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吸入治疗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反应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7
/ 2

激素吸入治疗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反应性分析

刘燕

云阳县人民医院,重庆市云阳县, 404500

【摘要】目的:分析激素吸入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临床反应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纳入治疗的80例患有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和治疗组(40例,使用常规药物+激素吸入治疗),分析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气道反应性指标数据以及治疗后相关肺功能检测数据。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一定好转,但治疗组使用常规药物加激素吸入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方法治疗的有效率,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P<0.05),治疗组患者气道反应性数据检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当中,使用激素吸入治疗方式可以增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肺部功能,具有良好的治疗预后,提升了患者气道反应性,有极其良好程度的治疗安全性与疗效。

【关键字】激素吸入;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临床反应性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临床常见疾病,支气管扩张一般会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症状,而支气管哮喘一般会导致患者呼吸道阻塞,呼吸道痉挛等症状,当两种疾病同时出现时,二者会相互作用,进一步导致患者呼吸道功能异常,影响患者呼吸道健康[1-2]。当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出现时,临床上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而激素吸入治疗则可以取得不错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呼吸道异常反应,对患者呼吸道功能有一定恢复作用,疗效较为明显。本院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共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对不同组采用激素吸入方法与常规方法分别进行治疗,现就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1年内收治的80例患有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满足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且均被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年龄范围为19-76岁,平均47.54±5.22岁,)和治疗组(40例,年龄范围为18-74岁,平均46.14±6.12岁,)。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病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完全知情,并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此次研究。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进行治疗,对患者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解除患者呼吸道痉挛症状,然后对患者辅以一定量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除此以外,两组患者还进行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还进行激素吸入治疗,使用倍氯米松雾化液每日3次,每次喷雾吸入2次。两组患者在治疗两周后进行疗效对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肺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无并发症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如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有效:患者治疗后,肺部功能有一定改善,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出现减轻;无效:患者病情在治疗后无变化,部分患者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出现一定程度的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对两组患者进行气道反应性指标对比,分别对两组患者气道呼吸传导率,气道呼吸阻力,气道高反应三种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对患者治疗后的肺部功能进行检测,统计之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分析

在对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后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治疗组

40

24

14

2

95%

对照组

40

14

17

9

77.5%

χ2

-

-

-

-

5.1647

P

-

-

-

-

0.023


2.2患者气道反应性指标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气道反应性指标治疗组患者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 治疗组与对照组气道反应性指标61c91e8c94182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例数

气道呼吸传导率(%)

气道呼吸阻力(%)

气道反应性(分)

治疗组

40

84.75±9.44

164.41±18.74

0.72±0.37

对照组

40

41.25±4.12

451.23±67.27

1.27±0.86

t

-

26.7108

25.9769

3.7897

P

-

0.001

0.001

0.003

2.3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肺部功能检测数据,治疗组患者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61c91e8c94182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组别

例数

FEV1

PEF

FVC

治疗组

40

2.75±0.27

2.54±0.21

3.42±0.41

对照组

40

2.14±0.26

2.17±0.19

2.51±0.79

t

-

10.2925

8.2631

6.4663

P

-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支气管扩张与支气管哮喘均为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二者有不同的临床表征以及治疗方式,支气管扩张与哮喘合并后患者在病情表现上更加复杂,两种疾病互相作用不断影响,使得患者病情极其容易恶化,临床治疗时常规治疗方式效果不佳[3]。合并后患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难以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因此现在常使用激素吸入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支气管扩张患者呼吸道感染会破坏呼吸道粘膜,气管内容易出现大量分泌物,影响患者呼吸,而哮喘患者自身就有一定程度呼吸道困难,相互影响难以治疗。本次研究对使用常规治疗方式与使用倍氯米松气雾激素吸入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对比,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使用倍氯米松气雾激素治疗。倍氯米松是一种强力有效的激素,对患者支气管分泌物有相当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支气管粘膜肿胀,具备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对过敏介质有一定的阻滞作用[4]。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激素可以有效地到达患者病灶,在短时间对患者病灶部位沉积到一定浓度,达到治疗目的,增强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使用激素吸入的方式,相比于常规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比较患者的气道反应性指标状况与肺部功能检测指标,治疗组患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吸入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疗效,增强患者呼吸道恢复情况,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疗效十分显著,富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菊芬,刘胜岗,周丽华等.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表面激素吸入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3):70+73.

[2]刘晓梅.糖皮质激素联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0):3734-3736.

[3]王文丽.表面激素吸入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56-157.

[4]祁玉诚,李生鹏.老年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