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生课上课下更需“润”“悟”有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浅析中职生课上课下更需“润”“悟”有声

朱智胜

许昌科技学校 河南省 许昌市 461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想方法、定措施,实施“三全育人”,教师更是发挥教书育人职能,利用课上课下对学生实施教育。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教师,深感中职生教育的难度,深知对学生教育更需“润”“悟”有声。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把握好下雨时机与适当雨量,定有“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的美妙景象。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正如雨润万物一样,要达到好的育人效果,不仅需注意教育的方式,还要注意教育的内容、时机、态度等因素。

理解“润”意,走对育人之路。字典中“润”的注释:不干枯,湿燥适中;加油或水使不干枯。2021年7月份的河南,正值秋收作物生长发育需水高峰期,一场极端的特大暴雨,郑州国家观测站最大日降水量达624.1毫米,接近该站年降水量641毫米,相当于一天下了将近一年的雨。导致北部农区受灾较为严重,少量内涝不能及时排出的农田秋收作物减产或绝收。这不是“润”!土地变得干涸、禾苗变得发黄,零零星星的一点雨水远远不能解决旱情,这点雨水也不是“润”!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常识:瓷砖上的污渍、灶台上的油渍时间久了,我们很难很快地擦干净,但我们先用水或肥皂水泡一泡,就容易擦掉了。自行车链条生锈,很难转动,并且很费力气,长辈给链条抹上些机油,来回转动几下,就变得非常顺畅。这种“泡一泡”,我想这就是“润”吧!

掌握“润”意,育好德技人才。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宽容犯错学生,一次一次、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进行教育;他们“护犊子”般保护着自己在社会上受欺负的学生;他们面对家庭发生变故学生,释放出慈母般无私的爱;他们给予失足学生关心和爱护,对之不离不弃。他们全身心付出,得到了学生真心爱戴,成为了学生心中偶像、人生标杆,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批又红又专的技能型人才。我们面对的中职生总体情况是其文化课基础不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身上伴随着较多或者较为顽固的毛病,老师想要快速地去纠正这些是非常困难的,如何去“润”,“润”其什么,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设计“润”的内容,助其改变促其提升。

领会“悟”意,提升自身素质。育人过程中的“悟”是双向的,既有学生的省悟也有教师的反思,无论师生,自我省悟,都会促进自身素质的提升。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完成后,往往会让学生回去好好想一想,也就是让学生回去“悟一悟”。学生回去的“悟”其实就是对“润”发生氧化反应、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需的,而这个过程对不同人来说有长有短,它在于被“润”者认知的深浅和情感的感受。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都会录下视频,通过回放,查找发现自身问题,加深印象,纠正动作,这与我们教学中的反思原理相同。也正像我们参加的比赛一样,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教师在上完一节课,或与学生谈心后,也会进行一些反思,这是教师的“悟一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而真正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提高“悟”效,精准“润”的内容。学生”悟“的程度,取决于“润”的内容方式,教师”悟“的程度,直接决定“润”的效果。韩愈在《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我们自己所教的学科,也许学生不如我们,或者说我们闻道先于学生,但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学生在某个方面掌握的信息比我们要多,涉猎的领域或许比我们要广,那么,我们就要在如何去“润”上下功夫,精准设计“润”的内容方式,冲击其思想,直抵肺腑,“悟”出其真心,达到“润”“悟”预期效果。显然,给学生进行没有针对性的谈话、不注重方式的谈话,我们是不能“润”其心田,更不会有“润”“悟”好效果的。由“运动员回放训练视频”这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和运动员一样,符合自己的需求,能够愿意接受被“润”,主动去“悟”,正像是痛苦的病人对良医的需求;正像是饥饿的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正像是阴霾中的人们对阳光的需求;正像是久旱的土地对甘露的需求…

能“润”会“悟”,幸福教育人生。身边有不少老师对所教的学生摇头叹息,“毛病真多,屡教不改,说半天咋就说不到他(她)心里,咋就不改呢?满满的挫折感!”针对我们教育的中职生,如何创造成就感、幸福感呢?一是要有付出。教育学生我们要做足功课,贴合学生实际设计出“润”的方式和内容,选择恰当的地点进行交谈“润”心。要知道,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二是要会“悟”。既要能让学生去“悟”,又能督促自己主动去反思,反思自己的对与错,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更扎实做好学生工作奠定基础。立德树人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也是教师的重要工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是每位教师的毕生追求,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何不学习贯彻主席的“论持久战”,认真体会“泡一泡”,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的职业教育中,“润”其心,唤其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德正技高双馨人才,提高自己的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