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宜“缓”不宜“急”----浅谈小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1

教学宜“缓”不宜“急” ----浅谈小学教学

王艳芬

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集团大磡小学

我们每个人都由童年走来,在成人的世界再去反观和研究孩子,按道理,我们应该很有经验,但是童年在我们的印象里,却只剩一片瑰丽的色彩,具象没有几丝。我们用了很多的方法去研究和关注我们的孩子,为他们服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种类繁多的学科科目…老师、学校、专门的教育科研团队都在为我们的孩子服务,我们的孩子多么幸福啊,但这样是否就完美了吗?我们还是觉得缺点什么,似乎还没找到童年世界的真实,神秘的童年时代,是一场美丽的梦幻,值得我们一直去追寻,追寻…

       关于孩子的培养,跟我们的学科成绩至少在表面的联系不是很直接,我们没办法用一张试卷去测出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各得多少分,没办法测出孩子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试卷成绩也不能充分体现我们的孩子是否具备了那么多我们期望他们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育走的有点举步维艰,考与不考都那么难。忽然想起那句由爱因斯坦转自于怀特海的名言:“所谓教育,是要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本领。”,教育真是很奇妙,当你执着于他的时候,他却跟你玩起了捉迷藏,作为教育的“神经末梢”——一线教师中的一员,我们也会被他迷惑,学科教学,教学任务,孩子的成绩,教学技法,教学相长,最好能教学两相欢,我们多么地忙碌呀,一线教师更多地被规定在他的学科科目和教学任务上,这是教育目前还无法去更改的一个现象,但规定了是否就能限制我们的思考,限制我们在教学中的自由呢?应该不会,很多时候“教师”这个职业会伴随我们很久很久,伴着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我们也由一个青涩的教育者变为一个有些“经验”的教师,他们决定我们很多时候的快乐和烦恼,如果我们只是追逐成绩,也许很快会教学两相厌,所以透过教学现象的表象我们更愿意追寻教育更内里的东西,跟随本章我们来细述那些隐藏在教学背后更应为我们所重视的孩子能力的培养:

      一、认知发展特征,主要有五方面的能力

       1、观察力,孩子的任何一种能力都有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过程,所以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特别是低段的孩子,需要你帮他排除干扰,引导他观察他应该观察注意的地方,到了高年级,要逐渐培养孩子观察的分辨力、判断力和系统化的能力直至完善。

        2、注意力,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们有很多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一定要珍惜孩子的“力”,不要让孩子眼花缭乱,疲于应付,这样对孩子真的是一种损伤,对他将来的学习也是百害无一利的。

         3、记忆力,学龄段孩子处在记忆最黄金的时期,所以一定要正确而充分的利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加强,特别是意义理解识记方面。

         4、思维力,思维力无疑是所有力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一个,杜威有一本专门阐述思维的作品《我们的思维》,思维确实值得我们一再地研究,对思维的体操——数学科目来说其重要性更毋庸置疑。

        5、想象力,简直就是创造力的代名词,当然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当“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想象更富于现实性”时,两者才有更多的一致性。

         二、人格发展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

        1、兴趣与动机,记得卢梭在培养爱弥尔的时候,特别注重分析爱弥尔做事的动机,培养他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个过程急不得,需要漫长的等待,等待孩子在认识、理解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慢慢地爱上它,教育者最怕急不可耐,需得点点从容…即使成绩让你的心焦虑也不可着急。

       2、情感,从婴儿时代的满足生理需要到一步一步长成有各种情感体验的孩童及成人,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体验的深刻性也在不断增强,不要抑制孩子的情感,要为它找到合适的抒发途径。
       3、意志,意志力是一个人做成事和做好事的保障,而且意志力并非朝夕可成,所以需要一点一点的培养,不可因慢而废。

       4、自我意识,自我从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开始,将伴随我们终生,这个自我将一直陪伴我们自己,所以对自己的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对一个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人格的基本形成。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这里提到的这么多的习惯真的很好很细致也很重要,每一种都值得我们去珍视和践行。

        上面细述了这么多我们该注意的孩子的能力的培养,每一样都不是那么容易可以一蹴而就的,教育在“缓”不在“急”,它不是我们今天教会了孩子几加几那么简单易明,需要我们用成人的耐心去浇铸,去培养,去用心……,苏霍姆林斯基曾等待一个“慢”孩子几年的时间,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这样一个“慢”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