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电气安全评价的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住宅建筑电气安全评价的方法分析

李秘

大庆亚兴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3

摘要:现代民用住宅电气系统以电能、电子、电气设备及电气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对住宅建筑环境的改善,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技术科学,是将电气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安全;评价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火灾因素日益增多,火灾发生几率和防控难度逐渐增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根据国家消防局统计数显示,2016年全国共接报火灾31.2万起,亡1582人,伤1065人,直接财产损失37.2亿元,其中住宅火灾死亡1269人、伤713人,占到因火灾亡人总数的80.2%。通过消防部门统计的数据来看,发生火灾的直接原因中,因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等引发的火灾占总量的30.4%,尤以电气火灾最多,住宅类电气火灾已经成为我国火灾防治的重中之重。目前,电气安全在住宅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但是在交付使用后,往往由于后期检查标准和评价方法缺失,使危险源或潜在危险源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导致灾难的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根据其他领域的电气安全评价方法以及使用情况,简要提出几种适用于住宅建筑电气安全评价的方法,不同场所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1、电气安全评价概述

电气安全评价是指依据与系统工程有关的一些理论以及方法,对电气各步骤中可能潜在的一些危害因素进行相关的评定预估,然后根据评估出来的指标和结果辨别电气中是否存在危险的因素,并结合具体的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对策和有效的建议,这也为之后制定安全防范的方法打下了基础。电气的安全评价因素是评价方法里面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影响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应该在严格按照科学性、全面性等相关原则下,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综合论事故模式所认为的观点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事故的发生和所造成的结果都是存在一定原因的。事故是社会、管理和危险这三种因素被一些偶然性的事件所触发而导致的。

2、住宅建筑电气安全评价的影响因素

2.1电气环境

电气环境是在电气施工期间对安全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分为自然和非自然因素两种。自然因素包括常见的雷电、静电等,非自然因素指施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及相关的电气安全管理工作。电气环境对电气安全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可以通过优化施工技术手段的方式来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系数。

2.2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接触这些电气设备,因此,电气设备自身的的安全性对企业的电气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企业的电气安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将对电气设备自身的安全评价作为重点工作。

3、电气安全评价的具体方法

在住宅建筑电气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进行电气安全评价工作时,要针对电气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和电气生产环境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选取合适的电气安全评价方法,提高电气安全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形成完善的电气安全评价体系。(1)安全检查表法。根据住宅建筑电气安全标准的相关条例规定,安全检查表法是进行电气安全评价的基本方式之一。首先,安全检查表法是根据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内容编排和制订项目检查表,是当前使用范围最广、实际操作最简便的安全评价方式,常用于对表内列举出的评价要素进行逐项评价,将检查结果用“对或否”来表示,是评价系统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要素,有实行“一票否决”的权利。其次,安全检查表法在实际应用期间对电气安全问题做出准确评价,弥补电气安全评价人员专业知识的不足,丰富评价人员的管理经验,涵盖与电气生产管理相关的风险因素,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最后,安全检查表法在应用上无法对电气安全做出定量评价,影响安全评价工作的准确性,施工人员为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对安全检查表法进行改进,完善安全检查表法的评价流程,为顺利完成电气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持。(2)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是分析电气设备运行故障的主要方法,在电气设备运行期间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故障类型选取要分析的故障进行逐层分析,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用模型图表示出来。事故树分析法是对住宅建筑电气安全危险源进行排查和分析的方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利用特殊的逻辑符号对事故的发生源与事故发生条件的关系进行集中展示,明确事故类型及特点,便于施工人员根据电气事故发生原因对电气安全进行有效评价。(3)模糊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电气安全评价工作的开展起到重要作用,其应用原理是利用模糊关系合成的方式从多个方面对电气安全因素进行评价,将电气设备与电气生产管理环境的安全系数及安全等级结合起来,对电气安全问题形成综合性评判,利用数学知识对影响电气安全的因素做出总体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系统性强、评价效果好的特点,能够将电气安全评价过渡到安全因素评价,有效排除了电气故障,有利于形成科学可靠的电气安全评价结果,提升住宅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4)预先危险分析法。预先危险分析法是住宅电气安全评价的重要方法,是指导技术施工人员对住宅电气安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的主要途径,其具体工作内容主要围绕住宅电气安全问题展开,对电气装置的设计、施工、生产和维修等环节进行提前预测和分析。一方面,施工人员在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法时要对电气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电气设备的故障类型进行宏观分析,利用科学的预测方式,通过精密的电气检测仪器对电气设备的基本生产装置及其安装流程进行预先分析,有效辨别设备的危险部位,概括电气装置的主要危险类型和危险特征,利用技术手段将设备故障予以排除,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居民日常工作生活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预先危险分析法在电气安全评价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其主要功能包括识别与电气系统相关的主要危害、鉴别和探究电气设备或电气装置产生危害及故障的原因、对电气事故后果进行科学预估、针对电气设备安全提出消除设备故障的具体措施、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设备安全问题,为居民生活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实现科学技术与电气排障工作的有机结合,提高住宅电气设备的安全系数,维护良好的设备运行环境,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住宅建筑电气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团队在电气施工期间必须对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和处理,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另外,施工单位要将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与预先危险分析法相结合,采取多重措施,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并给用户营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GB51348—2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S].

[2]衣光照,王磊鑫.建筑电气设计节能的原则及途径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9):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