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货车列检作业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3
/ 2

浅谈货车列检作业分析研究

葛斌

包头西车辆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4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也愈渐发达,作为我国铁路货车检修中最重要的一环,铁路货车运用维修已经成为确保铁路运行安全的重要防线。基于此,本文章针对铁路货车列检作业工作效率低、检车员劳动强度大的缺点,分析了列检单车检查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针对货车列检作业的现状,提出在列检站场引入视频监控系统,阐述了列检安装货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TFDS)给货车列检作业方式带来的机遇和重大变革。并探索改革货车列检劳动组织、全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车辆检修质量、促进减员增效、更好的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需要等工作。

关键词:货车;列检;TFDS

铁路货车运用维修是我国铁路货车检修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确保铁路货车运行安全的一道防线。随着TFDS的投入应用和不断完善,TFDS在列检作业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实现了列检由原来人工检查向TFDS检查的转变,即向“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的转变,保证发出列车质量符合《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规定的列车质量标准。

1.货车列检作业现状

我国铁路货车现场检车员作业方式为“单兵作战”,即现场列检人员对检查范围内的铁路货车质量全权负责,没有后续的质量检验环节,只能在发生问题后进行质量追溯分析。在生产组织方面,由于人工检车质量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为确保典型故障发现率,通常更侧重于到达列车检修作业,强调“以检查促修理,以到达保始发”。在人员配备方面,由于近年来列检人员普遍紧张,为加强列车检查作业,往往优先考虑到列车检察人员的需求,修理人员、始发列车人员的配备始终不足。而且在列检现场作业环境艰苦,加之作业过程和作业质量无法全程监督,会有现场检车员简化作业的情况发生,进而造成运用货车故障漏检、漏修,控制运用列车质量比较困难。

1.1需要强化专业管理

早期检车员是从独立的铁道兵种剥离出来,从事专业的运用车辆维修,虽然对车辆的检查制定了相应的检查过程,但对步伐没有苛刻的要求,有着很大的自由度,较为粗放。“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在检查监控手段、规章、标准等方面与传统的人工检查作业方式差别很大,需要有一支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业务水平的专门队伍。

1.2需要提高车辆检修质量

“检修合一”的传统班组设置模式不能实现外部异体监督,室内、室外检车员对作业范围和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不能通过外部机制得到有效监控,从而影响了对规章、标准的执行力度,给车辆检修质量带来了隐患。

1.3需要对劳动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

实行“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后,技检工作效率和检车质量已得到了较大提高,若再以传统的人员配备模式来组织生产,则会造成到达列车检查人员相对过剩,而修理人员、始发列车作业人员紧缺的状况却得不到缓解。当到达列车检查作业发现的重点故障较多时,修理人员往往来不及处理,造成不必要的甩车临修。在始发列车较为密集时,受技检作业时间的限制,始发作业进行不充分,不能保证始发列车的运行安全。

2.“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的要求

2.1作业场人机分工作业方式调整

首先,将原有人工负责的到达列车的检测工作,由TFDS检测系统完成,现场配备6名现场检车员,对检测系统中不可视部位以及预报的故障进行确认和处理,对定检过期车辆、制动故障关门车、车门或车体已损坏的车辆进行及时的扣修处理,确保车辆的行车安全。在班组的设置方面,成立动态检测班并按照TFDS系统检测方向分别设置作业组,每组按转向架底部、车钩缓冲、车底、转向架侧架4个工位配备名室内检车员,另配备组长1名,按四班制配齐。动态检测班主要负责对系统的信息进行分析、传递并对现场检车员的反馈信息进行统汁、上报。

其次,始发列车仍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现场作业,作业范围和质量标准应达到“重点检、重点修”的水准,并对发往长大下坡道区间的列车进行制动机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再次,到达列车人工检查、故障判断与处理的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始发列车的技检时间为35min;到达列车TFDS机检时间平均10min/50辆,以确保动态检车作业在技检时间内全部检测完毕。

2.2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

目前由于系统技术上尚需完善,“机检”还不能完全代替“人检”过渡期内将使用“人机共检”的模式。“人机分工”作业方式需参与各方分工协作、快速协调因此必须制订室内、室外检车员相应的作业范围和质量标准,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确保技检作业不漏项提高技检质量,同时尽可能减少重复作业,提高技检工作效率。必须建立、规范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在作业过程中对故障的发现、处理通过信息传递—确认—反馈形成闭环管理,以达到快速协调、迅速响应的目的。

2.3调整相应的生产组织

推行货车列检“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目的是为了压缩列车在站编组时间,加快车辆运转周期,提高货物运量,确保车辆检修质量与运输生产安全,实现减员增效。实行“人机分工”作业方式后一是货车车辆运行状态检查由列车到站后的“静态”检查转变为列车进站前的“动态”检测,使现场作业人员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加强对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关键部位的检查、修理提高车辆的检修质量。二是改变了以往靠检车员手敲、眼看、耳听的落后检测手段,避免了人工检车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漏检,提高了检车质量。三是通过室内、室外检车员检查范围及责任的划分有效减少了重复作业提高了技检工作效率縮短了技检时间。四是改善了职工的作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释放了一部分劳动生产力。

2.4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按规定要求配齐、配强室内检车员,充分发挥系统的动态检测作用确保货物列车的运行安全。随着系统技术的逐渐提升,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检测质量与技检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应逐步减少既有列检生产班组到达列车检查人员的配备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加大对既有列检生产班组修理人员的配备力度,进一步提高重点故障的处理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甩车临修。根据生产需要合理配备始发列车作业人员,加强始发列车作业充分发挥始发列车作业的“安全保障”作用。

2.5加强到达列车接车作业

现场确认人员需提前到位接车,及时记录和预报列车运行中振动较大的车辆和轮对位置,并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车轮踏面故障。充分发挥铁路货车检修网络扣车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加强对系统的监控,对系统预警的到期、过期、强制扣车车辆逐辆进行盯控,确保过期、到期车辆及时扣修。始发列车在列车编妥后即进行技检作业,发现车辆故障时需立即组织检修人员进行处理。加强TFDS设备管理、运用、检修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和作业标准,保证TFDS设备技术状态良好,能正常使用。在TFDS设备检修或临时停机时,需立即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使用。对未经过TFDS动态检测的到达列车仍执行人工“全面检、全面修”技术作业标准。因TFDS故障或阳光干扰、冰冻积雪等原因,造成机检不能确认车辆配件技术状态的,仍由人工检查。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列车检修部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人工检修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运输需求。“以机检代替人检,以机控代替人控”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列检现场作业质量控制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货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相对于人工检修而言,检修效率快,且效果比较可靠,但对于部分故障仍无法进行准确检修,需要依靠人工检修作为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石建伟.货车列检实施“人机分工”作业方式探索与实践[J].铁道车辆,2010(08):19-21+31+47.

[2]特约记者何卫东,通讯员陈丽华.永安车辆段采用“人机分工”保安全[N].人民铁道,2010-08-23A03.

[3]阎泉.货车列检作业质量控制方式的探讨[J].铁道车辆,2016,54(08):3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