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子游戏在学龄前听障儿童同伴交往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论 亲子游戏在学龄前 听障儿童同伴交往 中的作用

张强

山东省 新泰市特殊教育学校 271200


摘要:学龄前听障儿童亲子游戏是以听障儿童与家长为活动主体,通过家长和听障儿童游戏上的互动,让听障儿童与家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发展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特别是在学龄前听障儿童同伴交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发展作用。

关键词:听障儿童 亲子游戏 同伴交往


前言:学龄前听障儿童亲子游戏活动是家长与听障儿童同步交往互动,从而促进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认知和沟通等能力。在亲子游戏中,不仅家长与听障儿童之间要进行沟通,特别是在听障儿童同伴之间、家长和家长、家长和康复教师之间也要进行相互沟通,用适合的游戏活动和方法来促进听障儿童心理和语言的发展。

一、亲子游戏是听障儿童同伴之间进行沟通交往的桥梁

营造轻松、安全、愉快的环境氛围是家长与听障儿童间、康复教师与听障儿童间进行有效互动的前提。只有让听障儿童感到安全、愉快和轻松,他们才能增强自信,在活动中将自己大胆地表现出来。

家长是儿童的启蒙老师,也是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最亲近的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对家长言行举止的观察而进行的,康复教师可以通过教会家长与听障儿童沟通的方法,特别是让他们加入到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游戏中去,家长要对听障儿童作语言和动作的演示,让孩子相互之间学会感受语言音调和节奏的变化。

、亲子游戏发展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认知能力

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儿童在2岁之前主要是凭靠感觉和动作去感知和探索周围的世界,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是他们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3~6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听障儿童开始用表象来代替外界事物,重视外部活动,他们在这一阶段的思维有一定的具体性、自我中心性、可逆性和刻板性,所以,给听障儿童提供同伴交往的活动机会是鼓励他们主动去学习的重要条件。在亲子游戏中,家人要考虑到听障儿童的的认知特点,让在不同的环境中去体验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上带来的体验,3~6岁是听障儿童是对事物认识的概念和学习的重要时期。

6岁后听障儿童能够通过常见类的概念知识将同类概念进行比对和整合。听障儿童不同的学龄的认知能力发展的速度和程度不同,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的训练活动要遵守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对听障儿童初级的认知训练为颜色、数字、形状、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在对他们进行中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前还需对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反复训练,为信息编码能力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当听障儿童的信息编码能力经过适当的训练后才能转向更高一级的组织策略能力的辅导。

亲子游戏中提升听障儿童同伴交往表达能力

参与、体验和实践的综合构成了我们的生活,将课程内容生活化指的是康复教师从生活中选取教学材料,且这些材料要贴近听障儿童的生活,在听障儿童认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让生活素材对听障儿童同伴交往发挥积极的作用。

为了让听障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使用语言,且在听障儿童同伴交往中能够集中注意力,亲子游戏是最优的选择。康复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在游戏中喊“开始、停、继续、结束”等方式让听障儿童根据不同的指令做出与指令相对应的动作。也可以在游戏中将声音的控制权交给听障儿童,由他们发号指令并由他们裁定指令与动作是否一致,这样的游戏通常是儿童最为喜欢的。

儿童都喜欢让静态的东西动态化。康复教师可以让家长指导听障儿童与同伴一起进行捏橡皮泥的游戏,或者一起做不同颜色和不同图案的风车,在做的过程中,家长要适时地告诉听障儿童关于物体的颜色、形状、名称和状态等,让听障儿童在亲手操作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亲子游戏中增强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语言环境

听障儿童对事物的学习是十分艰难的,特别是对语言的学习。一方面他们有在自己世界里的美好想象,而另一方面他们却难以具体、生动、细致地表达心中想要别人知道的。

听障儿童要熟练掌握语言的表达就要经过对语言的反复运用。在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亲子游戏中,家长要尽可能多地给听障儿童创造说的机会,例如,家长可以和听障儿童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输了就要唱歌的游戏,让听障儿童在与人进行语言的交流中感受到乐趣,并让听障儿童有说话的愿望。在游戏中,听障儿童在不同的场景和角色扮演中通过对家长语言、方式方法的观察进行对语言的感受和学习。

五、亲子游戏促进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语言发展

在亲子游戏中,家长与听障儿童间的关系是相互平等的,每一个游戏任务都要经过听障儿童双方努力去完成,家长在游戏中积极配合听障儿童的游戏需求能够增强听障儿童的自信,给听障儿童带来成功的快乐。双方家长均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游戏,注意不断教会听障儿童同伴之间、与他人之间交流的信心和技能,对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全面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结:

在对听障儿童进行的同伴交往亲子游戏中,要注意对听障儿童在活动学习中进行潜能开发,并采取多种游戏方式和教育方法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引导和辅助,如色彩鲜艳的玩具或者操作性比较强的实物。康复师要请家长主动配合训练内容和互相交流沟通听障儿童的日常情况。要注意对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观察评估,尽量让他们在游戏中减少挫败感,引导家人鼓励他们尝试和操作,做到听障儿童康复治疗中的游戏互动与综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力.亲子游戏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2,10(3):213-214.DOI:10.3969/j.issn.1672-4933.2012.03.012.

[2] 罗薇,王段霞.听障儿童康复教师与家长沟通中的共情[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1,(6):38-40.DOI:10.3969/j.issn.1672-4933.2011.06.010.

[3] 杨家哗,杨超.刍议转衔对听障儿童康复的几点启示[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5):40-41

[4] 魏霜,黄昭鸣,陈茜等.前语言期听觉言语康复在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性[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4):27-29.

[5] 王丽.情感教育在听障儿童康复中的作用及运用[J].教育界,2011,(19):16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