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与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历史教学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与策略探讨

聂中华

湖北省天门市 石家河初级中学 湖北 天门 431706

摘要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对象。在学校教育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中来是最主要的形式。在历史课堂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并且要把课本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历史教学;中华文化;爱国情怀

引言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方式,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就包括祖国的各种文化知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学生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认同,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中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1. 历史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

1.1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

不只在历史课上,所有学科的学习都要坚持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这是现在最科学的哲学思想。在历史课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才能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科学性。文化的产生是以经济发展状况作为其物质基础的,所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在古代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个阶段的文化传统都有所不同,就说明那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不同,文化的内容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我们不能把文化和生产方式作为两个独立的事物,他们是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反映的是古代的政治制度,在封建社会一个君王采取哪种政治态度,可以决定整个王朝的文化方向。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这种历史规律,就可以理解某一种传统文化为何会得以存在,又为何会在特定的地区和时间段存在。

1.2不能对历史进行分割学习

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来自于一些特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如果为了记住某一个传统文化而只单独学习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那么就切割了历史的完整性,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不够深刻,甚至会是模棱两可的,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一定要记住历史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不能把历史的某一部分进行分割学习,这样会失去历史的整个脉络,失去了历史的意境。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如果只是学习屈原为国跳江自杀,就显得很突兀,学生不知道前因后果,记忆也不深刻。要记住这个节日就要把整个战国的历史,把楚国的历史学明白,把屈原的郁郁不得志弄清楚,才算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以及关于它的这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1.3适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要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中国民族文化的悠久、博大与精深,要学生对祖国曾经的繁荣与强大感到自豪。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讲授的同时,要适时适当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要学生意识到祖国的强大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要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责任,增加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己的归属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胸怀理想、求真务实、满怀激情、勇敢拼搏的中国人。

2.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历史课堂中来,并不是一定要按照传统的教师教授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都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是情境教学法,也就是用图片、视频、纪录片或电影等多种形式把要讲解的传统文化知识展现给学生,如讲到《论语》与孔子时,可以播放《孔子》这部电影,还可以把播放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样一幅关于几千年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喜欢看也乐于去讨论。其次是运用计量学的方法,如对中华民族的发明进行统计,每个时期都有哪些发明,都领先了世界多少年,这样一目了然的表格和数据,会激发学生的自豪感。第三可以利用对比法,可以把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放到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中来,把中国历史上的创造发明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生能够得知自己的祖国在曾经是多么的辉煌和伟大,还可以知道世界上哪些国家的哪些文化和行为是受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也要把中国近代的落后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才能记住一个国家落后的代价,记住自己肩上的责任。最后是问题讨论法,就是针对某一个传统文化,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提问,学生针对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在问与答中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

2.2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与课本上,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教学模式可以进行。如果想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传统文化,就要让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情境中来。学校要增加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种形式:首先是诵读经典,可以是简单的《三字经》、《弟子规》,也可以是《诗经》《唐诗》,或者深入到《大学》、《中庸》等等,这些经典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其次,组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如中国传统的师生参拜礼、中秋祭月礼等,在活动中学生会有置身古代的感觉,能够更好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最后在节假日里给学生留好关于传统文化的作业,一般来说学生的假期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在寒假,要学生知道过年的风俗,如春联的来历、守岁的原因压岁钱的寓意等;在中秋节,要学生知道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等等。通过学生自己的查找和家长的讲述,学生也会对一些传统文化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这也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和扩展。

2.3传统文化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这种联系既包括与学生本身的联系,也包括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本身来说,就是要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进行反思,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一些伟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来说,就是把古代那些名人和事迹与现在的名人和事迹相联系,从中找到共同点,就会发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一脉相传的,是生生不息的。学生会在联系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力量,并督促自己以这些伟人为榜样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不可遗忘并且要传承下去的瑰宝。在学校教育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是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来,并且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同时要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以最佳的方式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吴树兵.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J].读与写,2019,(36).196.

[2]肖清林.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历史教学的策略[J].中外交流.2021,(5).291.

[3]吴丽虹.发掘中华传统文化新价值探索高中历史教学新途径[J].贵州教育,2019,(18).25-27.

[4]陈春红.刍议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教师.2021,(9).71-72.聂中华 196510汉族 本科 中学高级 初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