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及前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及前景分析

许春霞

身份证号码: 37080219690502**** 济宁市建设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摘要:建筑工程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在此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更先进、更环保,解决了资源浪费和空气污染的问题。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但由于国内装配式建筑兴起相对较晚,相关制度和标准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如缺乏招投标操作程序、没有成熟评标方法等。通过总结国内外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前景

引言

基于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分析,首先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其次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实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进而使得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促进建筑行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1装配式建筑概论

1.1概念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作业中。与传统的大批量现场作业不同,装配式建筑施工是在制造厂进行构件加工,制做好各种建筑专用配件,诸如墙板、楼板、楼梯等,然后,将其运送至相应的施工现场,再采用组装技术完成建筑施工。此项技术简便、高效、且具精准性,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2特点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主要有三:第一,装配式建筑构件种类繁多,包括外墙板、空调板、楼梯、阳台和叠合板等。第二,节能环保并且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第三,构件标准、生产效率高,使得装配式建筑性价比高。

1.3种类

装配式建筑包括五大类,分别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升板升层建筑。砌块建筑是利用预制的块状材料,砌成墙体后形成装配式建筑,其具有造价低、操作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应用较为广泛;板材建筑则是由大型内外墙板、楼板以及屋面板等预制好的材料装配而成,此类建筑可扩大建筑的使用面积,提高劳动生产率;盒式建筑不但在工厂内部完成结构组装,还附加了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构件,吊装后直接接线便可使用,安装速度快且操作简单;骨架板材建筑由预制的骨架和板材组成,适用于轻型装配式建筑;升板升层建筑适用于场地受限的地方,升板建筑每层的楼板在地面时,预先安装好内外墙体,进而实现装配。

2装配式建筑存在问题

2.1装配式结构基础不足

对于装配式建筑,预制板块连接点设计是否稳固和施工质量是否达标是重中之重。结构的稳固体现了建筑的整体性能和防震抗压性,因此对结构连接点有较高要求。

2.2技术体系不完善

我国装配式建筑各分支体系发展并不完善。前期对装配式建筑整体设计精度及造价模型信息化不准确;中期建筑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体系质量控制有待加强,运输构件因材料重量和尺寸较大,对人员要求高;后期运营维护是否及时,也需关注。

2.3标准规范不完善,扶持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并不容易,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等方面心存疑虑。装配式建筑在国外发展多年,技术成熟,普及率较高,但国内发展较晚,相关配套政策和规范标准不够完善,推广力度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市场未能进入快速增长期,前期投入资金大等因素也让大部分企业望而止步。

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3.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注重对构件的管控

对于预制房屋的高质量要求。因此,为解决构件问题,本项目应严格控制零件质量。应对项目管理零部件的供应做出相应政策,着重于制造商的选择,并确保公司谨慎设计合格的制造零件。此外,制造商和备件的声誉很好,这样,可以避免使用不符合条件的物品。组件在出厂前经过检查以确保它们符合质量标准。此外,该项目加强了对组件的管理,注意存储物品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安全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损坏。

3.2提升建筑整体设计的合理性

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对于建筑项目的整体设计建筑施工的人员应该要进行重视,在整体项目的设计工作当中有效地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具体实施时,对于BIM技术的强大性能,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应用,这样在进行施工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对施工的图纸建筑进行仿真模式的建立,进而可以使得目前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对于BIM技术的可视化窗口,有关的设计人员也可以进行利用,这样可以使得建筑工程设计的难度有效的降低。并且现阶段对于整体设计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技术人员应该要格外的重视,及时调整图纸,这样对工程的施工阶段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施工人员可以依据施工图纸上面的要求来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进而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圆满完成。

3.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对预制构件的生产进行严格管理

在预制生产过程中,通常将钢坯模板放置在每个基座上,并用作钢筋的相应角钉。对于门,窗和其他组件,应选择合适的标准形状,并且钢质侧面模板的质量应安全可靠,应特别注意钢边缘的保护层,钢框架的安装必须精确且稳定。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仔细监测浇筑混凝土的质量。注意浇筑的温度必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再进行浇筑。如果预制零件变形或损坏,将及时进行维修程序。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检查模具孔的状况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对其进行改进:安装垫圈后,将流动的物料均匀地喷涂在零件的正下方,检查混凝土破裂的时间和阻力;拆卸时,请勿用力过大,以免损坏角落或物体。拆卸时应遵循“多次轻捶,严密检查,及时处置”的方针;组件制造完成后,员工必须仔细评估产品规格是否符合设计项目的要求,质量和强度是否符合标准以及是否需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精细加工处理。

3.4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进行技术推进

技术发展首先应促进技术研究、开发和创新,确保引进、传播和使用先进技术,开发用于热学研究的防裂和防泄漏技术,预制外墙和预制墙的合成生产技术,推广用于生产预制电力设施的相关新技术,环保技术,用于在瓷砖前运输大型物体的预制技术等。由于预制建筑物抗震性不足的缺点,有必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研究。最近对各种类型的预制建筑物和预制结构的一般防震特征进行大大小小的研究,现有系统结构的结果,设计规范和设计交付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进行修改和更新。各种系统的设计结构,组件和组件设计,制造标准都需要改进。还需要通用和标准化的区块链技术制定准则,以促进预制件的整合。

4中国装配式建筑前景分析

近年来,中国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能解决传统建筑的各项缺陷和弊端。但由于中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与传统现浇筑式建筑相比较,建筑成本较高,这点就严重地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长效发展。随着经验的不断总结以及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造价高和机制问题也会进一步解决和优化。现中国已正式出台了关于推动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指导建议,并提出在未来将对绿色装配式建筑进行大力推广,绿色装配式建筑已经全面迎来了高速发展新时期。

结语

较传统现浇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缩短建设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污染小等亮点,随着国家扶持力度加大,将工业化生产方式引入建筑行业中,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焦点,未来装配式建筑将占据中国建筑市场的主要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全宾.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2):238-240.

[2]孙利.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居业,2021(2):78-79.

[3]郑智元.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1(5):56-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