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如取景,宜小、宜少、宜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论教学如取景,宜小、宜少、宜巧

刘秀媛

福建省永安实验小学

语言是人口开出的花朵,是思想传承的依附。那些历久弥新的“语之花”通过口耳相传,继而成文,使之得以传承,形成了一门美妙的学科----语文。因此语文实在是一门充满美感的学科。如何将这些美妙的知识与奇妙的思想正确传达下去,确实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思考的问题。既是美的学科,那么语文也应与美术相同,教学时就应注重取材立意,取景构图,因为这必将直接决定一堂课的“美丑与否”。在美术众多取材立意的方法中,传统的突出主要事物的“留白”手法应是语文教学可以借鉴的方法之一,适当“留白”可以留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少即是多,这是美术最经典的法则之一,也是语文教学应把握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明白了这个道理,可以迅速把握教学的真谛。

一、目标宜小。小即是大,教学目标不应好高骛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已是许多民众常态的放松方式,可是许多人会发现,旅行时拍摄的照片往往并未将自己想要的美景留住,什么原因呢?或许正是镜头选取的范围太大了。好的摄影师照相时往往将镜头对准一些细小的事物,也就是大家日常所说的特写镜头,仅突出一个角色反倒能令人印象深刻。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每一堂课也都有它的“特写镜头”,这要教师善于抓取。

目标的达成度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许多教师往往将目标范围定太大了,目标便变得不容易实现。许多教师常常忽略一堂课的时间长短,对一堂课寄予太大期望,定下了过大的目标。希望把所有想到的都教给孩子,生怕漏掉任何环节,但是教完却又觉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杂乱无章,这正是我们在教学中追求过大过多目标而导致的。大了反而不容易把握,倒不如慢下来,“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选取一些小目标,逐个攻破,难度不大,实行起来不难,反而有效果,并增强了学生们的信心。

纵观我们的课堂,许多学生们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大多是在老师的引领下被动地学习老师所认为的重难点,完成老师们所定下来的教学目标,所以也就缺乏学习的选择权。走近名师,观察那些教学成功的老师的课,即可发现他们却完完全全地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一次次质疑声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们目标明确,不再是坐享其成。

二、内容宜少。少即是多,教学内容不应贪多求全。

中国画向来注重“留白”,寥寥数笔,留下大片空白,但是事物形象却呼之欲出。正所谓“诗文有意在言外,恰是未曾着墨处”,却“烟波浩渺满目前”,以无胜有,以少胜多,意蕴更显深远,中国画作之留白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当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心处参禅”。教学也如此,做到重要的、必要的、不理解的讲精讲细讲透,其余的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才有利学生个体的成长。

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操之过急,什么内容都想教,总想对学生倾其所有,恨不得把所有知道的都教给他们,总看见学生这儿那儿的知识不足,因此眉毛胡子一把抓,满堂灌,可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一堂内容过多的课,往往令人感到不知所云,什么都说了,其实就是什么都没有表达。肤浅而不深入,也就难以另人印象深刻。因此教学内容取舍有度,与其多而驳杂,流于浅表,不如少而精,扎实掌握。譬如面对一篇文章,字词句段篇,文章结构,修辞手法,思想情感……众多任务纷至沓来,该如何去做取舍呢?通过将众多目标做减法的方法可以迅速明了教学的主题。不妨在课前先问问自己:教什么?怎样教?孩子们需要什么帮助?需要我补充什么?……教学角色的反转可以让老师更快速明确一节课的具体教学重点是什么?这样在教学时就会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元素。因此,面对众多训练主题时不妨暂时将目标范围内的其他内容弱化虚化,以便突出主题,逐个突破,积少成多。

  1. 策略宜巧。巧即是精,教学方法不应规行矩步。

有一次,热爱诗画的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决定考验天下画家。命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这句的内容体现出来。有的画家绞尽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在“马”字上煞费苦心,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中疾速归来,还有的画家在“蹄”字上浓墨重彩,画作中画出一只大马蹄。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黄昏,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蝴蝶蹁跹追马蹄,沁人香气若眼前,没有无边繁花,却胜似花丛无数,随观者而异。作者心思之巧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由此而联想到教学,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次次精巧的设计?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得到的结果必然也是不同。自古以来,文人们历来注重对文字的锤炼,遣词造句往往字斟句酌,才有了“鸟鸣山更幽”这样优美的意境,才有了“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的迟疑。教材内容已是如此精心,教学方法岂能不需取巧?小学生天真浪漫,活泼可爱,教学方法如果规行矩步,千篇一律,学生学习起来必然也就兴趣索然。方法灵活多变,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怎么能做到灵活多变呢?这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每篇文章的“眼”来巧妙设计。李卫东老师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巧妙的利用字形理解“蔑”和“睦”的意思,抓铁罐对陶罐态度变化的关键词,自然引出陶罐的回答。使学生自然的感受到段与段的连接关系,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也立刻鲜明起来。教师不妨在课堂引导学生为文章戛然而止处“补白”;为文句用句号还是感叹号争论;为文末续个自己满意的结尾……能依据每篇文章的“眼”来设计,那么方法自然也就各异,就既能让老师教得轻松,也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而纵观当前,许多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是完全忽略文体的差异,学生的差异在设计自己的课堂的。许多的教师为每个环节精心设计,生怕学生逾越设计之外的“雷池”一步。因此学生们对教师预设好的问题答案了然于胸,回答起来真可谓热闹非凡、行云流水。可笔者觉得这恰恰是无效教学,是我们应该警惕的假语文的问题。台湾著名教师李玉贵老师在一次学生对她的提问异口同声回答时,随口说“世界上最危险的学习就是异口同声”。大家都笑了,事后品味,其实觉得这句话真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习惯了孩子们的异口同声,似乎只有异口同声地整齐回答,才证明了自己的教学是多么的成功。可是实际上,这样的异口同声都是已经会了的学生的回答,而真正需要我们教师帮助的其实是那些没能异口同声的学生。可是长久以来,这样的孩子真的是游离在我们教师的视线之外的。那些能异口同声回答的知识都是不需要我们教了的,因此我们的课堂岂不是在做无用功?还有什么理由为学生的异口同声而窃喜呢?而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说的“我们习惯了说“大家怎么怎么样,其实教室里是没有“大家”的,有的只是林同学、张同学、黄同学……你要知道自己在跟谁说话。”恰恰也证明了这一点。警惕假语文教学,要改变的是教学前的策略。

总之,语文教学的课堂设计与美术绘画、摄影时的取景实在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许,万事同理、万物同宗,语文教学工作者们多借鉴多反思学科间的异同一定是不无裨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