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李梦黎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 VIP病房 河南省商丘市: 4761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度在我院内科进行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20年度我院内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率为1.58%,低于对照组的5.79%(P<0.05)。观察组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治疗水平、护理操作,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内科;病房管理

引言

内科作为特殊的科室,存在诸多风险因素,而且这些风险事件有高水平性、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等特征。内科护理管理中大部分临床活动都有风险可能,而临床效益与风险之间有关联,减少风险的人为与系统因素,降低风险发生率,可确保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成为内科护理管理中比较新颖的管理模式,在我院也逐渐开展起来。本研究将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内科护理管理中,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度在我院内科进行常规护理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以2020年度在我院内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49例,女性51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入院诊断为眩晕综合征、脑出血、脑梗死者。排除标准:合并意识不清、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以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为组员,确定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范围,小组之间定时召开会议,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相关护理差错,以此进行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表的制定。(2)强化培训:定期给予内科护理人员,专业化的护理培训,即胃管插管、静脉穿刺、留针头皮针等,基础操作的培训,使得护理人员,能够掌握急救器械具体应用方法,并掌握器械使用中相关注意事项。若在护理的过程中,发现疑难病例,则组织查房,集体进行探讨。(3)制度完善:完善内科护理管理有关的制度,将护理操作流程等制作为手册,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均能够按照相关操作流程实施相关的操作。规范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的过程中,详细交代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器械、药品的应用情况。对于数量不足的医疗物品,需要及时进行补充。落实岗位责任制,按照护理级别,实施相关的护理工作。设置弹性排班制度,在排班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情况,包括其家庭、机体健康等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8%,低于对照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61e5368496727_html_f5b7a64f11c628b5.gif

组别 例数 压疮 护理投诉 摔倒 烫伤 输液反应 发生率(%)

61e5368496727_html_f5b7a64f11c628b5.gif

对照组 100 1 2 1 1 2 7.00

观察组 100 0 1 0 0 1 2.00

61e5368496727_html_f5b7a64f11c628b5.gif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住院环境、服务态度、治疗水平、护理操作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61e5368496727_html_f5b7a64f11c628b5.gif

组别 住院环境 服务态度 治疗水平 护理操作

61e5368496727_html_f5b7a64f11c628b5.gif

对照组(n=100) 18.13±1.65 18.30±1.30 18.02±1.48 18.81±0.87

观察组(n=100) 18.87±1.01 19.25±0.48 19.28±0.60 19.42±0.33

61e5368496727_html_f5b7a64f11c628b5.gif

3讨论

通过结合文献与院内实践,总结看出内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第一,患者自身风险因素。他们对疾病知识缺乏正确认知,情绪容易失控,医护人员治疗与护理期间部分患者会有反抗心理,不承认自己患病,抗拒治疗。第二,护理人员风险因素,少数护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在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期间不够重视,不能够完全掌握风险管理技能,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遇到危险时不能及时有效应对。第三,环境风险因素,如病房环境、危险物品等。第四,管理风险因素,比如医院规章制度不全,安全管理意识不够,以及人力资源不足等。为了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应选择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干预。当前,现代医学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使得人们的法制观念与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全新的护患关系逐渐形成,因内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导致护理风险较多,为此护理管理人员应不断分析风险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策略进行处理,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危险风险事件,才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保障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人身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有着较高的价值,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改善护理的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薇.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2):108-109.

[2]张丽春.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