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 场 偶 得(外一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2

考 场 偶 得(外一篇)

杨兆宏

此刻, 我正端坐 在讲台上监考, 但却把头埋得很低, 不敢看下面 ,生怕 学生们笑 话我。

这是一场九年级语文升学模拟考试。试卷上的一篇阅读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文章说,一个十岁的男孩与妹妹相依为命,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当医生问男孩敢不敢抽血给妹妹时,男孩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肯定地点了头。抽完血,男孩用颤抖的声音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原来,他以为抽血会死去。

我是一个很感性的老师,泪点很低,几乎在这一瞬间,我的双眼便潮湿了。因为男孩的幼小与可爱,因为他的勇敢和担当,因为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过了好一会儿,内心平静下来,偷偷地擦去眼角的泪痕,我才敢抬起头目视下方,而我的内心又一次被震撼了——我看到有几个学生虽然在认真地答题,可低埋的头并不能遮盖住他们红红的双眼,偷偷擦眼泪的动作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的“软弱”,许多学生和我一样,被试卷上的文章感动了,有一个女生甚至因为过于激动而无声地抽噎。

考场里导常的安静。但我却能感觉到,在这静的下面,却掩藏着巨大的情感的波澜。在这一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因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而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沟通。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种种现实,我有时会想:把这一生献给顽皮的学生,献给枯燥的讲台,献给辛劳和清贫,值得吗?我有时还会抱怨学生不懂得感情。而此时此刻,反思自己,我觉得自己以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投身教育,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职业理解的并不深刻。谁说我们的学生不懂得感情?倘若是那样,办公桌上怎么会经常有一朵朵手扎的小花,节日里怎么会收到暖人的贺卡?讲桌上怎么会有一杯杯热腾腾的开水?毕业照相时,学生们怎么会像小鸟一样都向老师身边偎依?

教育是知识的传递,是心与心的沟通,更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融。许多时候,我们总是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埋怨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可就是很少考虑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不去深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了学生,不去聆听来自学生心灵的呼声。

学生虽小,但他们是懂得感情的。她们对爱的感受能力丝毫不逊于老师。只是我们总习惯于高高在上地站在老师的角度,仅仅把他们看作是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对象,总习惯于声严厉色,师道尊严。于是,师生之间就被我们自己人为设置的障碍阻挡在两个天地之间。倘若能够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从理解的角度,从平等的角度,从爱的角度去对待师生关系,让师生相互走进对方的心灵,那我们的课堂将会变得多么温馨而让人流连忘返?我们的工作将会多么富有情趣而值得我们奉献一生?

文章中的小男孩以他的无私、无畏和纯真打动了我们,赢得了我们的尊敬。我想,试卷上的文章学生们是读懂了的。于我而言,亦是如此。不仅读懂了文章,更读懂了学生,读懂了自己。

写春联的故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直觉得王安石的《元日》是他最接地气的一首诗。除夕喜庆,春联盛事被他写尽了。

“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一贴,喜气盈门,年味就浓了。

从记事起,每到腊月,便有一位老先生,挑着货郎担子,担子里放着红纸、写好的春联以及笔墨,晃晃悠悠地行走在乡间小道上,进出于村庄农户间。那时,乡下极少有读书人,能写一手好字的就更少了。先生每到一家,总会按照这一家的实际情况,配好各式春联。家里有孩子读书的,大门联往往与读书有关;有做小生意的,会选用祝福发财联;娶了新媳妇的,盖了新房的,都会留下应时应景的春联。除了对联,大门两边的墙上分别贴“童言不忌”、“出方大利”,灶台上贴“水火平安”,猪圈外贴“槽头兴旺”,鸡圈门上贴“鸡鸭成群”等等。

也有少数人家自己写春联。春联内容当然是自己编的,寄托着对来年的美好愿望。有一年,对面邻居家猪圈门上贴的是:我家肥猪肥又大,个个都长八百斤。这副“奇联”一时传为笑柄。其实,我倒是觉得没有什么,在那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年月,这不正是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吗?

我自小就喜欢写毛笔字。上了初中以后,父亲就鼓励我给自家写春联。写春联那天,父亲啥也不干,专门给我牵纸。内容是我和父亲结合过去老先生写春联的内容现编的,写的啥现在不记得了。几副春联写了大半天。快结束时,前院孤寡老人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红纸让我帮他也写一副。写的内容倒是记得: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后来年年给老人写春联,都是这个内容。

不知咋地,我写春联的事就传开了,一些邻居开始请我写春联。先和父母说好,再请我。“不会写”、“写得不好”,如此这般谦虚之后,扭扭捏捏地拿着工具随着主人去了。写春联是很郑重的事。邻居一般都是首先把红纸、墨水买好,把八仙桌抹干净,把炭火烧得旺旺的,能提供的条件尽量提供。中午还烧很多好吃的。我一直怀疑,邻居们让我写春联是假,请我吃饭才是目的。因为请我写春联的代价远远超出了买春联的。

此后,老先生再也不到我们生产队卖春联了。现在老先生去世好多年了,我依然觉得当年挡了他谋生的路子,亏欠了他。

我们家曾出过一副“名联”。

那年写春联,父亲说,要结合实际,来点新的,写出水平。堂屋的,房屋的都编好了,临到编厨房联时难住了。父亲好客,家里经常来人。那时家里穷,缺油断盐的日子多,父亲又好面子,每每此时,母亲就偷偷从厨房后门溜出去找邻居借米借油借盐。结合这种情况,我灵机一动,想了一副对联:前门留客,后门借米。父亲一听,不错,太符合我家实际了。细细一想,总觉得不太妥当,似乎有拒客的味道。想了半天,父亲改为“前门留客,后门进宝”。妙啊!一致通过。随后是两边配对及横批。配对:前门留客客您坐,后门进宝宝自来;横批:客来宝进。

对联贴出,正月里来拜年的客人,无不拍手称妙。于是这副对联出名了!

工作以后,每年仍旧写春联,只是不再给别人写了。买了《对联大全》,不再自己编春联了。因为感念社会,感恩国家,内容多为“党恩浩荡”、“国富民强”等。

现在,大街上卖春联的比比皆是,绝大部分是印制的。内容繁多、字体漂亮、印刷精美,贴上后金碧辉煌的。可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许那就是传统和文化吧。




作者简介:


姓名:杨兆宏,语文教师。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六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六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六安文学》编辑。在《人民日报》《新民晚报》《新安晚报》《青少年文学》等刊物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