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新课改下培养农村初中音乐特长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浅谈在新课改下培养农村初中音乐特长生

张莺

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初级中学 贵州 遵义 563000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孔子有这样一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渝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音乐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观念已被普遍接受,学校的音乐教育设施也在逐渐完善,高中音乐特长生每年在逐渐递增,这是我国音乐繁荣的表现。在我对高中音乐特长生的教学中,发现了一些学生选择学习音乐是因为文化课不好或是家长的旨意,作为音乐教育者,对这样的特长生和家长感到悲哀。这一现象在这会上一提到特长生就认为是文化素质比较低,认为只要唱好歌弹好琴就行了,文化知识不重要。我们纵观中外艺术大师的成长历程,哪一位不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本文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出发,通过对培养农村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对于出现的那些现象,谈一谈一些感受:

1 培养音乐兴趣爱好,制止不利动机。

在初中音乐课程中,把培养音乐兴趣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标准》不仅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对其重要性的高度重视。在学唱《祖国,慈祥的母亲》时,我提出:“你们喜欢用什么形式来演唱呢?”学生听完后,立刻反映了自己对演唱形式的不同喜好,这一问首先引起了学生发表自我喜好的欲望,在此过程中,老师就可作出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思维活动得以不断渐进,而求知的兴趣也不断提升,达到了教与学的预期效果。

在对音乐特长学生的培养中,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缺乏兴趣与应有的激情,表演不能感染观众,那将会是失败的表演。音乐特长生不爱好音乐或所学的音乐专长,被动地接受家长的“良苦用心”,成了家长的一颗“棋”,他们认为比其他文化招收的要低,也可顺利升学;有些学生怀揣着明星梦,并想到有一天会猛然致富,这些不纯动机的音乐“人才”往往忽视音乐性,急于求成,盲目增加技巧难度,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一批又一批的乐匠,却不是能理解音乐的人才。我们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采取一些有利措施慢慢改变这些不良动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这个过程需要社会,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团结一心,改变这种畸形的现象。

2 加强情感的培养,更要加强文化的学习。

梁启超说过:“古来大宗教家大教育家,都最注意情感的陶冶,把情感放在第一位。情感教育的目的不外将情感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服淘汰下去。这种功夫做得一分,便是人类一分的进步。”音乐是善于表现情感的艺术,。一些学生在演唱演奏音乐作品时,表现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为歌唱而歌唱,为演奏而演奏。因此,音乐特长学生不仅要从音乐的各个基本要素如速度、力度、音色、曲式、和声等变化来把握音乐的实施,更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等因素来把握音乐的内涵,体验音乐情感。

3 重视音乐实践;音乐与人文学科的学习。

新课《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比如:唱歌,光是了解发生器官的构造、呼吸、共鸣、咬字吐字而不去练习唱歌,是绝对唱不好的;又如演奏乐器,只知道某种乐器的构造与性能,了解一些演奏方法,但不去操作,那么你永远也不会演奏它。有一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句话生动地强调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发现一些特长生只注意到唱弹功夫,而忽视其他的文化修养。教师不仅要注重实践,对于我们的音乐特长学生,要更多的对人文学科进行学习和探究,不然就会为音乐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是畸形的音乐特长生,那会给整个社会、整个音乐教育事业带来更大的悲哀。

4 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培养学生多听,多练。

达尔克罗兹指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该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和数学运算的基础上。”这就是说良好的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最大重要的禀赋。要唱出一个曲调、演奏、演唱都必须听,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认识、理解都是从听开始的。音乐是听觉艺术,是声音的艺术,其丰富的内涵都渗透在鸣响着的声音里,光靠教师的表述和讲解是难以奏效的,为此要使音乐的旋律流动起来就要积极地借助媒体手段,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其音乐内容,在良好的音像氛围中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开掘他们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的主动参与性。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现在的音乐特长生很大一部分不去听,就是上课的学习,这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听,还要在课后多练,自己仔细琢磨,总结经验,这样才会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多媒体手段的有效运用,使音乐的课堂教学以及音乐传播与欣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极大地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资源,有效地促进了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学习方法的改变,同时也促使音乐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得以极大地改观。“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付出哪会有回报?

总之,以上是我对培养农村高中音乐特长生的一点感受,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音乐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为新时期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为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面对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和新思路,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师,对于高中音乐特长生教学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如:纠正一些思想存在的误区;特长生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等诸多因素,因材施教,一切从实际出发,提高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和更出色的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