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杨小红 徐惠梅

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防治。方法:将8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风险预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满意度、服务风险、信任风险、人员风险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患者中应用风险预防护理,可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预防;处理方法

妇产科是护理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使用预防风险护理,尽可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能够减少护理事故的出现,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从而减少护理纠纷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对护理满意。本文中选择80例妇产科疾病的患者,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妇产科疾病的患者,其中实验组中女性为40例,年龄/年龄均值为:19岁到82岁、(25.71±1.72)岁。对照组中女性为40例,年龄/年龄均值为:20岁到85岁、(25.75±1.61)岁。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在实验组中使用预防风险护理。(1)定期对护士进行风险护理概念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分析日常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规避风险。(2)对护士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能够在护理过程中承担自己的法律责任,规范护士行为,详细记录护理操作过程,严格按照公司章程和规范操作,并定期对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测,发现护理问题及时反馈。(3)建立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对护士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加强患者沟通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护理态度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减少护理纠纷。(4)加强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制定各种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护理操作规范,将质量考核结果与绩效、选举挂钩,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5)各部门要确保护理人员数量,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自觉开展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教育活动,开展风险教育,从而预测可能的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此外,还应加强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使护理文书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录,确保记录的可靠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满意率,服务风险,信任风险,人员风险等风险发生率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测。P<0.05,那么差别较大。

2结果

2.1两组护患纠纷以及护理差错的情况

两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相比,差异较大(P<0.05)。

2.2两组的护理满意率的情况

两组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异较大(P<0.05)。

3讨论

作为威胁孕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导致生产风险的因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上述因素相互影响,导致孕妇生产风险[3]。临床上常用催产素来预防生产风险,但催产素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大剂量的催产素会引起不良反应,如高血压、水钠潴留、低血压和心律失常。

催产素可以预防生产风险。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它可以通过加强子宫肌肉收缩和压缩血管来止血。益母草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刺激平滑肌,促进血管收缩,达到镇痛止血的效果。益母草注射液的止血效果优于催产素。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收缩、调节激素水平、止血、镇痛、调节月经的作用。催产素与益母草注射液合用可减轻产妇宫缩引起的疼痛,止血效果明显。

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需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内容、妇产科对护理人员的最低要求,设置相应的岗前培训计划。考虑到妇产科护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所以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落实老带新计划,一位高年资护士带领一位新护士,期间其他高年资护士也可为新护士提供相应指导与帮助,让护士能够在岗前培训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的护理技能,掌握更多护理技能,逐步胜任妇产科护理人员这一岗位。其次,考虑到护士也有继续发展的愿望,医院还需基于各个层级护士的技能与要求,明确助理护士、责任护士、专科护士、主任护师、护士长等层次必须掌握的技能,在科室内定时举办相应的技能培训活动,让有进取心的护士自主参加技能培训,学习更多护理技能,逐步挑战自己,为晋升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科室还需定时举办职业道德培训活动,重点阐述护理工作对患者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定时总结科室护理风险事故,分析风险事故的发生原因,提升护理人员的警惕心与责任心。

完善健全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科学排班制度。患者的特殊性导致每一班护士均需具备较强的护理能力,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优良护理,才能保障患者顺利恢复健康。所以,科室需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数量与实际层次,科学制定排班策略。如科室内实施三班倒制度,若主管护师、专科护士、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的比例是1:2:2:3,那每一班护理人员均需按照这一比例设置,保证随时随地均有主管护师、专科护士为患者提供专业性较强或是难度较高的护理服务。第二,激励制度。想要保障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则需结合科室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并在科室内落实这一制度。如不同层次护士的薪资均存在差异,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护理技能培训,让自己逐步成为高层次护理人员。选拔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作为护理质控小组成员,不定时深入临床,了解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及时统计护理风险事故,基于相关护理记录,给优秀护士发奖金,在评优评职称时优先考虑这一类护士。

结论

综上,在妇产科疾病的患者中使用预防风险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秦光霞.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03):48+50.

[2]华灵燕.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2):204-205+208.

[3]张宏毅,张丹丹,战婷婷.浅谈细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2):86+117.

[4]王海荣.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0):10.

[5]黄懿,刘瑞华.妇产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感染问题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198-199.

[6]梅梓婷.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0):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