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在流行性眼角结膜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糖皮质激素在流行性眼角 结膜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张艳君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150300

【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糖皮质激素在流行性眼角结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眼角结膜炎患者中,随机选取70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名。参照组予以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结果 参照组中有效22名(62.9%),无效13名(37.1%);观察组有效33名(94.3%),无效2名(5.7%)。观察组患者的结膜伪膜疗效较参照组有明显提高。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中有效20名(57.1%),无效15名(42.9%);观察组有效32名(91.4%),无效3名(8.6%)。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下浸润疗效较参照组更为理想。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炎症消退时间大幅度低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0.0%)显著低于参照组(48.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皮质激素在流行性眼角结膜炎中更为对症,是一种更为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并发症得到抑制,并缩短治疗周期,被广大医患所接受。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流行性角结膜炎;糖皮质激素;抗病毒;治疗效果


流行性眼角结膜炎又被称为“流行性红眼”,是由于病毒感染侵及结膜角膜而导致的疾病,临床以急性角膜、结膜疾病最为常见[1]。该疾病发病不受地域、季节限制,大多患者自身会建立自愈机制,但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在角膜上留下病变痕迹,多呈灰白色圆形或形成角膜浑浊,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2]。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70名流行性眼角结膜炎患者,分别在用不同治疗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行性眼角结膜炎患者中,随机选取70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名。参照组中21名男性,14名女性,年龄15至65岁,平均(35.4±5.8)岁;观察组中22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15至66岁,平均(36.1±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数比对没有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

1.2治疗方法

1.2.1参照组

予以常规抗病毒治疗。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每2小时滴1次,每次1滴。

1.2.2观察组

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更昔洛韦滴眼液用量与参照组相同,每次滴眼10至15分钟后,滴用1.0克/升氟美童滴眼液,每天4次,每次1滴,每使用5天减少1次用量,直至停药,遂对患者进行眼压检测,同时对治疗后结膜伪膜、角膜上皮下浸润情况进行详细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将计数数据表示为百分比(%),并使用X2检验。测量数据表示为“61cad5ce06783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采用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结膜伪膜疗效对比

参照组中有效22名(62.9%),无效13名(37.1%);观察组有效33名(94.3%),无效2名(5.7%)。观察组患者的结膜伪膜疗效较参照组有明显提高。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结膜伪膜疗效比较 [n(%)]

组别 例数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35 22(62.9) 13(37.1) 22(62.9)

观察组 35 33(94.3) 2(5.7) 33(94.3)


2.2两组治疗后角膜上皮下浸润疗效对比

参照组中有效20名(57.1%),无效15名(42.9%);观察组有效32名(91.4%),无效3名(8.6%)。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下浸润疗效较参照组更为理想。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角膜上皮下浸润疗效比较 [n(%)]

组别 例数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35 20(57.1) 15(42.9) 20(57.1)

观察组 35 32(91.4) 3(8.6) 32(91.4)


2.3两组炎症消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炎症消退时间大幅度低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0.0%)显著低于参照组(48.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消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61cad5ce06783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

组别 例数 炎症消退时间 并发症

参照组 35 22.7±2.9 17(48.6)

观察组 35 8.3±1.6 0(0.0)


3讨论

在眼科门诊中流行性角结膜炎十分常见,该疾病多是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不注意眼部卫生,很容易患此疾病。常规的抗病毒治疗是必要手段,以消炎、消肿为主。更昔洛韦滴眼液是一种常见的抗病毒滴眼液,该药物具有消炎作用,针对流行性角结膜炎的急性病毒感染出现的急性滤泡性特征,对结膜囊起到一定的抗菌效果,但单一使用抗病毒药物效果并不理想,且治疗周期长,易复发,因此结合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毒、抗炎、抗休克的作用,之所以称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人们最早对其的认识在于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方面[3]。糖皮质激素是加速消退炎症,减少组织浸润、水肿、渗出的有效药物,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眼部的症状[4]。

本研究表明,参照组中有效22名(62.9%),无效13名(37.1%);观察组有效33名(94.3%),无效2名(5.7%)。观察组患者的结膜伪膜疗效较参照组有明显提高。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中有效20名(57.1%),无效15名(42.9%);观察组有效32名(91.4%),无效3名(8.6%)。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下浸润疗效较参照组更为理想。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炎症消退时间大幅度低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0.0%)显著低于参照组(48.6%)。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在流行性眼角结膜炎中更为对症,是一种更为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并发症得到抑制,并缩短治疗周期,被广大医患所接受。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朕.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16):2226-2227.

[2]张星宇.糖皮质激素眼液在流行性角结膜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2019(20):277-277.

[3]张丹凤,张河.0.3%玻璃酸钠眼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19,41(9):1172-1174.

[4]王宏杰.糖皮质激素眼液在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8(5):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