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针对性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4
/ 2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针对性护理

胡群红

黄岩中医院 浙江省台州市 318020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的100例骨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接受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髋关节活动度。结果:研究组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1、3、5d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髋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度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骨科;术后疼痛;针对性护理

引言

疼痛是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根据机体耐受水平不同,引发疼痛的水平也不同。若应激反应过强,会影响机体病症转归。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还会存在较为严重的疼痛症状,且需经历较长时间的修复过程。因此,为减少患者受到的痛苦,加快其术后的愈合,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应积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本文以我院骨科100例患者为例,就其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探讨,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骨科适应证;②首次接受治疗;③由同一名医生主刀完成;④患者及家属均签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冠心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严重慢性病;④严重下肢血管疾病;⑤合并精神疾病。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纳入研究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66~78(71.55±5.65)岁;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3例。研究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5~78(71.50±5.63)岁;疾病类型: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成立疼痛护理专项小组:遴选护理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疼痛护理专项小组,在实施疼痛护理工作前,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疼痛管理相关护理知识的学习,提高疼痛护理专项小组成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疼痛水平的评估能力和处理能力。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能力方面的培训,培养护理人员的耐心、提高其沟通技能和心理素质。由护士长牵头,领导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开展疼痛护理工作。疼痛护理专项小组需定期开展总结会议,对日常的疼痛护理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对护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类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优化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效率;②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制定疼痛护理计划: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护理团队和同病房病友。安顿好患者后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最终形成书面报告。记录内容需涵盖进行疼痛评分的时间、具体疼痛部位、疼痛的形式以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疼痛情况联合主治医生制定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计划,并将计划内容告知患者及家属;③根据每日疼痛评分,调整护理内容:护理人员需每天对患者进行至少1次疼痛评分,一旦评分超过中度疼痛立刻向主治医生反馈,进行进一步疼痛护理;④实施药物镇痛护理或非药物镇痛护理:对于疼痛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遵医嘱对患者采取口服或注射镇痛药物护理。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类镇痛类药物的禁忌证,避免对患者产生不适。在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药物反应需及时做出处理,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对于疼痛程度较低或耐受程度较高的患者采用非药物镇痛护理,以音乐疗法、沟通疗法、按摩疗法等实现间接镇痛;⑤打造舒适地骨科病房环境,保证患者睡眠质量:通常情况下,骨科患者需要静养。护理人员应每日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维护,保持室内自然通风,光线充足。将室内温度设置为合适的参数,随患者诉求及时调整,为患者打造舒适地休息环境。此外,需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作息计划和运动计划,避免患者因缺乏相关护理知识而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以聊天、陪伴等形式舒缓患者因疼痛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采用自制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合理饮食、定期复查、执行医嘱、运动强度、戒烟戒酒等,每项0~4分,满分20分,≤10分为不依从、11~15分为依从、≥16分为完全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依从例数)/总例数×100%。该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7,重测效度为0.795。②比较两组疼痛情况。采用VAS量表评估两组入院当天和术后1、3、5d的疼痛程度,分值0~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③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61c5703e693e8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例(%)]

61c5703e693e8_html_da926b4127b4c8fe.png

2.2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两组VAS评分比较(分,x±s)

61c5703e693e8_html_d7e5720c2351b6b0.png

2.3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活动度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活动度比较(分,x±s)

61c5703e693e8_html_333bf260de425c1d.png

3讨论

骨科术后患者常伴不同程度机体疼痛,部分患者缺乏对病症的正确认知,导致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出现,疼痛感受阈值水平进一步降低,影响患者预后。当前临床护理中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既注重机体康复,适应患者角色,也注重患者身心全方位护理。在此情况下,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围绕人的适应性行为为中心,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酌情安排个性化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性分析既往骨科术后病人护理资料,找出其中的适应性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源头,经护理措施干预,使患者快速适应变化,可提升患者机体多维度舒适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与对照组比对,观察组在生活质量总评分上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骨科术后患者恢复期应用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角色行为对其疾病恢复所致的影响,促进疾病转归。

结束语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术后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加快愈合,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机体的损害,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恢复的优良率,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南焕然.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9,40(12):2905-2906.

[2]吴群.综合护理干预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效果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194-196.

[3]周其秀.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0):139-140.

[4]陈玉强.骨科病人术后疼痛护理[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151.

[5]司佳亚,陈新胜,马俊莉.疼痛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