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阿米娜木 ·艾合麦提

莎车县恰热克镇农机管理服务站 844700

摘要:农业机械化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重点介绍新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农业机械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机发展;现状;展望;乡村振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十分重要。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我国的经济总体水平不相适应,其发展远跟不上经济总体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农业正在实行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转化。

1 国外农机现状

在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诸如美国、日本不仅拥有足够数量的农业机械,而且形成了适合自己国情的农业机械化体系,其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出很多。(1)美国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通常的生产收获全部实现机械化,一些有难度的也实现了机械化。采取先进机械和生物技术,将农艺与农机有机融合,达到控制作物生长发育的目的。(2)日本是一个工业和农业都很发达的国家。由于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少,所以日本很早就实 现了农业机械化。依靠其高水平工业生产出大量高智能、 高品质农机,同时与农艺有机结合, 农机化得到长足发展。(3)以旱地作物为主的西欧国家在粮食生产方面已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英国,英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业较为发达,除了满足本国的需求外,还大量出口海外。(4)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在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农机化普及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极其不均衡。所以, 注重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2 国内新技术应用

2.1 虚拟制造技术应用

虚拟制造技术应用是实际制造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本质实现。其在农机产品设计制造中有 2 个方面优势。一是综合运用仿真技术和虚拟技术,通过建模合理控制农机的外形、功能和运动形态等,在逼真的虚拟环境中,有效统一农机的设计、加工及工艺规划,提高分析与研究的前瞻性,有效管控农机质量;二是虚拟农业生产实现人机合一,有利于试验与评价农机性能,减少农机产品试制频度,节约费用,加快研制进程,增加产品使用时间,增强产品可靠性。经过多年的发展,虚拟制造技术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已取得长足进步。在国内,由于虚拟制造技术出现较晚,研究机构还很少。目前该技术在农业机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只有浙江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2 物联网技术应用

近几年,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显著提高, 农业机械产品逐步向大型化、 精准化、智能化和节约化的方向发展,加速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机械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极大提升农业机械化作业过程中感知农作物信息、传递农业数据、优化系统与智能决策农业生产能力,有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可充分发挥土壤和作物的潜力,做到既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又减少农业物资的投入,从而降低物资消耗、增加利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创造重要的条件[1]。目前,我国农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精量播种施肥控制、精量喷药控制、农机具自动驾驶和农业机器人领域。农机物联网的应用将为今后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现在已经开发使用农业全程机械化云服务平台,其配套APP产品的开发应用可以为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定位跟踪、作业监控、远程调度、运维管理、大数据分析、合作社管理、补贴结算、信息发布、培训教育等全方位的服务。虽然农机物联网的应用还处于起始阶段,相信随着技术进步,精准农业生产离人们越来越近。 2.3 激光加工技术应用激光加工技术以其高精度、高效率、切缝小、无噪声、切面光洁、平整度好、无需模具、低成本、可实现并行加工而得到广泛应用,在激光加工应用中,激光切割占到 32%的市场份额。利用CAD/CAM 软件,可实现智能化操作,极大地缩短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随着社会对高质量农机产品需求的增长,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将加速激光切割技术在农机生产中的应用。

2.4 无人驾驶农机应用

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驾驶打浆平地机、无人驾驶侧深施肥撒药高速插秧机、 无人驾驶喷雾机等广为人知。这些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人力的依赖,耕种、施肥的效率得以提升。2019年11月7日,“超级拖拉机 I 号” 以锂电池为动力,遥控及自动驾驶2种控制模式,国内首个“5G+ 智慧农机” 示范应用场景在崇明区万禾有机农场千亩有机稻田里开展演示,远程指令下达后,无人驾驶收割机迅速进入金色的稻田,在稻浪中自动规划路线、自动转弯、自如进退、精准作业,娴熟高效地完成了一块块稻田的收割作业。操作方便、 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幅节约人力成本。无人驾驶农机可用于旋耕、起垄、翻地、 耙地、播种、喷药、收割等作业领域。与此同时,无人农机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使农机产业、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发生巨大变化。 在对农机作业效率要求越来 越高的今天,无人驾驶农业机械将会迎来新的机遇及巨大的市场潜力。

2.5 无人机技术应用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较早,我国起步较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我国农业发展逐渐趋于集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应用无人机进行农业作业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无人机因工作效率高、 劳动力投入成本低等特点, 在农情监测、信息采集和植保作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农业植保被视为无人机最大的行业应用领域,将最先得到爆发式发展。今后应重点解决使用成本高、专业人员缺失、技术短板等问题。相信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国家扶持政策持续完善, 无人机的利用将会越来越近普及。

3 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目前农机发展现状, 未来应全力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大力发展应用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 进一步拓宽农机化发展领域。

3.1 全力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定位九大作物,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及甘蔗;聚焦耕整、种植、植保、收获、烘干及秸秆处理6个环节;选择合适的农艺要求、工艺路线、技术模式、形成闭合环路,应坚持因地制宜、一机多用、机艺融合及科学合理配备原则,以探索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目标。

3.2 大力发展应用绿色环保机械化技术

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 目标, 因地制宜遴选推广农机化实用技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机械装备与耕作制度的配套和技术优化集成;加强不同区域、不同栽培制度下深松技术试验验证;提高推广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努力发展自走式喷杆施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精准施药技术,大力发展遥控飞行植保机械化技术;探索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提高机械捡拾效率、研究机械加工再利用的技术模式和整体解决方案;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重点研究捡拾打捆及联合收获打捆技术,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机械化技术及收获储运技术。

3.3 进一步拓宽农机化发展领域

从粮食作物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拓展,从种植业机械化向畜牧水产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机械化延伸,从平原地区机械化向丘陵山区机械化进军。着力解决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农产品业等产业机械化技术需求;丘陵山区及牧区机械化技术需求;发挥农机化技术对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驱动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4 结语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取得长足进展,但在高端农机领域与国外仍有不小的差距。随着“中国制造2025” 深入推进,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的农 机装备制造业,将迎来由大变强的重大机遇期,其新常态将以质量提升、技术进步为主旋律,科技创新将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参考文献

  1. 赵瑞利. 促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 当代农机, 2020, (02): 78-80.