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3

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措施探讨

邹渊蛟

四川省旺苍县七一中学 628200

摘 要: 在温室效应作用下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增强,同时人们对地球的索取日益加剧,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灾害频发,结合教育领域展开防灾减灾教学成为当下发展重点。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当下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展开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现存问题分析,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措施,旨在实现灾害教育的教学渗透。



关键词: 初中教育;地理教学;防灾减灾



一、 引言



针对初中阶段展开防灾减灾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可增强学生灾害认知,了解基础性自我防护手段,面对自然灾害,学生可井然有序进行针对性措施,以此提高自然灾害下的学生安全指数。但结合现阶段初中地理来看,在教学目标驱动下,防灾减灾教育教学存在一定不足。为落实初中地理的防灾减灾教学,需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展开教学调整,实现灾害知识教学的同时,兼顾教学创新。



二、 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的必要性



结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来看,其中表明地理课程应切实教授地理技能与知识,并增强学生生存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实现防灾减灾的教学渗透具有较强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 树立灾害意识。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对于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各类洪涝、干旱、台风的灾害频发,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纳入初中地理教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灾害防护意识,增强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2. 培养灾害防护技巧。防灾减灾知识的掌握便于学生提高灾害应对技巧,面对各类自然灾害时,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生存能力,在灾害防护技巧支撑下可实现有效自救与互救;3. 健全可持續发展观念。地理教学是关于人与地球的自然科学,人的活动可改变环境,初中地理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学生可了解生态环境对灾害的防护作用,结合灾害诱发因素,增强学生生态认知,以此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 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现存问题



结合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来看,面对中考、会考压力,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仍存在较大不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地理作为与防灾减灾教学最为契合的科目,其地理知识点中存在一定防灾知识,但受到教学进度与教学任务限制,导致教师防灾减灾教学并未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仅于特定章节学习相关知识,导致在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学效果不佳;第二,在传统讲授式课堂影响下,防灾减灾教学普遍以讲授为主,学生对于灾害知识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而防灾减灾教学应结合实践展开教学,纯理论性教育制约了实际教学质量;第三,自然灾害类型众多,基于初中地理展开防灾减灾教学时,无法借助初中地理知识解释全部灾害现象,而现阶段防灾减灾仅针对地震等相关内容展开教学,具有一定片面性,导致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理解存在偏差;第四,为强化学生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其生存能力,在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学中,其内容主要以生存技巧、防灾减灾理论为主,人地协调、生态保护等知识占比不大,继而阻碍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五,现阶段初中学生并未经历2008年汶川大地震,无法切实理解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导致学生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存在不重视问题,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大幅度降低。



四、 基于初中地理的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措施探讨



为切实缓解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可从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加强地理实践引导、跨学科深层次教学、人地协调观念培养、课程教学评价优化五个方面展开优化。



(一)深度挖掘教材资源



自然灾害可造成不同层次的财产损失、资源破坏及人员伤亡,主要包括以台风、洪涝为主的气象灾害,以地震、水土流失、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以灾害性海浪、赤潮为主的海洋灾害,以生态平衡紊乱的生物灾害。在实际初中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教版初中地理《自然灾害》一课中,主要学习防震减灾、长江黄河治理等内容。但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可实现防灾减灾教学的内容并不局限于《自然灾害》一课,高质量的防灾减灾教学应实现初中地理的全方位渗透。例如,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一课中,可结合地壳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等普及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知识,并结合地壳运动规律展开防灾减灾教学;《多变的天气》一课中要求学生看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简单天气图。在天气符号教学中,教师可对天气图中雷电、台风、暴雨、雾霾等可能造成灾害的符号重点讲解,并可根据蓝、黄、橙、红颜色区分气象灾害危害等级;学习《人文环境》时,需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措施教学;在《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日本》一课中,可针对日本地震频发特点,进行地震防灾减灾教学,通过了解日本抗震措施,深化学生对地震防灾减灾的认知。



