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与方法

谢红 蒋勇 徐爱平

重庆市农业学校 重庆 401329

摘要:饲养管理是牛养殖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工作,对于促进牛只生长发育,增强牛只免疫力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下文笔者主要就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与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牛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饲养管理;疾病预防

引言

牛的饲养管理不仅包括牛只饲料的投喂,而且包括牛只饲养环境的清理、疫病的预防等诸多工作。同时,还要根据牛只的不同发育阶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牛只生长发育需求,切实提高牛只生长速度,降低牛只疫病发生几率,而这对于牛只养殖效益的提高是极为有利的。

1牛的品种选择

牛的品种及品种杂交优势会对牛的生长速度及养殖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牛养殖过程中,必须从品种的角度着手,对牛养殖品种加以合理选择。本地牛肉质口感更佳、但是生长速度慢、养殖周期长、疫病抵抗力差。而国外牛品种疫病抵抗力强,生长速度快,但是口感肉质不符合国人需求。因此,在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可以借助杂交的方式,将本地牛与国外牛品种的优势结合起来,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疫病抵抗力强、口感肉质佳的牛品种,然后大规模推广养殖,而这对于降低牛饲养管理难度、提高牛饲养管理效益是极为有利的[1]

2牛的喂养技术

牛的喂养技术会对牛的产肉性能及生长速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喂技术。在实际饲喂过程中,养殖人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在饲喂饲草时,要对饲草加以严格选择,将变质、发霉的饲草以及金属异物剔除出去,以防牛误食体内;二是在饲喂饲料时,要秉持粗细搭配的基本原则,对饲料合理加以搭配,确保饲料营养全面,牛食欲旺盛;三是在投喂饮水时,要定期对饮水进行更换,确保饮水清洁卫生,不能过冷或过热,最好以温水为宜,以此来避免牛只出现应激反应;三是要定时定量投喂,在对牛投喂过程中要秉持定时定量投喂的基本原则,避免晚一顿、早一顿;饥一顿、饱一顿,从而帮助牛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这对于牛只健康生长、增肥长膘是极为有利的。除此之外,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更好的促进牛只生长,养殖人员要积极推广青贮技术,在农忙季节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大豆秸秆等收集起来,对其进行青贮处理,以此来充分发挥玉米秸秆、高粱秸秆、大豆秸秆的剩余价值,降低饲料购置成本,弥补冬季青饲料短缺问题,而这对于牛养殖提高是极为有利的。

3养殖场的建设

在养殖场建设之前,养殖人员必须对养殖场周边环境加以全面考察,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承载能力,然后根据牛的养殖规模,对养殖场地加以合理选择。在对牛养殖场地选择时,要尽量选择通风顺畅、光照充足、水电便利、交通方便的地点,同时应尽量选择居民、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化工厂、排污场、垃圾处理场等污染性场所,以此来避免对牛只健康及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在对养殖场内部建设过程中,要对生活区、养殖区、隔离区合理加以划分,同时做好卫生清洁、防寒防暑措施,确保牛舍光照充足、空气清新、干燥卫生、温度适宜,不能渗水,要有一定的防滑功能。除此之外,养殖场所有设施都必须拥有良好的耐热、耐潮湿特性,具有良好的导热功能。同时要确保养殖场周边有充足的活动场所,以此来增加牛只运动量,提高牛只疫病抵抗力,降低牛只患病几率。

4犊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主要包括断奶期和哺乳期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由于牛只月龄较小,疫病抵抗力较差,所以疫病极为高发。因此在犊牛饲养管理过程中,主要可以从犊牛的生长特点着手。在犊牛出生之前,要运用浓度为0.1%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牛的乳房进行消毒,然后及时让犊牛吸上母乳,吸足母乳,以此来增强犊牛抵抗力,提高犊牛成活率;在犊牛出生7天后,消化功能得以完善,所需的营养也会日益增多,此时仅仅依靠母乳很难满足犊牛生长需求。此时可以逐渐诱导犊牛采食饲料,以此来锻炼犊牛消化功能,帮助犊牛逐渐断奶。犊牛断奶后,会进入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此时养殖人员要根据犊牛生长特点,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日粮,循序渐进改进日粮配方,以此来更好的促进犊牛生长[2]

5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育肥牛主要可以选择没有生育能力的母牛、淘汰不用的役牛以及架子牛。在育肥之前,要对牛只身体进行全面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病弱、年老、缺齿的情况,对于存在上述问题的牛只要及时淘汰。对于检查达标的牛只,制定科学的驱虫、免疫程序,定期对其进行驱虫、免疫,以防牛只在育肥期间发生传染性疾病或寄生虫病。除此之外,在育肥牛养殖过程中,要增加饲料投入,适当增加精料供给比例,同时减少牛只活动,以此来更好的实现育肥催膘的目的,获得更好的牛只养殖效益。

6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种公牛虽然养殖场储备量较少,但是其品质、健康会对后续配种及后代生长产生直接影响。在种公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确保种公牛每天有充足的活动量,以此来增强种公牛体质,确保种公牛精子质量达标,保持良好性欲。除此之外,在不同饲养阶段要为种公牛提供不同的饲料配方。在非配种阶段,种公牛饲养要主要以饲料为主,严格控制精饲料添加量,避免种公牛体型过重影响配种。同时,每天要用毛刷刷拭种公牛体表,以此来加快种公牛新陈代谢,避免种公牛体表出现寄生虫;在配种阶段,要适当增加精料投放比例,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特别是在配种高峰期可以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蛋白,如鸡蛋、牛奶等,以此来增强种公牛体力,确保种公牛精子质量达标

[3]

7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繁殖母牛生产能力的高低会对牛养殖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养殖人员必须根据繁殖母牛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饲养管理。繁殖母牛主要可以分为非配种期和配种期两个饲养阶段。在非配种期,饲料供给要以粗饲料为主,严格控制精饲料投喂量,防止繁殖母牛过重对发情造成不利影响;在配种期,对于体型过瘦的繁殖母牛要短期优饲,确保其体型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要做好发情鉴定,在发情末期选择恰当时间配种,确保配种效率。在进入妊娠期后,可以将妊娠母牛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由于胎儿发育缓慢,所以饲料以空怀期饲料为主,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投入,以此来保证胎儿正常发育,防止出现胚胎自体吸收或早期流产的现象;后期由于胎儿发育较快,所以要进一步增加精料、蛋白质饲料投喂,以此来更好的满足胎儿发育需求,确保胎儿健康生产[4]

8结语

综上所述,在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根据牛只的生长发育阶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饲料及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牛只疫病抵抗力,更好的促进牛只生长发育,而这对于牛只养殖效益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张树军.牛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5):35-36.

[2]孙继红.牛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1):70-71.

[3]冷延博.探讨牛饲养管理及疫病预防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7(04):108.

[4]刚组.浅谈奶牛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0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