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蔬菜种植活动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4
/ 2

幼儿园蔬菜种植活动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分析

陈玲霞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丹霞幼儿园 邮编: 354400

摘要:当前很多幼儿对于蔬菜的种植过程并不了解,对于蔬菜的来源比较认知模糊。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当中,教师可以采用蔬菜种植的活动,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幼儿获得良好品质。本文主要分析了蔬菜种植活动开展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并研究了如何在幼儿教育当中,通过开展蔬菜种植活动,培养良好品质。

关键词:幼儿园;蔬菜种植活动;良好品质培养;

幼儿在种植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花草树木和瓜果蔬菜的生长过程,同时还能够接触到土壤、鹅卵石等自然产物,带领幼儿们普及和探索科学奥秘[1]。蔬菜种植活动本身就属于浓缩的生态园,可以带领幼儿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自然,让幼儿能够通过自主种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幼儿养成优良品质。

一、蔬菜种植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

对于幼儿成长来说,参与到蔬菜种植过程中属于非常良好的实践活动和探索活动。在幼儿种植蔬菜时,可以感受到从种子到发芽、到结果的奇妙旅程,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属于十分优秀的教育模式。在蔬菜种植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让种植的过程变成良好的教学方案,帮助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蔬菜园就像是一个浓缩的生态园,幼儿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蔬菜的种植过程十分辛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让幼儿认识到蔬菜和粮食来之不易[2]。在蔬菜种植配合教师的有效教学引导,能够对幼儿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教师可以在种植过程中,带领幼儿们了解和收集不同的蔬菜种子,然后跟小朋友们一起参与到种植活动中,共同来感受大自然生物成长的神奇。幼儿们参与蔬菜成长中的变化过程,可以不断地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幼儿能够从小就具备自主探究意识。

在幼儿教育当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幼儿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比如带领幼儿细心照顾自己种植的蔬菜,按时按量地给蔬菜合理的施肥浇水,也可以让幼儿每天定期去观察自己种植蔬菜的成长结果,把自己观察的内容分享给其他的幼儿。长此以往幼儿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跟其他幼儿的分享能力和互动能力也有所增强。日积月累的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针对幼儿开展全方面教育。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教育部门对于幼儿接受的教育和学习的品质越来越重视。教师需要在幼儿接受新鲜事物的时候,针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幼儿年龄比较小,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通过开展蔬菜种植活动,能够帮助解决幼儿心中的好奇心,对于事物观察更加客观仔细[3]。当自己种植的蔬菜生病长虫时,幼儿会表现出担忧和爱护,当种植的蔬菜结果时,幼儿能够感觉到开心和种植的乐趣,认识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并培养幼儿具备良好的自信心,对于生活也能够更加乐观开朗。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蔬菜种植活动,对于幼儿成长各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有良好的影响力。

二、幼儿园蔬菜种植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

1.通过探索种植过程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观赏性和操作性非常强,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可以引导幼儿形成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的思想[4]。幼儿在种植过程中亲手参与到植物的浇水、施肥和拔草活动中,能够起到愉悦身心、放松情绪的效果。幼儿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红薯,吃到红薯,但是却并没有自己亲手种植过红薯。因此陈老师决定带领幼儿们共同参与到“红薯种植记”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种植方式,红薯可以土培也可以水培,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最后对比一下谁的红薯中的好。把粉红色的红薯放入到容器当中,幼儿们还会观察到红薯表面凹凸不平的小洞,满心期待心怀兴奋,都在等待着红薯的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以后,幼儿们发现,在红薯的表面长出了嫩粉色的小嫩芽,有的幼儿甚至拿出尺子来量一量小嫩芽生长的长度,数一数每天生长出的叶子,每天定时定心的细心浇水,像是照顾自己的小宝宝。红薯的叶子长得非常快,后期植物茎长得又高又壮,容器里像是一个小森林。陈老师组织幼儿们选择工具,把红薯的嫩芽剪下来,可以炒成一盘小菜请幼儿们品尝。陈老师还跟幼儿们共同来讨论吃叶子对于身体的好处。当红薯成熟之后,幼儿们选择合适的工具把红薯挖出来,在此过程中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有效满足幼儿的自主探究欲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培养幼儿的助表现能力

通过“红薯种植记”的参与,幼儿们逐渐认识到了植物的叶子有些是可以吃的。接下来就是可以把幼儿带入到大自然环境中,来观察种植园当中的蔬菜,让幼儿们说一下哪些蔬菜的部位是可以吃的。在互动讨论过程中幼儿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种植地当中蔬菜的可使用部分。比如青菜的茎叶都可以吃,芹菜的茎叶也可以吃,红薯的根可以吃,但是叶子同样可以吃。陈老师提出问题:“土豆是吃根吗?”幼儿们结合红薯理所当然的认为土豆也是根,但是另外有小朋友表示土豆是块茎。两个小朋友在互动过程中,充分激发出了语言表达欲望。陈老师带领幼儿们共同来学习,土豆也被称为是马铃薯,应该吃块根。在蔬菜种植园当中,幼儿可以通过蔬菜活教材,认识到植物的生长特点,学习新的知识

[5]。教师可以要求幼儿采集不同的叶子,放到班级科学区域中,共同来观察不同叶子的外形和姿态,尝试总结出叶子的大小、叶子的形状和叶子的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总结能力。通过参与有序的植物种植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为幼儿未来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3.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幼儿可以进行自由的观察,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对于蔬菜的成长吸引注意力[6]。在种植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提出观察要求,比如让幼儿轻轻的用小手抚摸,让幼儿们细致的观察和感受植物的生长。比如在种植西红柿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幼儿们共同来抚摸叶子:“大家感受一下,是不是滑滑的,跟我们平时摸到的叶子有什么不同?”有的小朋友说我这颗西红柿有三片叶子。结果第二天这个小朋友就生气的跟老师汇报,自己的西红柿只剩下两片叶子了,一定是被别人拔掉了。接下来教师带领幼儿们共同制作小纸板插在职务的旁边,上面写上“爱护植物人人有责”、“禁止破坏植物”等字样,很好地保护了西红柿植物。通过植物种植活动,让幼儿共同团结协作在一起,并对社会基本的规则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幼儿园中开展蔬菜种植活动,能够让幼儿真正跟大自然亲近,伸出自己的双手去自主探究和自主观察,让幼儿自己发觉神奇的科学现象,实现幼儿的自主观察和自主参与。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为幼儿建立更加宽松和快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周凯.幼儿园生活化的种植活动的实施——以大班“菠菜大丰收”系列活动为例[J].中华少年,2020(16):3-4.

[2]张敬旺,张雁,寇娟娟,李妮,张利丽.幼儿园立体花样蔬菜种植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20(09):5+7.

[3]何叶燕.关于蔬菜种植活动中幼儿记录方法的培养策略探讨[J].才智,2019(11):131.

[4]陈迎晓.幼儿园生态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18(10):43-44.

[5]王宝华.蔬菜种植活动中幼儿记录方法的培养策略探讨[J].时代农机,2018,45(03):194.

[6]傅洁.浅论幼儿园蔬菜种植活动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