(二)加强地理实践引导



防灾减灾教学仅依赖纯理论教导无法切实发挥其教育价值,应结合一定实践活动展开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教学。但在应试教育下,初中地理的教学目标仍以知识掌握为主,面对有限的地理课时,无法切实展开地理实践教学,但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2018年下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实践性防灾减灾教育奠定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可实现地理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防灾减灾教学的三者统一。例如,在教师带领下参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在实践体验中深化学生防灾减灾认知。除此之外,可深入社区,由学生自主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实现防灾减灾教育的同时,兼顾责任感培养;另外可基于教室展开地震避险等防灾技能演练,在真实模拟下提高学生灾害应对能力,为保障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学生需以实践报告形式进行记录,并借此契机回顾防灾减灾知识。



地理作为自然科学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地理实验,在实现防灾减灾教学渗透过程中,可借助地理实验实现教学创新。例如,在世界地形图模型辅助下,由学生展开地形观测,通过观察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等深化地理知识理解。教师可借助世界地形图模型针对五种基本地形展开防灾减灾教学,讲解不同地形易发灾害与基础防护手段,并围绕易发灾害展开防灾减灾指导,引导学生形成防灾减灾意识,以此实现防灾减灾教学在初中地理中的全面渗透。



(三)跨学科深层次教学



防灾减灾教学涉及地理、化学、生物、历史、物理等不同学科,具有跨学科特点,需在学科相互渗透中实现高质量防灾减灾教学,在学科相互衔接与相互补充下增强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初中各科教师围绕防灾减灾展开沟通与交流,以初中地理为中心构建统一化、系统化防灾减灾教学体系,以此拓展防灾减灾课程资源,推动灾害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稳定发展。例如:教师针对“地震”展开防灾减灾教学时,可结合物理知识加深学生印象,地震强度以烈度与震级进行划分,其中震级则是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代表破坏程度,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借助生活化例子辅助教学。学生对于不同科目的兴趣与理解存在差异,在多学科共同作用下,更易引起学生对于防灾减灾教学的重视,并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防灾减灾。



(四)人地协调观念培养



在教育新形势下,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同时,强调学科核心素养,而人地协调观作为初中地理中心思想之一,应在防灾减灾教学中有所体现。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章节时,可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角度展开教学,在人口激增的背景下,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知识对比下,学生更易了解现阶段的人地矛盾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教师可结合地形、河流、气候等因素展开防灾减灾教育,并结合土地与人口引导学生形成人地协调观念。防灾减灾教学不应知识单一化,灾害知识与防灾技巧的传授,应加强对防灾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培养,实现防灾减灾在初中地理渗透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人地协调观念,深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同向发展的认知,在防灾减灾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防灾素养的同时,兼顾协调发展观念培养。



(五)课程教学评价优化



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并未将防灾减灾教学知识作为重点内容,在课程考核中并未体现相关知识,导致学生对于防灾减灾知识不重视,因此为强化初中地理中防灾减灾教学质量,应适当调整教学评价结构。例如,转变现有单一化期末测试评价体系,增设过程性考核,并将防灾减灾教学知识作为过程性考核重要内容,通过转变评价结构,提高防灾减灾知识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重视程度;除此之外,过程性考核可展开全面化信息收集,不可仅由教师单一化评测,可适当增加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内容,在互评与自评过程中,学生更易结合评价指标进行自我审视,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深化防灾减灾教学知识。此方式不仅可加强学生对于防灾减灾教学知识的重视,更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运用,符合当下新一轮课程改革内容,在教学创新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增强防灾减灾教学质量。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当代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防灾减灾教育应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地理作为自然学科,与防灾减灾教育存在较高契合度,为增强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教学有效性,应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并结合地理实践进行思维引导,融合物理、化学等学科实现深层次防灾减灾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念,并结合教学评价增强学生重视,全面提高初中地理防灾减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春燕.太湖流域乡镇初中地理灾害教育初探:以“台风灾害”主题学习为例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8-19.



〖2〗王婉兰.“让学引思”在高中地理防灾减灾教育中的应用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0):40-42.



〖3〗朱昺旻.基于减灾教育基地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