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跃

西安 630 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9

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0例甲状腺瘤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改良小切口手术;甲状腺瘤;传统甲状腺手术;

前言

甲状腺瘤为临床常见疾病,常采用甲状腺手术治疗,在术后颈部留有6-8cm手术疤痕,对患者外观形象产生影响,部分患者因此感到自卑,进而影响日常生工作与生活[1]。在1999年,改良小切口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随后,临床深入研究改良小切口手术,通过不断尝试与创新,该技术逐渐应用成熟,损伤更小,且受益更广[2]。本文将以近年来8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80例甲状腺瘤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2019年5月。参照组中,男、女各21例、19例;最小龄为40岁,最大年龄为62岁(52.98±3.79)岁。研究组,男、女各20例、20例;最小龄为41岁,最大年龄为64岁(52.87±3.13)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疾病;资料齐全;认知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药物过敏;精神异常;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位体位,实施全麻操作,头部后仰,并将肩部垫高,甲状腺区域充分暴露。在患者的胸骨切迹的上方约6cm处,做一小切口,随后纵切颈白线,将肌肉切开,充分暴露肿块。结合肿块大小、体积实施切除操作,在切除以后,行止血操作、缝合操作等,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预防切口感染。

给予研究组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指导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位体位,实施全麻操作,头部后仰,并将肩部垫高,甲状腺区域充分暴露。以皮肤纹理的走向为基础,由颈前方中央位置的锁骨上方1cm左右处,做一长约为4cm小切口,随后将带状肌逐层打开,取鼻内镜放置,并在鼻内镜的辅助下,自下而上,对甲状腺进行分析,甲状腺上级充分暴露,使用超声刀将病变组织切除,在切除以后,使用超声刀进行止血,随后实施缝合操作,并留置引流。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随后详细记录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对比分析。最后,评估术后疼痛程度,使用VAS量表进行评估,共0-10分,随着分数的升高,患者则越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P<0.05,则形成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X±S)

组别

n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住院时间(天)

研究组

40

42.38±5.18

41.38±3.29

4.38±0.76

6.76±1.54

参照组

40

72.29±6.34

64.47±3.38

6.87±0.83

8.83±1.51

T值

/

5.7833

5.8937

5.8555

4.5232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术后并发症比较

参照组40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4例(10.00%),其中感染3例,甲状腺功能异常1例;研究组40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0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X2=4.5232)。



3 讨论

甲状腺瘤属于甲状腺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以良性居多,部分患者为恶性肿瘤,需在早期实施切除治疗,治疗效果显著[3]。临床在治疗甲状腺瘤时常采用手术治疗,在传统甲状腺手术中,需在颈部做一长为6-8cm手术切口,极易形成手术瘢痕,创伤较大,且对患者的美观产生影响[4]。相比于传统甲状腺手术,改良小切口手术不需要将颈前肌肉切断,仅仅需要在颈白线至甲状腺处做切口,不会产生颈前浅静脉处手术瘢痕,创伤较小,且手术瘢痕较短,使得外观影响极大程度的减少。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止血操作、病变组织切除操作等均需使用超身高完成,可促使患者痛苦有效缓解,术中出血量减少,有效预防感染,手术安全性高,且创伤较小。另外,改良小切口手术手术中以小血管为主要损伤部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出血量[5]。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低位小切口治疗,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表明改良小切口手术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治疗时间,且创伤较小,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研究结果中可见,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均证实了甲状腺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时,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恢复,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甲状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韩茜.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0):52-54.

[2] 张彩霞. 甲状腺瘤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健康必读,2021(25):80-81.

[3] 吕德平,肖会能,杨玉玲,等. 改良Miccoli术与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手术效果及预后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1):82-84.

[4] 郭红. 研究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和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9):33-34.

[5] 刘发.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对比[J]. 特别健康,2020(1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