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中差生的转化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9
/ 1

小学语文学科中差生的转化方法

高淑华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二实验小学 (山东 德州 )251100

我自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以来,在每次接任的班级中总是存在一部分“学业不良”的后进生。这些差生产产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它涉及教师和学生乃至家庭与社会。诸多因素。追本穷源,造成差生的基本因素仍然在教师,不少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看重对优等生的培养,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缺乏应有的责任心,致使原有的差生更差,新的产生不断产生增加。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如何转化差生呢?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禁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要让学生学好,教师不仅应当具有在课内课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技能,而且应当具有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让学生从心里感到教师是他们最值得信赖的知识的传授人、生活的体贴人、人生的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高屋建瓴地掌握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努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阅读分析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书写能力等方面的语文教学能力。自觉地把转化差生的工作列入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情况是基础

教师只有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才能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致于“对牛弹琴”。所以教师要经常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差生的情况,特别是要摸清差生在语文知识方面的缺漏和造成的原因,以便根据差生的具体情况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解决号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

  1. 发现闪光点,激发求知欲是前提

差生的优点、长处往往被短处、缺点所掩盖。教师能否从差生身上发现闪光点,捕捉教育良机,拨动学生心弦,调动起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这是搞好差生转化的必要条件。只要教师在感情上亲近差生,在言行上关心、信任差生,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鼓励、肯定,就能同差生建立起团结、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差生转化。

  1.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鲜明的思想性、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去吸引学生,挖掘学生潜力。上课目的要明确,教法要得到,既搞好师生的双边活动,又搞好学生的多边活动;既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既传授知识,又开拓思路,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加强学法指导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奋斗目标,特别要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多为差生提供问答、板演、观察、思考等各种动脑、动眼、动手、动口的训练机会,随时纠正差生学习语文的不良习惯。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仅要符合大纲和教材,还应要求明确,分量适中,难易适度,有助于复习、巩固、加强理解所学知识。使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六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同学生家长及其他教师密切合作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共同携手搞好差生转化工作,但应把“鼓励、鼓劲”作为主要宗旨,杜绝以向学生家长“问罪、告状”和加大作业量、搞题海战术的方法压学生,做到热情帮助与严格要求有机结合。

七、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还要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转化差生要坚持长期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让差生跟优生自愿“结对子”,一个学习较好的学生带动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促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八、启发诱导,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认识事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部分差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语文课深感困难。因此,学习情绪低沉、兴趣淡薄,致使成绩每况愈下。对这部分差生我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耐心引导他们由浅入深的学习掌握语文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我经常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他们回答,并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动员他们不懂就问,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我总是耐心听后请优生“释疑”,我在做画龙点睛地讲解。同一个问题,哪怕提问几遍,我也心平气和地逐一回答,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对于差生在练习和作业中出现的差错,我从来不批“×”了事,更不横加批评,而是当面辅导他们,逐步订正,指导他们能说出正确的答案为止.。

实践证明,差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较长时间形成的,不能指望一两次就能改正过来,让爱心浇灌明日的花朵,抓住“施肥时机”,差生也能争纷夺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