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护理有效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1
/ 2

安宁疗护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护理有效性分析

王甜甜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肿瘤科)湖北 十堰 442008

【摘要】目的:分析在癌性疼痛患者中实施安宁疗护干预的护理有效性。方法: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51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5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研究组26例患者加用安宁疗护,对比两组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焦虑评分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癌性疼痛患者开展安宁疗护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减轻患者的癌性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及满意度,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安宁疗护;癌性疼痛;护理有效性;疼痛评分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现阶段临床中癌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癌症患者在晚期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癌性疼痛症状,属于肿瘤引发的较为直接的疼痛症状,严重影响和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1]。多数癌症患者会由于癌性疼痛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及疼痛表现,甚至导致患者出现自杀的行为,不利于患者预后[2]。因此,对癌性疼痛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安宁疗护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护理有效性,我院针对收治的51例癌性疼痛患者展开了护理观察的对比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我院肿瘤科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51例分成两组,参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集中在37至82岁之间,均值为(59.96±3.45)岁;研究组2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集中在36至81岁之间,均值为(59.93±3.43)岁。

统计学处理两组癌性疼痛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针对参照组25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包括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健康宣教、症状指导、用药干预及疼痛缓解等常规的护理手段。

针对研究组26例患者加用安宁疗护,具体包括:(1)构建安宁疗护小组:在肿瘤科内成立一支专业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且责任意识较强的护理团队,定期对安宁疗护小组成员开展基础护理、专业护理等护理培训管理,在培训结束后给予相应的考核,在考核结束后予以实践护理的操作,最大程度上提高肿瘤科的护理质量水平,强化肿瘤科护士的护理技能。(2)为患者提供安宁疗护的环境:环境对于癌性疼痛患者来说属于较为重要的存在,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尽早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保证室内温度、湿度的合理调节,结合患者的喜好装扮病房,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病房内、走廊上及卫生间等设置安全提醒的标识,并准备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及生活用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3)安宁疗护的心理护理及临终关怀护理:多数癌性疼痛发生在晚期肿瘤患者群体中,患者由于肿瘤会出现严重的疼痛反应,加上化疗治疗后产生的毒副作用、担心自己治疗后无果等因素均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心理负面情绪及紧张心理出现,护理人员应在开展安宁疗护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结果给予患者一对一的心理安慰、疏导,通过临终关怀的护理促使患者准确的看待生老病死,指导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与家属交代相应的身后事并道别,帮助患者完成合理的心愿,促使患者最后能够了无遗憾的离开人世间。(4)安宁疗护的家庭生活照护:指导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陪伴、支持及生活指导,重视患者口腔卫生、饮食方面、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家属在患者生命最终阶段多给予陪伴、支持和鼓励,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焦虑评分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1:两组癌性疼痛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焦虑评分(分)

组别

疼痛评分

舒适度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焦虑评分

参照组(25)

7.56±1.36

57.14±3.59

85.12±6.37

75.12±3.55

研究组(26)

6.02±0.56

65.33±2.65

92.01±5.10

68.12±3.33

t值

5.33

9.30

4.27

7.27

P值

0.00

0.00

0.00

0.00

3讨论

安宁疗护主要是指肿瘤科的临床护理干预中通过医生、护士、志愿者、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团队服务,为患者和家庭提供帮助,在减少患者身体上不适及疼痛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患者内心感受的干预,给予患者“灵性照护”[3],让患者有尊严的走完自己人生最后的阶段。对癌性疼痛患者开展安宁疗护能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增进护患沟通,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4]。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安宁疗护干预的研究组癌性疼痛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及焦虑评分相对于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的参照组癌性疼痛患者明显更低,且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说明对癌性疼痛患者给予安宁疗护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显著。

由此可见,安宁疗护在癌性疼痛患者中的护理有效性较为显著,建议在临床护理干预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黑子明, 雷锐, 潘菊美,等.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社区安宁疗护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36(009):148,150.

[2]周敏, 卢红梅. 安宁疗护在癌症临终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 全科护理, 2019, 17(035):4426-4428.

[3]陆丽娟, 李燕艳, 赵祥华,等. 安宁疗护中老年终末期患者心理状况特征分析与干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9, 26(005):129-131.

[4]谢方婷(Fang-Ting Sie), 陈伶芬(Ling-Fen Chen). 运用安宁疗护理念照护一位食道癌末期病人之护理经验[J]. 彰化护理, 2020, 27(1):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