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护岸在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中运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0
/ 2

生态护岸在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中运用研究

叶春燕

浙江丽水 丽水市莲都区水利局 323000

摘要:生态护岸在山洪沟防洪治理功能的强弱关系到流域沿线无数人民的幸福生活。生态护岸是指在满足河道原有防洪排涝和堤岸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种植各种植被抑或是通过植被与土木机构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构建出同时拥有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的护岸。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脚步的加快,生态护岸的应用愈发广泛,其中包括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基于此,为增强沟河生态系统修复效果,本文对山洪沟防护治理工程中运用生态护岸的意义进行探讨,重点研究生态护岸的具体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护岸;山洪沟;防洪治理;运用

引言

相较于其他常规护岸,生态护岸主要使用生态材料修复沟河生态系统,比如木材、石笼、草皮等。通过在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中运用生态护岸,不仅整体成本得到控制,还实现了河岸空间的自然化。因此,研究生态护岸的运用是必要的。

1生态护岸概述

1.1生态护岸定义

在水利工程中传统的护岸类型主要有干砌护岸、浆砌护岸、混凝土预制件护岸、现浇混凝土护岸等。虽然上述护岸均具备了较好的岸坡稳定、行洪排涝、水土保持等功能,但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水体和陆域之间的生态循环,改变了河道原有的生态环境。生态护岸是指在满足河道原有防洪排涝和堤岸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种植各种植被抑或是通过植被与土木机构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构建出同时拥有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的护岸。生态护岸与传统护岸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加注重对于水陆之间的物质能量交互,能够为各类水生生物营造出更加适宜的生存环境。

1.2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生态护岸的重要性

1.2.1具有防洪排涝作用

生态护岸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防洪排涝,对于农业发展十分重要,其在汛期能够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2.2促进生态间的平衡发展

生态护岸建设时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尊重自然,生态护岸的建设极大程度地保留了生态的原貌,对植被的破坏率也比较小,推崇自然协调,所以生态护岸的建设为很多动植物创造出了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生态间的平衡发展。

1.2.3有效改善水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河流的水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也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生态护岸建设则可以有效改善水质,美化周围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生态护岸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1选择缺乏针对性

我国河流众多,每一条河流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河流状况进行选择,生态护岸具有景观功能、净水功能以及生态功能,因此在选择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功能。部分技术人员没有遵循综合协调原则,使得技术不符合实际,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

2.2缺乏自然环境的保护

部分作业人员在选择技术时没有从整体进行考虑。第一,过于追求社会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第二,只注重技术理论的应用,不注重结合实际进行变通;第三,对于技术规划中所用的材料不具有环保性,使得生态效益功能无法有效发挥出来。

2.3生态护岸的规划受到限制

生态护岸的建设需要遵循河道蓝线的规划,但在城市建设中,河道蓝线的规划经常会受到城市其他规划的影响,届时河道蓝线规划就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河岸线发生改变、河口宽窄度发生变化等,这些状况都不利于生态护岸的建设,生态护岸建设与其他工程建设相比存在滞后性,所以其规划容易受到限制,进而影响其效益的发挥。

3研究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中生态护岸的运用

3.1布置护岸线

运用生态护岸时,相关工作人员应遵循顺其自然整治河道的原则开展工作,做好河道岸线梳理工作,尽量减少截弯取直,无论是河道的淤积河段还是局部卡口,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拓宽,做好疏挖工作,若是河道岸线某部分的岸坡存在垮塌河段,工作人员应尽量以原始岸线为基础进行护岸线的布置,一方面实现生态建设和恢复,另一方面恢复当地河道的原有形态。在实际布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针对河道不通过河段的特点进行布置,做好地形实测工作,在对生态环境、当地原材料、植物植被等方面综合考虑后方可设计护岸工程。一般情况下,在多种护岸类型中干砌和浆砌相结合的生态挡墙和格宾挡墙应用最为广泛。为使生态护岸作业能够充分发挥保护作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山洪沟防洪工程要求,重点保护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

3.2设计河道护岸

在设计河道护岸时,需要以具体的生态挡墙型式为基础进行设计。在对溪美段、琵琶井段河岸采用干砌石和浆砌石相结合的生态挡墙型式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干砌石和浆砌石具体特点进行设计。对于干砌石而言,由于其不具有较强的抗冲性能,所以对河流流速具有一定要求,但整体透水性较干砌石差。通过将两者进行有机整合,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多种流速的河段,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当地现有资源的利用率。格宾挡墙与雷诺护垫相结合的生态挡墙型式,主要使用填充了块石和天然鹅卵石的矩形箱体结构发挥作用,此类结构为网状,编制媒介为镀锌钢丝。通过扎丝将护垫与挡墙进行紧密连接,整体挡墙结构具有一定柔性,孔隙率也较为理想,由于该挡墙结构为逐层堆砌而成的,所以,整体结构具有很强适应性,地基变形对其影响较小,相较于其他生态挡墙型式,断裂破坏的可能性较低。在挡墙发挥作用过程中,由于网箱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所以淤泥得以被其过滤,留在箱内,在该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河流水质,为水体中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利于其生存与繁衍。此外,不同于其他生态挡墙,此类挡墙的网格制作于工厂,工程现场对其进行组装即可,不仅减少现场工作量,整体施工也较为简单、快捷,不会受到天气环境的较大影响,工程施工效率较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先疏挖河道,尤其是存在较为严重淤积情况的河段河道,之后在岸坡设计格宾挡墙,挡墙高度最好在2m-3m之间,顶宽则为1m,之后以层层叠加的方式搭建钢丝石笼。最后,在墙背面进行土工布的设置,并选择砂砾料作为回填材料,使用雷诺护垫护脚于挡墙下放进行过平铺,从而增强挡墙的冲刷性能。

3.3科学选择植物种类与种植方式

对于生态护岸而言,其主要是利用当地现有资源,比如石料、植物等,合理减少成本投入的同时,提高当地资源利用率,增强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种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科学选择种植方式。目前,较为常见的生态挡墙植物种植方案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插播、喷播种植和夹层种植。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遵循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的原则,即“人水和谐、注重生态”,尽量使用当地绿色资源,保证植物存活率,并使河流与岸坡土体下的水正常交换,为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支持。同时,结合上述生物挡墙,还能够有效提高洪水期的抗洪需要,逐渐构建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当地的生态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挡墙作为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中的重要工程措施,能够有效恢复当地生态性能,增强防洪需要。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全面勘察工程区域,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挡墙结构和植物,从而使护岸处于良性循环,增强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杜翔宇.浅析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措施——以甘肃省庄浪县东川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为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1):10-11.

[2]赵丽丽.固滨笼技术在小苏河山洪沟防洪工程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19(09):66-67.

[3]刘小娟.生态护岸在三明东牙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2019(1):26-28.


收稿日期:2021-12-07

基金项目:浙江省水利科技项目(RC2135)

作者简介:叶春燕,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河道建设运行管理工作。

E—mail:3623355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