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模式的几点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学案导学”模式的几点做法

张继斌

鸡西市二十五中学 黑龙江省鸡西市 158100

为了实现我校教学的高效优质, 我校提出了“构建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课题,通过对课题的探究实施,找到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在现有资源条件下,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尽量满足每一个孩子成功的需要。

在进行备课时,需要认真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对课程标准进行一定的熟悉,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目的和要求来进行这一课题的导学案,在进行集体备课中,多名教学需要认真的进行研究,并从中找出问题的存在,并及时的对问题进行改进,然后给出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将新课程的知识进行导学案来向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导学案的引导下,来自己进行知识点的研究和分析。如果教学内容中存在着一定的难点,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时,在下课之前教师可以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布置新课程的作业,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

目前,第二阶段的实施阶段正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细化“学案导学”的每一个环节功能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中考要求的体现,教学模式的研究,我校的教师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确立了“学案导学”的基本模式:“检查预习——导入——知识回顾——质疑——小结”六环式教学法,下面以《碳和碳的氧化物》这节化学课为例,谈谈我在各环节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本单元知识的三个主要方面是:第一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第二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最多;第三关于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探究。复习宗旨是指导学生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巩固整合,使学生学得的知识形成整体有序的结构;同时,要拓宽知识面,提高运用能力和迁移能力。这些内容如果不利用学案指导复习是根本完成不了的。依据上述确立了学习的三维目标。

复习之前学生所有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零碎的,所以要采用多种活动导学,指导他们穿针引线,将零碎的知识整合。其二,本章内容是在刚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之后,学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是很熟练,教者设计让学生展示的平台并及时评点矫正,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的环节上,我利用学案的“预习环节”完成了一些碳单质的用途和性质的复习,学生在自学完成中体还会到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

我想复习课若单拿出那些枯燥的知识排列起来,不会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所以本单元的复习我引入了兴趣教学法,利用学案“《碳父和他的女儿》的故事导入” 故事中的情节,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在分析故事情节中自然的进入了“知识复习巩固和整合的环节”学生们一定会迫切的想知道故事中的问题的答案,会积极踊跃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之弦,在愉快中完成了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的复习;接着在学案中设计了《小精灵遇险》的猜谜活动,同学们会持续高涨的热情,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科学探究。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复习任务。对于二氧化碳的制取选择装置的探究中,我利用学案和多媒体采用对比法,在对比探究中体会装置选择的依据,同时在此设计了中考链接题,了解中考题型的特点,同时也为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对于本单元化学方程式的复习,我则利用学案设计了“化学方程式接力赛”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把复习课推向最高潮,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参与,大大的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从中也体会到了碳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内在联系。

在“反馈”环节中,我利用学案设计了层次题,一则广告用语同样不失兴趣;一个实验设计,两种解题的方法的探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大胆质疑是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一次锤炼,教师要有充分的心理和备课方面都要有充分的准备,预测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完成好这个环节。再由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中,完成了单元小结。

作业的设计也持续了本节课兴趣教学的特点,有能力的学生会自觉自己编写故事,体会利用故事记忆知识的乐趣。

板书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设计上体现了本单元的重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转化的方程式。

学生在进行自我研究时,教师可以根据问题来进行总结。将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重点的讲解。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教师进行点拨和学生进行解惑时。教师需要根据小组对问题的反馈和自己对于相关问题的寻找,来进行有效的总结。根据教师在课堂中进行信息的收集,帮助学生来进行有效的总结和分析,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从而使学生的所掌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并通过对比和分析以及综合,来将感性认知变成理性的认知,帮助学生掌握进行学习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变成“会学”,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在进行学习中的效果。

总之,这节的教学内容很多,是导学案大大的提高了我的教学的效益,在学案中不同的知识有相应的学法指导,为学生的自学,合作学习起到了指导的作用。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学案导学的优势:学生能利用学案中的预习内容进行预习,简单的知识,自己能自学完成的知识在预习中就完成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导入中的故事材料也可事先的引发下来,为学生在课堂上分析材料做了准备,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对故事材料的分析完成了知识的回顾,既不不是简单的重复知识点有增添了兴趣教学;利用学案导学设计的知识非常有条理性,它更明确了知识的结构,使知识点更有条理化,知识更系统化;学案导学摆脱了学生的学习的盲目性,学生能明确学习任务,课堂上大大的提高的学习效率;在学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已经自己学会了,学生合作能学会的也学得学得差不多了,学生不能自己学会的也有了初步的印象,课堂中不用面面俱到,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益,并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了教学知识点的掌握。

我们尝到了“构建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甜头,也有一些困惑,比如在准备导学案的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我们感觉很累。在继续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会进一步研究,让学生和老师真正的从繁琐的学习、学中解脱出来。真正的提高“教学效益”。同时,在导学案教学背景下,教师还需要拥有较强的课堂控制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学习活动中以学生为学习重点,以导学案为载体,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邓小兰.巧用学案导学的教学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08-109.

[2]廉志杰.由学案导学到和谐高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2):184.

[3]黄泽焕.学案导学 分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137.

[4]吴冰俤.农村中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04):18-19.

[5]陈祖艳.“学案导学”对“导学案”教学的启示[J].新教育,2015(03):50-51.

[6]刘宏.学案导学中集体备课环节的优化策略[J].新课程学习(下),2013(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