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左明鑫 贾娜 王鹏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天娇校区)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课主要是以聆听为主,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由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相对较为深广,且内容较为丰富多样,通过采取模块化教学方法,完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本文阐述了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分析了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化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字: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化教学

前言: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音乐鉴赏的存在使得教学构架更加完美。音乐鉴赏教学方式关系着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的内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向音乐欣赏方面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音乐品鉴能力,激发其积极的心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高中音乐鉴赏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其音乐文化素养。音乐鉴赏是学生在听觉、情感等多方面心理活动上进行的音乐审美实践活动,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与考察,结合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以及鉴赏水平,将教材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包括中国声乐作品赏析、外国声乐作品赏析、中国器乐作品赏析、外国器乐作品赏析。这种模块化教学主要是将教材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便于学生开展音乐鉴赏。这种模块化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的脉络有更加清晰地了解,在模块化教学中,同一内容会在同一阶段重复出现,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风格的理解和把握。在模块化学习结束后,以期末考试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2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音乐鉴赏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鉴赏课程对学生音乐素养、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材是以人文主题进行划分,涉及音乐作品较多,其中包含了大量中外带有地域性的经典作品,不仅文化内涵深厚,还能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的丰富情感。但是,音乐鉴赏教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各个单元、主题之间的衔接性比较差,对于还不具备音乐鉴赏能力的学生来说,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音乐作品很难起到鉴赏的目的。同时,音乐鉴赏教材中缺乏足够的音乐推荐,由于部分学生对音乐以及乐理知识不熟悉,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主动听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这对教学效果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寻找音乐体系与学生自身经验之间的交叉点,将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并向学生推荐与教材内容类似的音乐目录,鼓励学生多听,提升其对音乐的敏感性以及鉴赏能力。

  1. 我们对教材中的内容改进整合形成课程体系

在对教材的分析考察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目前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与鉴赏意识,为更好的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经课题组所有研究员一致研究决定,将启用我们经过对教材的认知与自我对于教材的剖析所制定的课程体系与课时计划在原年级进行实验性教学,具体课程体系与课时安排如下:

教学模块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评价




中国声乐作品赏析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国之瑰宝-京剧》

《新音乐歌声初放》

《人民音乐家》

《新中国的歌》

《走向新世界》




9课时

期末考试




外国声乐作品赏析

《亚非音乐神韵》

《欧洲民间音乐-歌声》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经典流行音乐-不知为何》




9课时

期末考试



中国器乐作品赏析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文人情致》

《新中国的歌-乐坛新曲》



5课时

期末考试










外国器乐作品赏析

《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经典流行音乐-爵士乐》







12课时










期末考试

    1. 学生通过这种模块化教学后的效果

    1.学生音乐鉴赏兴趣提升,学习效果明显

    在音乐鉴赏学习情况部分问卷主要从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前 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先前调查的87名高中生中有超过40%的学生表示对音乐鉴赏课程不感兴趣,且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音乐鉴赏课程不重要。随着教学改革推进与音乐鉴赏课程的不断优化与改进,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道:“ 经过音乐鉴赏学习,你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有变化吗?时,被调查的61名2017级高中生中有77.05%表示通过音乐鉴赏学习对课程的兴趣大幅提高,22.95%得同学表示有些提高,2018级调查结果反馈结果与2017一致,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兴趣均得到了提升。在教学方式方面主要表现出教学方式日益丰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理论与背诵等不同方法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在学习效果方面,2017级同学中有超过95%的同学,2018级所有学生均表示通过两年音乐鉴赏学习,对打开视野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帮助。在喜爱的音乐种类调查中发现,通过音乐课程鉴赏学习后,明显发现,流行音乐依旧是高中生最偏爱的音乐类型,除此之外,2017级与2018级的同学们对于古典、美声、民乐、戏曲等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由此可知,音乐鉴赏教学通过两年时间的优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民乐、戏曲等传统音乐让更多学生喜爱。

    61d559e7599dd_html_54073fa9f041ba42.png61d559e7599dd_html_d6a09d150ae94472.png

    2.学生音乐素养与鉴赏能力显著提高

    在学生能力鉴赏上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分类,当被问道:“你现在能做到把不同区域、风格流派或表现形式的音乐做一些简单的对比吗?”参与调查的20名2018级同学中有16人表示能够区分不同区域、风格流派音乐,2017级也有55人表示可以。从调查结果来看,参与调查的81名2017级与2018学生在音乐分类中能够保证高于70%的正确率,仅有部分学生对于个别音乐知识不够熟悉,大部分同学对于中国民乐、民歌、京剧以及国外相关音乐作品一一对应,在接下来的外国音乐家时期与流派划分一题中,两个年纪的同样表现出较高的音乐知识储备素养,对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等各流派的音乐能够准确划分;同时对我国近现代音乐《送别》《走进新时代》《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能够高于70%的正确匹配率。近40%的学生表示可以从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等形式要素方面和同学简单交流分析音乐作品,大部分同学则表示对于部分熟悉的音乐可以,尽管进行了两年的音乐鉴赏学习仍然有个别同学完全不能掌握相关知识,由此可知对于个别同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划分并给予解决。此外,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聆听音乐时会跟着旋律哼唱,也有同学表示偶尔会哼唱,可见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与模仿能力。对于音乐的拓展学习来看,高于70%的同学表示自己在聆听音乐的时候会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情感内涵,仅个别同学完全不会去了解音乐创作背景,可见同学们不仅能够掌握音乐鉴赏课程的基本知识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与延伸。


    61d559e7599dd_html_d8aa24738ba1b406.png61d559e7599dd_html_6abcb0026f9044a4.png

    3.结论

    经过两年的音乐鉴赏课程教育,我校高中生整体音乐素养、兴趣爱好以及音乐能力均大幅度提升,音乐鉴赏教学让同学们了解到丰富的音乐类型,掌握了音乐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够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并感悟音乐作品的内涵与外延。此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知识。本研究分析了当前我高中生音乐鉴赏的学习情况以及能力培养现状,以期就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望能对高中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结语:音乐鉴赏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提升意义重大。在目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所以,应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应用模块化教学法,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促进音乐鉴赏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在音乐鉴赏中能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路鸣. 音乐批评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2]江俊琪.优化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0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