,给患者进行腹部按摩,缓解患者疼痛感。诊疗结束后 3 h 内,护理人员要一直陪伴患者走动,帮助患者排出检查时所充的气体。同时告知患者检查后 2 h 可饮水且食用流质食物。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标本合格率和感染率情况,标本合格判定依据《中国医院卫生标准》[3]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指标为合格率、感染率),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合格率、感染率对比(%)

组别

例数(n)

合格率[n(%)]

感染率[n(%)]

观察组

80

78(97.5%)

0(0)

对照组

80

70(87.5%)

5(6.25%)


5.766

5.161

P


0.016

0.023

3 讨论

消化道疾病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且类型众多,很多病症的症状不够典型,早期明确病情并针对不同的疾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临床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引入了内镜诊疗技术,消化内镜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结肠镜、胃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等,该技术诞生于上世纪中期,目前已是临床多种消化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常用方式,具有微创性的特点,根据国外的一项报道称,在美国临床中,消化内镜的应用率最为广泛,每年接受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患者超过了一千万,在临床消化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中,采用消化内镜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消化系统病症的早期确诊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消化道早癌的筛查率,并显著提升了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多个国家已得到了广泛推广[4]。目前我国临床诊疗中,消化内镜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该技术的应用上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相关的内镜检查技术设备得到了持续的更新,一些技术甚至已站在了世界顶尖水平[5]

护理质量管理是近年临床广泛应用的模式,将临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对流程进行规范和完善,形成了一套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6]。由于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水平,因此这种模式一经提出便迅速在多个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迅速蔓延到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临床医疗管理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将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联合起来,同时管理患者,能有效的在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疏忽的交接班、重点时段、共同查房实施强化的质量督导,并充分结合医院和患者的具体状况,从而制定了针对性的具有差异化的护理管理方式,大大减少感染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合格率(合格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合格率为87.5%)(P<0.05),且观察组感染率(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率为6.25%)(P<0.05),由此表明,消化内镜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降低感染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丽辉,田静静.PDCA风险控制模式在消化内镜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09):1163-1165.

[2]张文英.消化内镜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06):945-946.

[3]葛晓霞.急诊消化内镜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范对策[J].甘肃科技,2021,37(06):172-174+171.

[4]朱欣霞,陈月明,李志勇,邓沛冰.规范化管理用于消化道内镜清洗消毒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4):184-185.

[5]宗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消化内镜感染质控管理的评价及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1):124-126.

[6]房媛媛.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护理风险、护理质量及患者隐私安全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5):2708-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